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夾縫中的張邈

字數:4642   加入書籤

A+A-


    兩日後。
    河內,汲縣。
    汲縣位於朝歌以西,黃河北岸,在明清時期有著南通十省,北拱神京的美譽,凸顯了汲縣特有的交通優勢,以及巨大的戰略地位。
    當然,在漢代,汲縣地理位置同樣重要,其中大名頂頂的黃河名渡,延津渡,就在汲縣對岸。
    當年,趙雲與蔡邕傳檄天下諸侯,起兵討董時,前去酸棗會盟的河北諸侯,都是從汲縣渡過黃河。
    由此可見,汲縣的重要性。
    兩日前,薑囧在朝歌開城投降,高順分出一部甲士看押降兵後,當即與徐晃兵進汲縣。
    此刻,汲城外,兵馬雲集,不僅有高順、徐晃二將麾下的兩萬六千大軍。
    還有郝萌麾下一萬兩千河內軍。
    以及從上黨壺口關,沿白陘古道殺入河內的蘇由本部兩千人馬。
    四支兵馬,合計四萬。
    當然,河內並非汲縣這四萬大軍,在河內河陽、溫縣兩地,還有從箕關殺入河內的方悅,以及從上黨天井關南下的何茂。
    何茂麾下有三千白袍軍,屯駐在溫縣,與對岸孟津關隔河相望。
    而方悅麾下有五千白袍軍,則屯於河陽,虎視南岸小平津關。
    可以說,趙雲已對河南尹形成西、北兩個方位的壓製。
    而此刻,合兵汲縣的高順,一旦跨過黃河,就能對河南尹形成東進壓製。
    屆時,洛陽就會遭到西、北、東三個大方位的夾擊。
    汲城外,中軍大帳內,製作精細的輿圖格外引人注目。
    輿圖前,佇立著數名大將,徐晃、蘇由、郝萌亦在其中。
    隻見,高順手中木杆,指著大河對岸延津,目光投向郝萌,說道:
    “三日後,不管張孟卓同不同意我們過河,我方都要南渡,我意郝將軍為先鋒!”
    汲縣對岸延津渡,隸屬兗州陳留酸棗縣,是陳留太守張邈的地盤。
    當日,在高順與徐晃合兵內黃時,高順就按照趙雲的吩咐,派人去陳留與張邈協商,打算從延津跨過黃河。
    但這都好幾天了,張邈那邊還沒有回複,派去交涉的使者也沒有回來。
    不過,高順等不及了,因為派去中牟勸降李肅的使者已經回來,並且李肅今早傳訊,呂布已命他撤往虎牢關。
    李肅的意思是,希望高順趕緊過河,他配合高順拿下虎牢關。
    所以,高順等不及了,如果張邈還是不給回複,那他隻有強渡黃河,奪取延津渡。
    “末將領命!”
    一聽讓他擔任先鋒,郝萌當即抱拳應命,雖然有被當炮灰的意思,但他新投,豈能不表現一下。
    況且,他也無法拒絕。
    高順微微頷首,目光轉向蘇由:“子路,你為後軍,督統糧道。”
    如今,白袍軍已殺入司州,補給線是比較長的;比如,河內境內的各支白袍軍,輜重糧草都是從邯鄲運來,有四百多裏遠,光參與運送輜重糧草的民夫就高達數萬人。
    而這數百裏長的補給線,就是數萬白袍軍的生命線。
    “末將領命!”
    蘇由鄭重抱拳。
    高順亦鄭重點頭,對帳中諸將道:“諸位將軍,都下去準備吧,三日後兵進河南!”
    ……..
    汲縣對岸,陳留郡。
    “兄長,不能再猶豫了,要麽按照曹孟德所說增兵延津,阻白袍軍於河北,要麽借延津給白袍軍!”
    陳留,郡守府內,張超麵露焦急;五日前,河北使者來到陳留,協商借延津渡過黃河,兵進河南尹。
    對於雄踞河北的趙雲,張邈是極為忌憚的,他既不想得罪趙雲,又害怕趙雲假道伐虢。
    所以,張邈一開始就猶豫不決。
    而沒過兩天,曹操就派人來了,讓張邈增兵延津阻白袍軍於河北。
    按理說,以張邈與曹操的關係,張邈是會聽曹操的,增兵延津阻白袍軍過河。
    但是,一聽曹操那命令的口吻,張邈心中極為不爽。
    要知道,張邈可是一個做大哥很多年的人,且在天下有著八廚之一的美名。
    而曹操是誰?
    一個曾經靠自己罩著的小老弟。
    而今,身為老大哥的張邈,居然被曾經的小老弟命令,這讓張邈非常不爽,也感覺非常丟臉。
    自己居然混到,被曾經小弟命令的地步了。
    為此,巨大的心理落差,令張邈又猶豫了,他自問:我張孟卓,難道真要聽他曹阿瞞的嗎?
    猶豫不決的張邈,看向自己弟弟張超,為難道:“孟高,你說為兄該怎麽辦?”
    張邈深知,一旦聽曹操的,他不僅丟臉,還得罪了趙雲,到時候趙雲豈會放過他?
    而以他區區陳留一郡的實力,根本無法抵擋趙雲。
    但若是借出延津,讓白袍軍過了河,那麽他違背了曹操,以後二人可就不能回到以前了。
    所以,張邈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張超一愣,他雖然讓自己兄長二選一,但他也不知該如何選擇,因為不管怎麽選,勢必都會得罪一方。
    而他們實力薄弱,任何一方又都得罪不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見張超沉吟不語,張邈歎息一聲道:“這些年,吾張孟卓與人為善,從未侵他人寸土,本以為能苟存於世!”
    “然,天下洶洶,禍不離身;前有呂布欺我,後有袁公路掠我,今趙雲欲來,我當如何自處?”
    張超依舊默不作聲,這些年天下諸侯互相兼並,已經形成數個實力強大的諸侯,特別是在大河南北,隻有他兄長最弱。
    雖然他們一直沒有入侵他人,但一直都被欺負,當真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兄長,與其夾縫求存,不如擇一而投!”
    說實話,當今天下的格局,張超覺得以他兄長的一郡之地,是完全看不到希望的。
    而且,陳留地處中原腹心,乃四戰之地。
    照當今這個局勢走下去,陳留早晚被人吞並。
    與其如此,張超覺得不如選擇一個強大的諸侯投靠算了,這樣至少比敗亡後,投降強。
    其實,張邈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如果現在主動投靠一方諸侯,肯定能得到對方的禮遇,若是等人家殺上門才投降,那就相當於是階下囚。
    “孟高,那咱們投誰?”
    張邈雖然不舍手中的權柄,但他也有自知之明,決定放棄諸侯的身份,投靠一方諸侯。
    “兄長,誰最強大,咱們就投誰!”
    一聽此言,張邈心中已有答案;當今天下,若論兵力,當屬豫州袁術最多,擁兵三十餘萬,不過袁術連曹操都打不過,一敗再敗,虛有其勢。
    但要說整體實力最強,當屬河北趙雲。
    這些年,趙雲下並州、定幽州,逐袁紹,雄踞大河以北。
    而今,眼看又要滅掉不可一世的呂布。
    所以說,河北趙雲絕對是當今第一諸侯。
    “孟高,速請河北使者!”
    喜歡漢末之常山趙子龍請大家收藏:()漢末之常山趙子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