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祭侄文稿

字數:3523   加入書籤

A+A-


    在統帥【王從】眼中,這位中年根本不像是一個成竹在胸的書法大家,那塗改之多,根本就斷了文字的韻律,要是在他們大秦,若是如此多的塗改,早就被論罪了。
    你看這什麽“宗廟瑚璉”明明是寫的品德,可又將後續寫的“方憑積善”塗去,這種塗塗改改的寫法,竟然還可以增幅士氣?
    【王從】不懂書法,都感覺有些離譜,然而,當他看到後續文字之時,一種剛剛想要忘卻的記憶卻突然出現了。
    當文字快速書寫到“爾父”之後,熟悉的塗改再度出現,甚至不是單次,先是改掉了什麽受製,然後又將新書寫的“被脅”兩字塗抹。
    按理說,這一段話寫成這種刪刪改改的樣子,已經是極其失敗了,可當最終這位中年男子,潦草的才重新寫就最終兩字,無論是【王從】內心,還是他身後的那些秦兵,都仿佛重新看到了那位寧死不降的守將。
    “竭誠!”
    【王從】不知為何,突然嘴角有些打顫,不知道是想起了什麽,還是冥冥中明白了什麽,低吟出這被最終書寫出的兩字。
    他的內心開始不斷安慰自己,這不過是一篇斷斷續續,根本不連貫的書法,這能有什麽影響呢?
    可這種安穩,竟然連他自己都開始有些懷疑。
    特別是當那竭誠之後,緊跟著出現的那幾個字,將他和他麾下將士的記憶重新喚醒。
    “常山作郡”
    果然!是那常山郡的那位!
    還真是陰魂不散!
    這幾句話,基本可以確定,這位平原守將和之前給他們帶來不小麻煩的那位常山顏郡守是一類人了。
    可那又能如何呢?難不成你寫寫字還能擊退他的數萬精銳?
    然後,事實告訴他,還真能!
    後續行文依舊在不斷塗改,明明整篇文稿看起來寫得很潦草,可又是那麽緩慢。
    當其寫就【土門既開,凶威大蹙,賊臣擁眾不救】之時,以平原郡為中心,所有周邊的唐城守軍眼中竟然都開始浮現出了這幅文稿,他們看著這些文字,竟然從內心之中爆發出了一股極強的憋屈和羞愧。
    直到,那中年男子,再度塗去了“賊臣擁眾不救”,再度書寫之後,又一次塗去第二遍的“擁”。
    【賊臣不救,孤城圍逼】!
    這八個字最終定型之後,宛如一股從平原中爆發出的詔令一般,別說是平原周邊的唐城守軍,就是其他郡城守軍也在這一刻齊齊含淚,然後歃血出兵,在【王從】還在疑惑之際,那他從來沒有想到過的援軍已經從四麵八方趕赴前來。
    而當那中年男子書寫到【父擒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
    天空之中已經有了氤氳金色和浩浩白色出現,然後那中年男子雙眼含淚,最終,再度塗去了原本寫完的那個“擒”,改成了一個“陷”!
    這一次塗改之後,原本金色的氣運位階徹底消散,遺留天地之間的唯有浩浩原白!
    在這之後,這行書書寫速度驟然而快,頃刻之間,文傳天下,縱然是大秦朝堂也能看到此書,即便是大漢蒼生亦能感懷其中。
    所有人都記住了最終出現的四個字!
    原色聖級曆史事件【祭侄文稿】!
    一個區區的【祭侄文稿】何至於此?
    無數觀眾此時也和【王從】一般,呆呆地望著那彌漫天際的浩然正氣,就在刹那之前,原本的他是作為兩國相爭的無對錯方。
    但現在,無論是他還是他麾下將士,在麵對大唐的將士之時,竟然都存在著負罪感。
    若僅僅是如此也就罷了,負罪感而已,也不是不可能克服,但他們在麵對對方之時,竟然有一種不可戰勝的錯覺。
    這才是最恐怖的,那是直接影響精神的存在!
    如果,他的目的是從肉體上殺死敵人,可現在【王從】覺得,對方此時正試圖從精神上抽空他們。
    也唯有精通思想之道的棋手此時才明白,這就是思想大勢玄妙的用法之一,潛移默化地將天下思想控製。
    他不與王朝爭地盤,無論是秦,還是漢,亦或者是唐,無所謂誰最終取勝。
    隻要最終思想大勢占據主流,那麽最終的勝利就是思想!
    這一書成就半聖的【文忠顏真卿】則是儒家大勢的追隨者!
    僅僅一書可成就半聖,這其中自然有著顏真卿自身的能力,和這篇【祭侄文稿】本身的強大感染力。
    但,這背後卻是儒家大勢的強大影響力的彰顯,別看【孔子】落位之後沒有什麽大動作,似乎不符合一位聖人的風采,既沒有如同一些棋手落下聖人那般以聖言強勢幹預天下,也不是快速製造思想聖地。
    【孔子】所做的,卻是向天下投下一個信仰,一個以儒道精神內核而存在的大勢信仰。
    他以自身作為樞紐,瞬間引動天下儒道門人的強大能力。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就是其中最先驚動天下的,可卻不唯一,這個天下的爭鬥方式,已然在儒道大勢麵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南麵,一位年輕的文人,上書漢皇帝,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法。
    【漢文帝劉恒】笑而不允,並沒有第一時間施行其策,可這罷黜百家之法卻不經意之間在大漢朝堂流行而出。
    更恐怖的在於西麵的合眾王朝,被大秦以透支近乎全體神之代言人作為代價重創的合眾王朝,竟然也在這幾乎同時響徹了思想的光輝。
    紫階英雄棋靈【思想者伏爾泰】,在得到感召之後,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黃金法則】瞬成金階英雄棋靈【哲學家伏爾泰】,甚至有著朝半聖衝擊的潛力。
    而在他之後,西方合眾王朝更是爆發出了巨大的思想浪潮!
    在這之後狄德羅、盧梭等等一批思想學者,紛紛從之前附庸王朝的水準,借助儒家大勢快速升騰出自己的思想,他們的思想和儒之思想看似關聯不大,卻相輔相成,最終成為了擊破大秦王朝的一柄柄利刃!
    喜歡方寸之間,重現華夏千年請大家收藏:()方寸之間,重現華夏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