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世上本無路

字數:5407   加入書籤

A+A-


    太原南端,冷泉關。
    趙雲收到侯成從翼城向高平關東進的消息後,立即召集眾將議事….
    用之前趙胤的話來說,張燕在如今坐擁三州之力的趙雲眼中,不過是跳梁小醜。
    去年年底,驚聞張燕偷襲上黨時,趙雲確實很震驚,年都等不及過,便急忙往上黨趕。
    因為在當時,趙雲覺得以黑山賊的一貫作風,應該是偷個野就跑,重新縮回太行山中。
    說實話,張燕躲在太行山中,以山中複雜的地形,趙雲真拿張燕沒辦法。
    所以在當時,趙雲疾馳上黨,目的在於控製上黨局勢,盡可能消滅一部分黑山賊,從而削弱張燕的實力。
    但一場暴雪,卻把趙雲堵在了晉陽,當時趙雲也變得急切。
    然而,當趙雲收到楊成身隕羊頭山,天井、壺口二關被黑山賊奪取的消息後,趙雲意識到張燕那河北攪屎棍,不是偷個野就跑,而是想在上黨紮根。
    不然的話,張燕奪天井、壺口二關幹嘛?
    畢竟做賊的,偷了東西就跑,哪有占人家房門的道理?
    同時,以趙雲對張燕的了解,那攪屎棍是有頭腦的,不可能不清楚以他張燕的實力,根本無法與擁有三州之力的我對抗。
    既然張燕知道這些,那麽張燕為何還想在上黨紮根?
    其原因不外乎是,張燕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的意思,因為天井、壺口兩關南接河內,那邊就是一直與我為敵的呂布。
    而張燕費盡心機奪取天井、壺口兩關,目的就在於連通河內,得到呂布的支持。
    因為張燕篤定,呂布一定不會放過打擊我的機會。
    想通張燕的目的後,趙雲倒是不急了!
    對於趙雲來說,他不怕張燕賴在上黨不走,就怕張燕縮回太行山中。
    於是乎,趙雲年初在晉陽,有了將計就計的想法!
    既然你張燕要拉呂布入局,那好,我讓你得逞,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給張燕底氣,徹底誘出藏在太行山中的百萬黑山賊。
    同時,早在張燕偷襲上黨前,趙雲就開始部署對呂布用兵。
    而張燕想拉呂布入局,正好合了趙雲的意!
    所以,趙雲讓陳宮在沒有得到呂布出兵上黨的消息前,絕對不能進入上黨。
    不過,後來上黨的局勢走向,也讓趙雲有點出乎意料?
    他沒想到腦子基本夠用的張燕,居然墜崖死了,雖然不知道具體原因,但趙雲敢肯定,這裏麵絕對有呂布的參與。
    因為呂布就是背信棄義成長起來的,當年殺丁原,得了丁原部曲,其後殺董卓,吞並了董卓的兵馬。
    當然,呂布能吞並董卓的一切,讓他之前意外了很久,畢竟這已經不是曆史上那個東奔西走的三姓家奴。
    而張燕的死亡真相,趙雲也沒心思深究,對於他來說,隻要呂布出兵上黨,張燕的死活已經不重要。
    因為從那個時候開始,這場賊亂,已逐漸演變成他與呂布的戰爭。
    而趙雲一直在冷泉關,其目的就是利用呂布伸手上黨的契機,一步步推動局勢….
    那個時候,陳宮就非常重要,不僅需要陳宮快速消滅黑山賊在上黨的有生力量,還要將河內軍困在上黨。
    因為,一旦完成這一切,趙雲就能迫使呂布增援上黨。
    而天井關重回趙雲手中,河內又沒有生力軍,那麽呂布能想到的隻能是河東。
    因為河東是呂布除河內之外,唯一比鄰上黨的地方。
    而河東軍隻要東進上黨,那不僅能使河東內部兵力空虛,還能吸引河東軍民的目光。
    如今,趙雲謀劃多時的計劃,終於得逞了,那麽….真正的戰爭就開始了!
    沒一會兒,關城大堂內戰將雲集,不止有駐守冷泉關的張訊、靳詳、蔣奇、焦觸、張顗五將。
    還有去年隨趙雲出征草原的三部騎兵司馬肖望、荊雄、淩棟三人,以及與韓猛一同前來的五大校尉馮升、畢洪、李元、蕭仲、王閌五將。
    去年,趙雲解決河套鮮卑後,任命軍師賈詡為並北大督護,總領並北五郡軍事,節製並北兩萬五千兵馬,恢複長城防線。
    而年初,在趙雲抵達冷泉關後,考慮到手中兵馬不足,以及草原那邊暫時不可能出現問題,遂從並北抽調一萬兵馬南下,由韓猛統領。
    至於肖望三人,則率領去年征伐草原歸來的三千鐵騎,至冷泉關聽命。
    當然,這兩支兵馬來冷泉關,都是非常隱秘的,最近才抵達這裏。
    也就是說,如今冷泉關內有一萬八千步軍和三千鐵騎,以及如影隨形的八百虎衛和八百鐵浮屠輔騎,總兵力已超2.2萬。
    關城大堂內,掛著一幅地圖,趙雲走到地圖前,對眾將道:“剛剛南邊傳來消息,侯成已從翼城東進!”
    翼城,位於河東東部,因境內翔山如大鵬展翼,故名翼城。
    又因翼城地處太嶽山與中條山之間,素有晉南咽喉,平陽門戶之稱,乃兵家重地。注意是平陽,不是趙雲在冀州南部設立的陽平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聽河東的侯成已出兵,眾將神情振奮,等了這麽久,河東軍終於被引去上黨了,那麽襲取河東的時機就到了。
    韓猛是個急性子,當即抱拳請令:“末將請為先鋒!”
    “末將請為先鋒!”
    韓猛一動,眾將爭先恐後,都想斬獲首功。
    這下,韓猛不滿意了,大聲道:“吾先請令,你們不能爭,得有個先來後到!”
    趙雲笑道:“諸位,韓將軍說得對,凡事得有個先來後到,既然韓將軍先請令,那就韓將軍先說說如何殺入河東。”
    韓猛到這裏有好幾天了,同時也在思考該如何殺入河東?
    隻見,韓猛走到地圖前,他找到此地冷泉關的位置,說道:
    “這裏,是咱們關城,沿汾水一路南下百裏至冠爵津南口,便是陰地關。”
    “而陰地關為河東所有,將是我們南下最大的阻礙,故而,欲入河東,必拔此關。”
    說到這裏,韓猛對趙雲抱拳道:“若末將為先鋒,晝伏夜行,隱匿蹤跡,直撲陰地關,夜襲關城!”
    趙雲不置可否,看向諸將,似乎在說,你們有沒有不同的看法?
    張訊、焦觸等將都覺得韓猛這個法子不錯,能起到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的效果。
    但在場蔣奇,沉默了一會兒後,踏步而出道:“韓將軍之見,合乎兵法,但無必下陰地關的把握!”
    韓猛大眼兒一瞪,這仗還沒打,誰敢說有必勝的把握?
    你蔣義渠,不是存心挑刺兒嗎?
    蔣奇沒有在意韓猛不滿的目光,繼續道:“主公年初便至此地,籌謀數月之久,終於引得侯成聚兵東擊高平關。”
    “如果…我方無一戰必下陰地關的把握,那麽就打草驚蛇了,屆時侯成必定回援,那麽我方這幾個月的部署…就白費了!”
    韓猛怒色漸散,他知道自家主公在此蟄伏這麽久,就是為了引侯成聚兵東擊高平關,然後趁河東內部空虛之際,一舉拿下河東。
    還真如蔣義渠所說,如果不能一戰下陰地關,那就打草驚蛇了,白費了幾個月的部署。
    但韓猛還是不爽蔣奇,大聲道:“那蔣將軍,莫非有必入河東的高見?”
    蔣奇不語,他雖然不看好韓猛的提議,但也沒有必入河東的把握。
    這時,張訊走向地圖,目光投向標注韓信嶺的位置,說道:“陰地關依山傍水,關城險要,不如我方突襲嶺上秦軍,急撲河東!”
    韓信嶺,原名高壁嶺,在陰地關東北麵。
    相傳,漢高祖劉邦親征陳郗叛亂時,呂後於長樂宮鍾室殺死韓信。
    其後,劉邦返回長安途中,在高壁嶺收到呂後派人送來韓信的首級。
    於是,劉邦將韓信首級葬在嶺上,從此之後,人們為了紀念韓信,遂將高壁嶺稱為韓信嶺。
    而韓信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倚綿山,南接霍嶽,是秦漢時期的官道,扼南北交通咽喉,曆為兵家必爭之地,有川陝通衢的美譽。
    如今,韓信嶺上就有河東駐軍。
    張訊提議走韓信嶺,諸將沉吟不語,韓信嶺上雖然沒有關城,但韓信嶺地勢險要,有著上山三十裏,下山三十裏的險路,其難度甚至超過了依山傍河的陰地關。
    一時間,大堂內落針可聞,誰都沒有必入河東的把握。
    趙雲打破沉寂道:“諸位,世上本無路,人走多了便成了路!既然我們都沒有必下陰地關,或者韓信嶺的把握,那何不把目光投向他處?”
    諸將一愣,太原與河東來往,不是隻有路經韓信嶺的千裏陘古道,以及路經陰地關的冠爵津古道嗎?
    莫非…還有第三條路不成?
    喜歡漢末之常山趙子龍請大家收藏:()漢末之常山趙子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