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人生風景
字數:3937 加入書籤
京城,春和宮!
“我說閨女,咱就不去嗎,海上多危險了,你說你這是幹啥啊,你非要逼著你爹同意!”
朱雄英坐在大殿的椅子上,懷中的皇長孫踩在他的大腿上,用手揪著龍袍上的金線玩呢。
大丫坐在一旁,托著下巴,一字一句的說道:“爹,咱可是說好的,隻要我學會了海外諸國的語言,您就讓我跟著鄭大使出海,君無戲言啊!”
朱雄英笑了笑,說道:“別亂喊啊,你現在是徐藩的人,你三叔才是你名義上的爹,永興皇帝可沒答應你啊!”
“啥?”
大丫當即坐了起來,說道:“父皇啊,您可是聖君啊,怎麽也能耍賴,失信於兒女,還抱著孫子耍賴,這要傳出去,實在有損永興爺聖君之名啊!”
朱雄英卻毫不在意道:“朕連老頭子都騙,還騙過你爺爺太宗皇帝,還有你三叔,朕騙過的人太多了,更何況是你……”
“朕也是為了你好,天下沒有不是的君父,隻有不是的臣子,閨女,要記住這句話!”
大丫伸手抱走了皇長孫朱遵欽,小聲說道:“小念,你爺爺說話不算數,以後可不能被老頭給騙了,要記住了,姑姑都是為了你好啊!”
“你以後要是當了皇帝,可不能騙人啊,這樣是不對的,特別不能騙親人,到時候要讓姑姑出海……”
“那個時候姑姑也老了,也出不去了,哎……書上所說人生之遺憾,大概就是這樣吧!”
朱雄英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指著大丫,沒好氣的說道:“你夠了,少在那陰陽怪氣的,朕是不讓你去嗎?那是擔心你的安危,你怎麽不知好歹的呢!”
大丫抱著小念,搖著他的小手,回頭說道:“記得爹以前說過一句話,隻有經曆艱辛,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我知道爹是愛護我,可我已經長大了,就讓我去做想做的事吧,好不好,爹!”
聽到這些話,朱雄英心中惆悵不已,他身居深宮已經二十年了,這二十年間,出宮的次數都屈指可數。
他想禦駕親征,但他答應過老爺子,這輩子都不會親自去打仗。
他想遊曆民間,遊山玩水,可他是皇帝,江山社稷,天下安危全係於他一身,不能任性而為。
他也想去看看外麵的風景,可開疆拓土,移民大業均未完成,遷都的事還沒有辦,不能把這一攤子事扔給太子。
難啊!
坐在那把椅子上的人注定無法隨著自己的意願過一輩子。
大丫突然笑道:“您要不同意,我把皇長孫帶走了!”
朱雄英也被閨女逗笑了,隨即說道:“既然你選擇了自己的路,那就不要後悔,開春後,跟著鄭和船隊一起走吧!”
大丫頓時開心的笑了起來,抱著小念轉圈。
“嘿,大侄子,你爺爺是個好皇帝,以後要聽爺爺的話!”
朱雄英繼續說道:“你別高興的太早,朕讓你出海是有條件的……你出海回來後,要嫁人!”
“駙馬你自己找,公侯勳貴,平民百姓,朕都認,你要是找個海外的蠻夷,那你就不用回來了,帶回來朕也會給宰了,朕丟不起這個人!”
“別跟朕討價還價,答應下來,你就去,不答應,你就別去,就這樣!”
以前,朱雄英看的開,隻要閨女過的好,隨他去吧,可隨著自己年紀越來越大,身邊親人不斷的離開,越發感覺,人,總要有個家,自己不可能照顧閨女一輩子,總有離開的一天,到那個時候大丫該怎麽辦?
是,太子能照顧她這個姐姐,皇長孫也能照顧她這個姑姑,可再好也隻是弟弟和侄子啊,而且又不能每天都陪著她。
大丫猶豫了,她明白,自己的父皇沒開玩笑,是在很嚴肅的說這件事。
斟酌許久後,大丫點頭道:“好,我也答應父皇了,回來後,我就嫁人!”
朱雄英心中瞬間鬆了口氣,除了自己的小兒子還小,沒到成婚的年紀,其他孩子的事都算有了著落了。
“你把朕的大孫子給朕送過來!”
大丫撇著嘴抱了過去,朱雄英抱在懷裏,親近道:“大孫子,以後要做個聽話的好孩子,別跟你的某個姑姑學,小時候就不聽話,長大了還叛逆!”
小念仿佛聽懂了一般,“咯咯”笑了起來!
……
年底了!
京城都在準備過年了,而漢南卻在征集糧草,整頓兵馬,前往諒州,剿滅黎利。
湘王準備勸降黎利,也不知道黃中怎麽勸的,黎利不僅不降,還派人給湘王送來了十把刀,兩袋子糧食,意思很明確了,我兵強馬壯,糧草充沛,你盡管來打。
你的軍械糧草要是不夠,我可以給你送點。
隨後,一直猥瑣發育,小打小鬧的黎利突然宣布公開反明,擁立陳氏後人陳皓為安南國王,自封平定王。
麵對黎利的挑釁,湘王並沒有放在心上,當即召開作戰會議,商議如何剿滅黎利。
與此同時,派遣都察院右都副禦史陳丕和漢南的監察禦史王振秘密前往清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黎利要平,其他事也不能耽誤,可以同時進行,漢南的大部分文官和武將都被湘王牽製在了升龍,同樣牽製諒州的黎利。
這都是提前計劃好的!
二人分工明確,陳丕主要是負責移民之事,至於王振,他是來殺人的,為了防止有人狗急跳牆,湘王讓陳懋調了五百名虎賁衛前來清化,保護二人。
朝廷來的人,走哪都要人保護,可見漢南都成什麽樣了。
作為漢南的監察禦史,王振來到清化後,立馬和知府王懷套近乎,表示,想要點土特產。
這可把王知府高興壞了,不怕你拿的多,就怕你不拿啊,漢南別的沒有,就是土特產多啊。
當然,王知府是個“清官”,他肯定不會自掏腰包,而是把這個消息透露給了本地的士紳豪門,也就是莫家和阮家,這兩家可以說是漢南勢力最大的豪強。
有大量的土地,各種生意,兩家的私兵,佃戶加起來足足都有三五萬人,加上還有在漢南各地為官的家族子弟,勢力十分的龐大。
這些情況,王振都提前了解過,此次南下漢南,他可是提前做足了功課。
來到清化後,王振委托王知府請當地的幾個豪門大戶前來赴宴,王知府自然樂意,隻要想吃漢南這碗飯,那都好說。
王振端坐在衙門大堂之上,眼神銳利如劍,嘴角微揚,透出一絲冷峻的笑容。餘暉映照在他半張臉上,形成一明一暗的對比,和當年在江南時的詹徽一模一樣。
喜歡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請大家收藏:()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