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字數:7872   加入書籤

A+A-




    “嘩啦啦!!”
    “秦川!”
    “秦川!”
    歌唱完後就是觀眾鋪天蓋地,潮水般的呼喊聲。
    場館外麵聲音也是此起彼伏,連成一片。
    秦川張開雙臂,享受著此時的榮耀。
    饒是他見過不少大場麵,心智比同齡人成熟,這會也是有點飄了。
    難怪那些五六十歲的大明星,一把年紀了還是不肯退休。
    這種來自千萬人的追捧,歡呼聲,確實很容易讓人上癮和著迷。
    名利二字,名在利的前麵。
    可見殺傷力有多強。
    舞台邊緣,陳楚升和舒醒對視一眼,隻是從現場的呼聲來看,他們就知道,這一場自己輸了。
    “感謝秦川給我們帶來這首好聽的消愁,詞寫得好,歌也唱得好……下麵有請三位歌手上台,評委老師打分。”
    秦川,陳楚升,舒醒,三人站在舞台中間。
    評委各自亮出對三人的評分,順便還點評了一番。
    今晚的評委之一是韓虹,別人對秦川的評分都是九點幾,就她打了滿分。
    “這是今年我聽過最好聽的歌,沒有之一,所以我要給滿分。”
    “希望下一場的演唱更加精彩。”
    “謝謝韓虹老師。”
    秦川微笑著鞠躬道謝。
    幾位評委的分已經打出來了,汪函那邊在計算每個人的平均分。
    其實不用計算,明眼人也看得出來,這一場秦川分數最高,平均分至少在九點五以上。
    而舒醒全是八點幾,陳楚升大部分也是八點幾,隻有一個九十。
    兩分鍾不到,節目組核對完畢,汪函拿著小卡片開始公布得分情況。
    秦川平均分九點七,陳楚升平均分八點八,舒醒八點四。
    刷的一下,舒醒臉色都白了,握著話筒的手緊張無比。
    評委這一關他輸了,這代表著觀眾投票這個環節他必須以更高的票數壓倒陳楚升才能翻盤。
    “現場及電視機的觀眾朋友,大家現在可以拿起手機,編輯短信666……發送到節目組支持你喜歡的歌手。”
    “注意,時間隻有三分鍾,三分鍾後將會關閉發送通道。”
    “每個手機號碼隻能投一個人,請大家勿要一票多投,沒有意義。”
    為了表示公平,節目組還在舞台大屏幕上展現秦川,舒醒,陳楚升三人的票數柱狀圖。
    十秒鍾時間,秦川這邊破萬,舒醒和陳楚升相繼破千。
    一分鍾,秦川的票數破百萬,舒醒和陳楚升都在三十萬以上。
    兩分鍾,秦川票數四百七十萬,陳楚升來到一百五十萬,舒醒八十萬。
    隻剩下一分鍾,但結局似乎已經注定。
    第三分鍾,最後十秒,秦川總票數六百萬,陳楚升二百七十萬票,舒醒一百一十萬票。
    三分鍾時間,全網近千萬人參與投票互動,收視率恐怖如斯。
    “好,時間到!”
    望著這個數據,汪函都震驚,壓住激動,繼續主持:“投票結果出來了,秦川六百一十八萬票,陳楚升二百七十五萬票,舒醒一百一十三萬票。”
    “恭喜秦川獲得本輪第一名,陳楚升第二名,舒醒第三名。”
    “恭喜舒醒獲得快樂男聲季軍!”
    “下一場,冠亞軍爭奪戰。”
    “稍等幾分鍾,大家不要再走開,本節目由海天洗衣液獨家冠名讚助播出……”
    第三名出來了,舒醒。
    台上,三人握手道喜,隨後秦川下台準備換裝候場。
    “恭喜你獲得第三名。”陳楚升由衷說道。
    舒醒道:“恭喜你獲得第二名,下一場準備唱什麽?”
    就隻剩下兩個人了,陳楚升隻能是第二。
    除非他還有殺手鐧。
    “我沒想過能走到現在,原創歌曲都拿出來了,下一場隻能是翻唱。”
    “那伱自求多福吧。”
    “害,能在這個舞台上多唱一首,賺了。”
    最後一局,陳楚升反而不緊張了,格外的輕鬆。
    他的壓箱底歌拿了出來,現在就一首預備的翻唱歌,百分之百打不過秦川。
    接下來好好享受這個舞台就行了,別的不管。
    十五分鍾後。
    冠亞軍爭奪賽開始。
    秦川換了一套水墨長衫候場,陳楚升路過他的身邊,上台前還笑著和他擊掌。
    秦川愣了一下,還以為接下來陳楚升有殺招,要不然怎麽會這麽自信。
    直到聽到他唱的是一首翻唱歌曲後才輕鬆笑了笑。
    感情是躺平了。
    “接下來要上場的是秦川,大家掌聲歡迎。”
    上台,秦川把手上的折扇展示出來,朝著觀眾介紹道:“第二場我帶來的是一首國風歌曲,青花瓷。”
    國風歌曲,這歌詞不隻是電視機前的觀眾,現場的評委也是第一次聽說歌曲還有國風這種風格的。
    不免讓人期待起來。
    台下,龍單妮問身邊音樂製作人:“國風歌曲是什麽歌曲?”
    音樂人絞盡腦汁也沒想出來華語樂壇有這種風格:“我也不知道啊,沒聽說過,可能是他自己開創的吧。”
    去年已經開創了一個戲腔派,今年多一個國風也不奇怪。
    就是這名字起的有點太大了。
    什麽樣的歌曲才配得上國風兩個字?
    青花瓷?
    讚美文物的?
    幾秒鍾後,前奏響起,笛子,古琴,古箏依次融合。
    古風味道有了。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
    這首歌秦川在夢境中試過很多種唱法,最後還是選擇了周董的原腔調。
    兩人除了聲音不一樣,其他沒什麽區別。
    評委席,一幹人等聽得沉醉,這首歌拋開歌詞不談,編曲就是頂級,太美了。
    此前他們對國風沒什麽概念,現在青花瓷一出,馬上有了標杆和認識。
    什麽是國風,這就是國風。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炊煙嫋嫋升起隔江千萬裏”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突然,猝不及防的副歌部分讓所有人唰的一下,全身起雞皮疙瘩。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這是什麽才華才能寫出這種詞?
    電視機前,會展中心,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台上那道身影。
    二十出頭,水墨長衫,手中折扇,瀟灑,肆意。
    太特麽崍耍?
    VIP席,音樂製作人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道:“這歌,這歌,要爆啊。”
    “又是一首爆款?”龍單妮欣喜問道。
    “怕是不止。”音樂製作人張了張嘴,喃喃道:“這怕是要成經典了。”
    “經典?”
    龍單妮傻眼,這是什麽概念?
    能成經典的歌,最少也得流傳幾十年吧?
    秦川寫出來的?
    二十二十歲?
    想到之前說讓秦川成為一線,她自己都臊得慌。
    有這才華才成為一線,這是天宇不作為啊。
    把他捧成巨星都不過份。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在潑墨山水畫裏”
    “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
    電視機前,蔡一儂聽著青花瓷久久不語,手上拿起電話給金蓮撥打過去。
    好幾遍都沒人接。
    家中,金蓮也在看電視,手機是靜音的,壓根沒注意到有人給她打電話。
    一直到青花瓷唱完,這才拿起手機看了一眼。
    一百多個未接。
    大部分都是廣告代言商,一些圈內知名導演,唱片公司打的電話。
    最前麵幾個未接是糖人總裁蔡一儂打的。
    “喂,蔡總,不好意思,剛剛在忙,找我有什麽吩咐嗎?”
    “幫我約秦川,就說我請他吃飯。”
    蔡一儂之前是妥協,現在是認錯了。
    像我這樣的人,夜空中最亮的星,消愁,青花瓷,這四首歌,一首比一首猛,給人的衝擊力太大了。
    蔡一儂有點頂不住。
    她是真的怕了。
    怕秦川不回來,以後跑去唱歌。
    畢竟天賦和作品擺著呢,分分鍾成為一線歌手好吧,假以時日成為亞洲巨星也不是不可能。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金蓮笑眯眯道:“好,我來聯係。”
    秦川還在唱歌,手機放在王婷婷身上保管。
    她當即打了過去。
    褲兜裏一陣震動,王婷婷沉浸在歌曲中,忙著看舞台,一直沒接。
    直到腿都震軟了,這才把手機掏出來。
    “喂,金蓮姐,大聲點,我聽不見,什麽!好的!待會我轉告他!”
    現場觀眾的聲太大,王婷婷扯著嗓子才算挺清楚金蓮說的話。
    在她接電話功夫,台上已經到了點評打分環節。
    所有評委統一給了滿分。
    好幾個直接來了句牛逼!
    同台的陳楚升手掌都拍紅了,這一局他輸得心服口服。
    能輸給秦川,以後也是他吹牛逼的資本。
    出去就說快樂男聲舞台上,他是秦川最大的對手,秦川贏了他才成為的冠軍。
    “各位觀眾朋友注意了,又到了發短信環節,還是和之前一樣,時間為三分鍾,每個號碼隻能支持一個人……”
    汪函講完投票規則後,來到側幕,掏出手機編輯短信給秦川投了一票。
    這麽牛逼的歌手,不紅沒天理。
    短信投票開始。
    秦川名字那一欄,票數飛一樣往上竄,十萬十萬的狂飆。
    一分鍾三百萬,兩分鍾七百萬,第三分鍾,總票數九百八十萬。
    上一局不少投了陳楚升和舒醒的人這一局都把票給了他。
    還有一些隻是本本分分看電視機的中年人和老年人,本來是不願意浪費話費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投票,在聽完青花瓷後,輕笑著讓家裏孩子幫忙弄了一票出去。
    九百八十萬人投票,看到這個數據,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但又覺得合情合理。
    至於陳楚升,已經沒人關注他了。
    實在是九百八十萬的投票太過亮眼。
    以後華語樂壇,有秦川在地方,其他人注定隻能是陪襯。
    和他同時代,這是歌迷的幸運,是歌手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