第1743章 兵馬匯聚,各種問題

字數:2185   加入書籤

A+A-


    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整個大明天下的局勢逐漸變得動蕩起來。
    在大明京師之地,從薊鎮、玉田、遼東、宣府、大同等各鎮調集而來的兵馬,還有從各地征召而來的隨軍民夫,慢慢的匯聚在了京師。
    一時之間,整個京師的人口數量增加了近十萬之多,顯得格外熱鬧。
    但在格外熱鬧的同時,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
    例如最為重要的糧草問題,就已出現了短缺的情況,根本難以滿足近十萬兵馬與民夫的需求。
    幸好在這個時候,已經到了冬小麥的收獲季節,勉強還能支撐一段時間。
    可這也隻是杯水車薪,難以徹底的解決這個問題。
    若是朝廷沒能籌備到足夠的糧草,那麽這個問題始終難以解決,根本無法支持朝廷大軍發兵征伐。
    麵對著這個最為重要的糧草問題,弘光皇帝朱慈烺隻得是自掏腰包,從內帑中撥發出五十萬兩白銀,用以購買糧草之需。
    糧草的問題暫時得到解決後,那麽接下來便是最為頭疼的軍紀問題。
    畢竟匯聚京師而來的各鎮兵馬,並非都是能夠恪守軍紀,總有一些良莠不齊的士卒敗壞軍紀。
    例如調戲良家婦女,強搶百姓錢糧,劫掠商販物資等罪行,簡直是罄竹難書。
    這還不僅如此,各鎮兵馬之間為了爭奪錢糧物資,也會發生武力衝突的事情,使得各鎮兵馬之間的關係變得很是緊張。
    若是沒有一個能夠鎮得住場麵的統帥,那麽朝廷的這次發兵征伐,注定是一場失敗的行動。
    這並非是危言聳聽,而是事實就是如此。
    如果一支軍隊不能團結一起的話,那麽在戰鬥廝殺時,根本無法發揮出軍隊的全部戰力,又如何能夠抵擋住敵軍的進攻。
    麵對著這個嚴重的問題,朱慈烺也是沒有什麽好的辦法,隻有派出了京營新軍前去殘酷鎮壓。
    任何膽敢觸犯軍紀的士卒,根本不講絲毫的情況,直接是斬首處置。
    也正是這般殘酷的鎮壓,這才使得各鎮兵馬的軍紀立時轉好,不敢再這麽明目張膽的觸犯軍規軍紀。
    但是這也埋下了一個隱患,一個針對京營新軍的隱患。
    而這個隱患,總會在特殊時候或特殊地點,突然之間的爆發出來。
    從未有過領兵經驗的朱慈烺,自然是不知曉這個隱患,反而還以為是鎮壓住了各鎮兵馬,使得各鎮兵馬能夠恪守軍規軍紀。
    軍紀的問題暫時得到了解決,接下來又有一個棘手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該由誰來統領這支朝廷軍隊。
    在各鎮兵馬之中,總兵、副將等將領比比皆是,自然是不能從中選擇一名將領作為統帥。
    而且要論資曆與聲望的話,這些將領也是沒有多少資格,誰也不會服誰。
    朱慈烺很是頭疼,實在難以選出一名合格的統帥,心裏也是沒有合格的人選。
    不得已之下,朱慈烺隻好召集了一眾閣臣們,商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在經過一番慎重而又萬全的商議之下,最後這支朝廷大軍的統帥,竟是由內閣大臣、都察院都禦史李邦華擔任。
    這是朱慈烺一言而定的,也是朱慈烺一力堅持的。
    本來這支朝廷大軍的統帥,唯有榆林親王劉博源最有資格擔任。
    但在朱慈烺的強硬堅持之下,一眾閣臣們隻得無奈應是,沒有做過多的爭辯。
    至於其中的原因是什麽,一眾閣臣們自然也是知曉。
    喜歡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