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常委會的決議

字數:3036   加入書籤

A+A-


    甘西省的政治局麵,好像大海一樣,海麵上風平浪靜,其實海麵下是暗流湧動,洶湧澎湃的。
    政治是這樣,經濟也同樣如此,隻不過經濟建設的湧動表現在表麵上,人人皆知的,因為經濟建設的成就與政績都是掛鉤的,知道的人越多越廣,對自己越有利。
    無論是誰,主政一方,經濟發展不起來,那他的仕途注定不會順利的,所以說,許多執政者,最重視的事情就是經濟建設。經濟發展起來了,不但能獲得人民群眾的認可,也能獲得上麵領導的認可,這可是百利無一害的好事情,誰願意錯過呢?
    李囩鵬當然是知道有這樣的好處,韓景也不例外,隻不過是他們根本出發點不一樣。
    李囩鵬的出發點裏麵夾帶著許多私貨,經濟建設隻不過是個幌子,這個幌子之下,夾帶著大量的私貨,有見得人的,也有見不得人的。
    韓景的出發點就與之不同了,他極力發展經濟建設,最主要的目的是讓甘西省擺脫貧窮落後的麵貌,讓甘西省成為西部大開發的龍頭老大,輻射四周,從而帶動西部地區經濟建設躍進一個新台階。
    當然了,在主要目標的實現過程中,也有自己的想法,畢竟是在體製內做事情,走仕途升遷之路,升官發財不能全麵達到,起碼要達到大家所認可的那個標準。
    兩人的出發點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囩鵬和韓景在甘西省的矛盾逐漸凸顯出來。
    一次重要的經濟發展會議上,李囩鵬提出了一個看似能快速提升gdp的項目,可這個項目背後卻是他與某些企業的利益勾結,存在嚴重的環境汙染隱患。
    韓景當場就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詳細闡述了項目可能帶來的負麵影響,並且提出了一個更具長遠規劃、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方案。
    李囩鵬臉色變得十分難看,他沒想到韓景會如此不給自己麵子。
    散會後在李囩鵬的辦公室裏,李囩鵬私下警告韓景不要多管閑事,而韓景則堅定地表示,一切都要以甘西省的長遠發展和百姓的利益為重。
    一場圍繞甘西省經濟建設走向的明爭暗鬥,就此正式拉開了帷幕。
    李囩鵬和韓景在辦公室爭吵的事情,不徑而是,幾分鍾不到便傳遍省委省政府的各個部門,大家都知道這事情隻是個開始。
    果不其然,在第二天早上的省委常委會上,李囩鵬當眾宣讀了對主要領導的經濟考核辦法和要求,並一致通過了常委們的投票,因為李囩鵬以身作則,自己大包大攬的為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一個月招商引資達五百億。
    一把手都帶頭了,別的人怎麽能示弱呢?韓景當然不會反對的,不過提出來了自己的補充意見,那就是招來的企業必須要經過常委會全體成員一致同意才可以落地,必須符合甘西省的招商引資要求和條件,必須符合國家環境部法律法規製度。
    三個‘必須’給招商引資戴上緊箍咒,把全部的常委們拉上了一條船,要是出了問題,沒有人能獨善其身的,也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的。
    這並不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而是因為現實所迫,迫不得已而為之,要知道每當一個事情或者是製度落地,別人總是有空子可鑽,就像在人民群眾中流傳的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沒有政策,也有計策。
    韓景並不是不相信其他的人,而是為了避免一些人為了完成自己的任務,把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企業招了進來,像汙染環境的,技術落後的,欺上瞞下的,騙取錢財的,這樣的企業要是招了進來,還不如不招。
    李囩鵬的提議之所以能夠在常委會上順利通過,那也是因為這事情對所有人都是一視同仁的,沒有人搞特殊。
    韓景的提議同樣如此,常委們畢竟是屬於不同的陣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現在大家都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各自憑自己的本事,有什麽樣的能力,得亮出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常委會後第二天,韓景就帶著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趕赴東江參加一年一度的世博會,要知道東江是開改革開放的窗口,許多世界級企業和世界領先的技術都可以在博覽會上見到。
    所以每年一次的東江世博會吸引著世界各地許多人的興趣,甘西省作為一個內陸省,一直都是貧窮落後的,雖然頭上頂著資源大省的帽子,但是,經濟發展總量很小,又極不平衡,所以每年的招商引資大多數都是交了白卷子。
    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建設落後於沿海城市,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地處內陸,基礎建設落後,經濟基礎薄弱,投資商肯定要考慮成本的,沒有一個人願意去做虧本的生意。
    其實這些事情都是表麵上的情況,真正的原因還是政治生態環境不好,政府官員根本就沒有什麽服務意識,絕大多數人都是以官老爺自居,對投資者的投資,態度蠻橫,甚至是盤剝壓製,久而久之,內陸省份政府的信譽名聲掃地,誰也不願意去投資了。
    現在的情況雖然是有所改變,但是,不是根本性的改變,沿海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科學技術也是突飛猛進,在這樣的衝擊下,許多跟不上節奏和時代的企業,不得不向內陸遷移。
    高消耗,高汙染,高成本的企業在沿海地區沒有了立足之地,他們不得不想方設法的生存下去,而內陸又苦於自己招不到投資商,所以對投資者的要求沒有限製,幾乎是不加審核的。
    許多政府官員為了自己的政績,根本就不顧及投資者是什麽樣的人,哪怕是騙子,是皮包公司都不拒絕的,隻要投資就可以了。
    所以說一些打著高科技公司旗號的投資者,在內地混得如魚得水,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而且還是屢試不爽,受到的都貴賓級待遇,而投資的項目卻是另一番景象。
    其實這樣的情況,投資者和政府官員都是心知肚明的,為什麽還要這樣做?
    喜歡草根書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草根書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