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鄒丹謝幕

字數:7756   加入書籤

A+A-


    視線回到幽州。
    漁陽郡,漁陽城。
    漁陽城因城坐落於漁水之北,故名漁陽。
    戰國時期,燕將秦開大破東胡,北逐東胡上千裏,為燕國開疆兩千餘裏….
    隨後,燕國由西向東置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
    數百年來,雖然政權交替,但漁陽城在漁陽郡的地位卻從未改變,一直如定海神針一般的屹立在漁陽郡北部。
    “咚咚咚…..”
    如雷的戰鼓聲,震蕩人心,激烈的攻城戰,正在漁陽這座古老的城池上演。
    “殺啊~”
    嘶聲力竭的喊殺聲,聲震雲天,似滔天巨浪一般洶湧激烈。
    如蟻的甲士,口銜長刀,手舉大盾,沿著雲梯無畏攀爬,而迎接他們的是傾瀉而下的檑石滾木、金汁箭雨…..
    “呃啊!”
    一個個甲士被砸落雲梯,發出淒厲的慘叫聲,但馬上又有無畏的甲士替了上去,殘酷而又悲壯。
    “打破城池,雞犬不留!”
    如蟻附城的攻城大軍後方,鄒丹赤紅著雙眼,狀若瘋魔般的嘶吼。
    他就像一個輸紅眼的賭徒,變得瘋狂,變得暴戾。
    “主公,撤吧!”
    看著一個個曾經跟隨他戍衛邊疆的袍澤,慘死在攻城戰中,文則心痛難忍,來到鄒丹身旁,語氣哀求。
    這已經是他們猛攻漁陽城的第二天,漁陽城不僅是漁陽一郡政治中心,更是北疆重鎮,其強大的防禦力,哪怕城上是一群各家豪強拚湊的私兵,也令文則看不到一絲攻破城池的希望。
    更要命的是,在後方還有一個隨時可能殺來的趙雲。
    在當前這種情況下,一旦白袍軍殺來,他們必將十死無生。
    同時,文則篤定趙雲絕對不會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混賬!”
    本就輸紅了眼的鄒丹,一聽文則之言,橫眉怒視,手中長劍倏然橫在文則頸上,瞠目厲喝:“爾敢再言撤,死!”
    文則難以置信地望著鄒丹,他從鄒丹眼中看到了殺念!
    這一瞬間,文則遍體生寒,這不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是心變得寒了!
    文則眼窩中,蕩起淚花,他愣愣地看著鄒丹,不禁自問,我為什麽要跟著他,走上這條不歸路?
    因為他是我的義兄,我們曾指天立誓,生死與共,福禍與共,不求同生,但願共死!
    “愣著做甚?攻城啊!”
    見文則愣神的樣子,鄒丹極為不滿,嘶聲喝斥。
    看著宛若瘋魔的義兄,文則內心無比失望,他知道曾經那個豪邁雄壯的義兄已經瘋了!
    突然間,文則雙膝跪地,對著鄒丹三叩首,他眼窩中禽著淚,似永別一般的語氣:“兄長,弟去矣!”
    語落,文則提起截頭大刀,一往無前地直撲城池…
    看著文則的背影,鄒丹的心似乎被什麽牽動了一下,他張了張嘴,可話到嘴邊,最終卻沒有說出來。
    不久後,前方攻城部隊士氣一泄,出現了騷亂,開始潰退….
    這時,一名渾身浴血的甲士,哭喪著臉來到鄒丹戰車前,泣聲道:“主公,文將軍戰隕!”
    聞言,鄒丹渾身一震,他凝視著城頭,臉上瘋狂之色漸漸隱去,渾身像是被什麽抽空了力氣一般。
    “報!”
    一聲長長的唱報,夾雜著慌亂的馬蹄聲越來越近。
    “啟稟主公,白袍軍殺來了!”
    斥候在鄒丹身後,驚慌失措地稟報。
    “哈哈哈!”
    鄒丹依舊凝視著文則身隕的城頭,慘然大笑起來,笑聲中是無盡的悔恨….
    當日,在潞西戰場上,文則衝破白袍軍斥候封鎖,護我逃回了安樂。
    回到安樂後,文則對我說大勢已去,勸我帶著妻兒逃亡塞外。
    可我不甘心失敗,執意抽調後方兵力,增持安樂,這才讓鮮於雄等人鑽了空子,奪了我的根本,擄了我的妻兒。
    得知漁陽被占後,我瘋了,因為我已經沒有了退路。
    如今,文則用他的死,來喚醒了我,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鄒丹緩緩閉上雙眼,橫劍於頸,眼角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主公!”
    鄒丹自刎於大旗下,一眾親衛悲聲大呼。
    而前方攻城的漁陽軍,本就因文則戰死城頭士氣大受打擊。
    在鄒丹自刎後,漁陽軍由潰退,變成一哄而散…..
    漁水南岸,奔騰而來的滾滾鐵騎,在喝令聲中緩緩停下。
    “趙”字大纛下,趙雲戎裝披銀甲,跨坐神駒玉獅子;他目光平靜地望著對岸,他恨一切叛逆者,但不會對潰散的兵卒趕盡殺絕。
    因為今日過後,這些人都將是他的子民!
    數千鐵騎就這麽停在漁水南岸,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對岸再也不見一個潰逃的漁陽兵卒,隻剩滿目瘡痍的戰場,以及城下那些失去行動能力的傷兵,在低聲哀鳴。
    “咣當!”
    這時,傳來一聲沉悶的巨響,隻見緊閉的漁陽城南門,漸漸開啟….
    …….
    漁陽郡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即刻派人通曉各地,漁陽之亂罪在鄒丹,罪在王鬆,其餘人等概不追究!”
    鮮於雄與一眾漁陽豪強將趙雲迎進漁陽城後,趙雲當即宣布隻誅首惡,餘罪不究。
    鮮於雄等一眾豪強聞言,大呼州牧英明,心中那一絲不安也消散了!
    須知,鄒丹造反這事,若真要追究起來,說與他們一點幹係也沒有,那是不可能的。
    不說別的,資賊之罪是少不了的,畢竟當時鄒丹兵威赫赫,他們敢不出錢出糧嗎?
    接著,趙雲又宣布任命成廉為漁陽太守。
    成廉這個人,別看他痞裏痞氣,吊兒郎當,但這貨不僅能衝鋒陷陣,還能管理地方。
    當年,趙雲赴任代郡時,趙雨還笑成廉,一個人把代郡從下到上的官兒全幹了。
    這事倒不是成廉亂來,而是人家真在幹實事,不僅治理高柳城,還要與雍召、班遠等人一齊籌集軍資,供養代郡僅剩的兩千突騎。
    其後,趙雲也發現了成廉的能力,隻是這貨,最初一心想著撂挑子投呂布,令他膈應了好久。
    不過,這都是陳年舊事了,成廉早對他崇拜的,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堂下成廉,一聽任命他為漁陽太守,他不禁挖了挖耳朵,他記得上次主公要任命左髭出任廣陽都尉時,都提前給左髭說了,我咋就這麽突然呢?
    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
    成廉愣在原地,堂中眾人齊齊看向成廉。
    “明威,你這是想幹?還是不想幹?”
    堂上,趙雲看著成廉:麾下一眾跟隨他多年的老部下,早在他心中有了定位,也安排好了職務,任命成廉為漁陽太守,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成廉回過神來,連忙出列至堂中,有點不好意思地拱手一禮:
    “主公,末將幹倒是想幹!就是末將好多年沒幹政事兒了!害怕幹不好,辜負了主公!”
    好多年沒幹正事兒了?
    鮮於雄一眾豪強聞言,很自然把“政”想成了這個“正”,一個個想笑又不敢笑!
    “想幹就幹!幹不好,也得幹好!”
    趙雲太了解成廉,雖然說話不著調,容易讓人誤解,但幹事不掉鏈子。
    “主公都這麽說了,那末將幹政事!”成廉抱拳一禮。
    一眾豪強瞥了成廉一眼,心裏腹誹,這人一看就不是幹正事兒的人!
    成廉受命回到右列首位後,趙雲的目光,投向站在左列首位的一名文官身上。
    此人四十來歲,中等身材,麵向剛直,精神飽滿,給人一種精明能幹的感覺。
    他叫程緒,代郡代城人;就是曆史上因勸阻劉虞討伐公孫瓚,被劉虞殺了以表決心的那個程緒。
    不過,如今的程緒,倒和劉虞沒有交集,自從七年前趙雲赴代,程緒就在代城郡府做事,一晃就六七年了。
    而今,趙雲治下地盤廣了,這些有才能、有資曆的老部下,自然要提拔。
    於是,趙雲在半個月前就傳書代城,命程緒交接州府事務後,趕往薊城聽命。
    程緒昨日抵達薊城,今天就跟著趙雲來了漁陽。
    程緒見趙雲投來目光,身型好似站的更直了。
    隨即,趙雲任命程緒出任漁陽郡丞,協助成廉治理漁陽,也就是漁陽郡的二把手。
    漁陽郡定下一二把手,就想要漁陽一郡政令運行起來,顯然是不可能的。
    因為在東漢,想要政令暢通,上至一國,下至一鄉,都離不開世家大族的身影,沒有他們構成權力架子,政令是出不了府衙的。
    現在的漁陽也是,趙雲想要政令暢通,就必須取得地方豪強的支持。
    而想要獲得地方豪強的支持,首先要有足夠的威望,或者說讓他們畏懼你,這一點趙雲如今在幽州是完全具備的。
    但以勢壓人,終非長久之計,是不可能令人心服的,而要避免地方豪強陽奉陰違,那就必須給他們利益,或者說權力。
    也就是從他們的家族中挑選有才能的人充盈衙門,構成權力的架子。
    同時,這是當今天下,任何一方諸侯都必須,也不得不麵對的事實。
    因為這是一個知識被世家豪強壟斷的時代,人才都在他們手中,你不用他們的人,難道用目不識丁的底層百姓嗎?
    這是無奈,也是這個時代的規則!
    趙雲看向一名身型魁梧,頭發斑白的老者;他就是鮮於雄,漁陽鮮於氏家主,曾經漁陽北部排在第三的豪強。
    三年前,張舉造反被滅後,鄒丹頂上漁陽北部第一豪強的位置;如今,鄒丹也倒下了,那麽鮮於氏就成了漁陽北部豪強的領頭羊。
    這次鮮於雄帶領本地豪強襲占鄒丹老巢漁陽城,可謂是一腳將鄒丹踹進了死亡的深淵。
    趙雲的目光從堂下豪強身上一一掃過,微微拱手:
    “諸位先生不畏強賊,助吾平定鄒賊之亂,使兵戈早止,恩在萬民,恩在漁陽!”
    “州牧言重,吾等之責也!”
    趙雲這話,表達了認可他們襲取鄒丹老巢的功績,一眾豪強齊齊一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今後,還望諸位先生與吾攜手同行,造福漁陽萬民!”趙雲一臉親和地說道。
    一眾豪強又是一拜,齊齊道:“必為州牧效死!”
    這話,趙雲隻當聽個響,不過他也不在意,隻要這些豪強安分守己就夠了,繼續道:
    “鄒賊禍亂郡治,使諸吏罹難,政令不暢,望諸君舉賢,重建漁陽!”
    這句話,絕對是一眾豪強最期待的,因為一個家族要發展壯大,或者穩固現有的地位,在官場就必須有人。
    當即,一眾豪強便開始互相推舉對方家中有才能的子弟,充入郡府為吏。
    對此,趙雲自然一一接納。
    不過,趙雲最注重的是恩威之道,一一接納這些豪強子弟為官,這是恩。
    忽然,趙雲麵色一肅,看向位居左列首位的程緒:“程郡丞,汝熟通律法,鄒丹、王鬆二賊興兵作亂,該當何罪啊?”
    程緒躬身一禮,高聲道:“啟稟主公,鄒、王二賊,所犯謀逆之罪,依漢律,夷三族!”
    聽到夷三族,一眾豪強俱是心頭一顫,這看似輕飄飄的一句話,可是抄家滅族,血流成河啊!
    “既是律法,便容不得情,即刻將鄒丹三族押解漁陽,依律執行!”
    語落,趙雲的目光再次從一眾豪強身上掃過,補充道:“對了,屆時諸君,隨我一同觀刑!”
    鮮於雄等一眾豪強聞言,頓覺一股寒意從天靈蓋遍布全身。
    可見,趙雲這是要殺雞給猴看啊!
    而他們,就是那猴兒!
    喜歡漢末之常山趙子龍請大家收藏:()漢末之常山趙子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