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濟滄軍東破倭寇 捧日軍西征吐蕃

字數:3139   加入書籤

A+A-


    祁翀的話令二人陷入沉思。
    “可是,總不能明令禁止兌換吧?”杜延年搖了搖頭,“這是行不通的。”
    “自然是不能,有些低級官員指著薪俸吃飯呢,怎麽能不讓人家兌換呢?”祁翀解釋道,“朕的意思是那些芝麻綠豆的小官不要幹涉,但是像你們這些家底豐厚一些、不至於一時不兌換便吃不上飯的朝廷大員們就不要湊這個熱鬧了,隻要你們能緩一緩,將紙幣在手中留上些時日,此事便沒那麽困難了。隻是這些話不便在朝堂上明說,還要靠二位想辦法將這個意思在同僚中傳出去。此外,羅先生!”
    “臣在!”
    “倘若有朝廷官員居心叵測,故意散播謠言、擾亂朝廷貨幣改革的,禦史台一定要嚴查到底,絕不姑息!”
    “臣遵旨!”
    祁翀與二人又議了一些具體政務,便讓二人先退下了,自己繼續批閱起了奏章。坐到禦案前,他忍不住將昨晚批過的一份奏章又拿起來看了一遍,嘴角浮現了一抹笑容。
    那是鄒浩的奏章,稟報其半月前率水師在鯨海一舉擊潰欲進犯瀚東的倭國水師,而後回師望州休整一事。令祁翀欣慰的是,在奏章中,鄒浩還談了許多自己對於海戰技術及水師訓練的心得體會,有些想法甚至與祁翀不謀而合,看得出來的確是用心了。
    祁翀也在後麵給他做了長長的批示,說是批示,其實主要也是建議和探討。此刻拿起來又看了一遍,在後麵又添了兩行字,這才重新放下,心中暗忖:這要是柳惲知道鄒浩此番再次取勝,不知道要不服氣成什麽樣子呢!
    事實上此時的柳惲根本顧不上去跟自己的小兄弟比戰績,因為他的新城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
    在如何對付吐蕃這件事上,西北大軍內部此前曾有過一次群議。
    眾人隻以為此次征西隻是針對西夏,可趙愚臨行前的陛辭,祁翀卻給他下達了另一個任務——吐蕃!
    西域固然重要,吐蕃才是重中之重——這是正憲帝的原話。
    可這塊陌生的土地卻讓西北眾將犯了難。西夏人他們還了解一些,對於吐蕃人他們幾乎半分不了解!而且那片高原空氣稀薄,即便是盛唐之時也沒有能力將其一舉拿下,現在的西北軍有這個能力嗎?
    “咱們不是有大炮火銃嗎?這可是盛唐時期也沒有的神兵利器,大不了就轟唄!”
    “說得容易!大炮怎麽翻越祁連山脈?”
    “倒是也有法子,我在西南征服駱夷人時用過,就是帶著鑄炮的原材料上山,直接在目的地鑄炮!”
    “那就得在吐蕃高原上有處穩定的地盤兒才行,畢竟鑄炮這事兒不是三兩日的工夫就能成的!”
    “可我們根本不了解吐蕃,就算去占地盤兒都不知道占哪兒呀!”
    柳惲見狀主動攬下了這個任務:“大將軍,讓我帶著捧日軍去吧!我們可以升空勘察地形,選擇合適的落腳點。隻要升得足夠高,我們在天上可以看的很清楚,而且不會被發現。”
    “這倒是個好主意啊!”
    “那就這麽定了,柳惲,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趙銑,你帶五千輕甲騎兵協助!務必要在高原上給咱們造出一座屯兵城來!宮中軍情司的人會去給你們打前站,幫你們探聽些消息。”
    “末將遵命!”
    就是在這樣一通將令之下,柳惲、趙銑率軍穿越了位於祁連山與阿爾金山之間的當金山口,將大軍主力隱藏在當地百姓都不願進去的、傳說“當黑雲籠罩著山穀,伴隨著電閃雷鳴,即可看到藍瑩瑩的鬼火,聽到牧民絕望而悲慘的哭嚎聲”的魔鬼穀。
    而當吐蕃軍隊集結在措溫布湖西側的那片被高山環繞的平地上,準備反方向穿過當金山口前去支援西夏時,二人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突襲這支軍隊,並成功將其全殲,並且就在此地建起了計劃之中的那座屯兵城!
    “捧日城!就叫捧日城!”當趙銑讓柳惲給新城起個名字時,柳惲脫口而出,於是,這座小城便成了首個以軍名命名的城池。
    “趙大哥,算時日消息該傳回去了吧?”
    “應該早就傳到了,我已經派人守住了當金山口,保證吐蕃人無法從這個地方出山。商號運輸隊他們走的瑪積雪山和孔雀灘那條路也被軍情司徹底打通了,在白湖和青湖附近都派了駐軍,一有動靜咱們就能知道。三公子,你們今日還要派人出去探山?”
    “嗯!”柳惲邊小心地擺弄著沙盤邊道,“瑪積雪山南麵的地形更為複雜,我還沒完全摸透,不放心啊!”
    “書上說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看啊,您這都快趕上諸葛亮了!”趙銑戲謔道。
    “這可是聖上教我們的,聖上極重堪輿之數,他說無論為將還是為相,都該把天下地勢形貌裝在心裏,打仗用得著,治民同樣用得著。等我把這套吐蕃地形沙盤弄完整了,回京獻給聖上,他必定高興地不得了!”柳惲有些小興奮。
    趙銑更加興奮:“那是自然!說起來還是天佑我大淵,給咱們降下這樣一位聖君!如果不是聖上天縱英才,咱們哪裏會有大炮火銃,又哪裏會有熱氣球這種見所未見的東西?我一想到連唐太宗都不能完全降服,還要靠送女人去和親的吐蕃,如今要被咱們打下來了,我就忍不住激動!誒,你說,大將軍他們此刻打下夏城了沒有?”
    “以舅舅之能,區區夏城不在話下;君章兄又帶了那麽多炮彈,肯定早就打下來了!”
    “嗯,我也這麽覺得!”
    二人的判斷很快得到了證實,數日後,斥候帶回了趙愚的親筆信。
    “趙大哥,西夏投降了!哈哈,我就說舅舅厲害吧!”柳惲開心地嚷著,可隨即笑容又僵在了臉上,“趙大哥,外祖父他......他老人家......去了!”
    “你說什麽?”趙銑臉色大變,一把將信奪過來,隻看了幾行眼淚便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