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3章 朝廷戰敗,損失統計

字數:2057   加入書籤

A+A-


    大明弘光元年,七月十八日晚。
    徐州總兵劉良佐親率三千騎兵與兩千步軍,突然夜襲徐州城外的朝廷大營。
    駐紮部署在前營位置的上萬衛所軍與京營老軍,根本沒有作出任何的防禦準備與抵擋措施,當即就被劉良佐率領兵馬衝殺進了大營之內。
    上萬衛所軍與京營老軍立時轟然潰敗,被劉良佐率軍驅趕著逃向了中軍大營。
    盡管征討督師李邦華很快的作出了應對之策,命令五千多名京營新軍將士嚴守中軍營門,且還下令各鎮總兵將領們盡快派出騎兵前來匯合。
    然而戰場上的情況總是瞬息萬變,誰也無法預料到下一步的戰局發展。
    就當李邦華以為當前戰局盡在掌控之時,五千多名京營新軍將士竟是沒有守住中軍營門,直接是被上萬衛所軍與京營老軍衝進了中軍大營。
    劉良佐率領兵馬衝殺而入,引得五千多名京營新軍將士潰敗逃散,根本不敢與敵軍展開正麵對戰。
    也正是因為如此,駐紮部署在右營的王自在等各鎮總兵將領們,在收到了這個難以置信的消息後,當即率領著麾下兵馬狼狽而逃。
    駐紮部署在左營的張恩德等各鎮總兵將領們,也是同樣毫不猶豫的狼狽而逃,絲毫不管中軍大營的安全,也不管李邦華的生命安全。
    李邦華原本還想殊死一搏,作出最後的防守措施,以此挽救這潰敗的局麵。
    奈何京營新軍將士們早已軍心渙散,士氣也是非常的低落,根本沒有半點敢與敵人對陣的勇氣。
    眼見潰敗局麵無法挽回,李邦華怒急攻心,當場吐血昏迷。
    所幸家丁們忠心耿耿,護衛著李邦華逃出了中軍大營,得以保住了一條性命。
    沒有了李邦華的坐鎮指揮,近十萬朝廷將士越發的驚恐逃散,唯恐跑慢了可就小命不保。
    這場夜襲之戰下來,劉良佐所率兵馬取得大勝,斬殺朝廷將士一萬三千多人,俘獲朝廷將士三萬六千多人,餘者不知逃散到了何處。
    而關於這場攻防徐州城的戰事,最終是以劉良佐取得大勝而收場。
    至於狼狽逃跑的各鎮總兵將領們,也不知道躲藏到了什麽地方,還有那些幸存下來的朝廷將士們,也不知道逃散到了什麽地方。
    直到兩天時間過後,各鎮總兵將領們這才陸續的匯聚到了山東兗州府穀亭鎮,根本不敢停留在南直隸徐州府境內。
    還有四處逃散的朝廷將士們,也是陸續的匯聚到了穀亭鎮。
    在又過去了兩天時間後,數十名家丁抬著已經病重的李邦華,還有兵部右侍郎張伯鯨與監軍王德化等人,也都匯聚在了穀亭鎮。
    最後經過張伯鯨等人的一番統計,這場由大明朝廷主動發起的征伐之戰,總計傷亡了八萬五千多人,當中包括有被俘、逃散、失蹤的朝廷將士。
    而匯聚在穀亭鎮的朝廷將士兵馬,統計下來也才隻有兩萬八千多人而已,可以說是極為的損失慘重。
    這還不僅如此,各種軍械糧草等後勤物資,也是全部丟失殆盡,幾乎是一點也沒有剩下。
    特別是缺少了糧草的供應後,張伯鯨等人更是壓製不住各鎮總兵將領們,從而造成了越來越多的亂兵出現。
    所幸這個時候,朝廷終於是運來了一批糧食,暫時緩解了軍心不穩的情況。
    不過對於當前的這個局麵,張伯鯨等人根本不知如何應對,隻得是與各鎮總兵將領們聯名上奏,請由弘光皇帝朱慈烺進行決斷。
    喜歡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