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出兵北伐

字數:3109   加入書籤

A+A-


    等到了第二天,一切安排妥當,陳蒨和蕭摩訶便領著四千禁軍踏上了路程。
    而這一次除了陳蒨和蕭摩訶以外,隨軍的還有一位大將,此人名叫魯廣達。
    名字聽起來十分粗獷,但他卻也是曆史上南朝陳名將。
    魯廣達此人曾經也討平侯景之亂,後來魯廣達跟隨吳明徹討伐周迪於臨川,此人的戰功可是第一,超過了其他領軍出征的大將,這也說明了此人的武藝不凡,帶兵有方。
    湘州刺史華皎舉兵造反,魯廣達身先士卒,登上敵艦,隻不過因為風高浪急,不慎掉入水中,險些喪命,雖然九死一生,但好歹也憑借此番功績,他也正式成為巴州刺史,並且都督巴州諸軍事。
    一直到南陳與北周開戰,魯廣達也是立下戰功不少。
    最難能可貴的是,此人不但武藝高強,統兵有方,還十分清正廉明,在上任巴州刺史時深受巴州百姓愛戴,甚至在他即將離開巴州時,還有百姓上書請命,想讓魯廣達繼續留下來。
    而當朝皇帝眼見魯廣達在巴州這麽得民心,便讓魯廣達繼續留任,而這也說明了魯廣達處理政務方麵也是一把好手。
    而在隨後南陳迎來了一場極其重量級的戰鬥,那就是太建北伐,而魯廣達身為南陳名將那自然是參與其中,在這場大戰中魯廣達表現亮眼,先是大破齊軍,又收複徐州,立下了赫赫戰功。
    隻不過後來隨著北周與南陳開戰,魯廣達雖率兵前往,但最後隨著北周勝利,南陳痛失淮南之地,導致他直接被一擼到底,成了平民百姓。
    不過到了第二年,隨著北周再度入侵,魯廣達被重新起用,而在這一戰當中他的表現依舊亮眼,收複城池、擊潰敵將可謂是無所不能。
    但隨著隋軍開始進攻南陳,魯廣達雖然身先士卒,奮勇殺敵,但終究寡不敵眾,最後隻能選擇投降。
    而魯廣達在九州官職並不高,僅僅隻是禁軍當中的一個校尉而已,但這也隻是因為他立下的功勞還不多,而不是他自身能力的問題罷了。
    畢竟隻有在一場場大戰當中,各位武將才有機會建功立業。
    此番陳蒨親自領軍出征,蕭摩訶從旁輔佐,他自然要挑選禁軍當中的精兵強將,而魯廣達本身能力出眾,再加上此人善於練兵,他麾下兵馬的戰鬥力在整個禁軍當中都是名列前茅的,所以蕭摩訶自然要將他帶上。
    除此之外,還有徐陵、嚴光二人出謀劃策,徐陵純粹是為了多爭取一些功勞,同時也可以在陳蒨這位儲君麵前多露露臉,這樣陳蒨登基以後,他徐陵說不定可以再進一步。
    至於嚴光的目的倒是別出心裁,他此番跟隨陳蒨趕赴前線,純粹就是為了和自己的兒子嚴成方團聚罷了,雖然嚴光和嚴成方並不是親生父子,但兩人之間的關係還是十分親密。
    嚴光的才能,陳蒨也從杜僧明口中得知了一些,知道他雖然隱居山野之中,但是才智敏捷,所以這也是為什麽陳蒨特地跑了一趟,說服嚴光跟隨自己出征的原因。
    這一次領兵離開京城,雖然責任更加重大,同時也更加困難,但比起上一次,陳蒨反而要更加放心。
    要知道上一次的陳蒨心中思緒萬千,還一直糾結自己要不要殺了陳昌,在殺了陳昌之後究竟要怎麽遮掩過去。
    這也是為什麽上一次陳蒨一直一言不發,陳昌還以為是陳蒨認命,不敢和自己再爭奪儲君之位,誰料到就是這樣的疏忽大意,害得自己丟了性命。
    “殿下,一切準備就緒了。”蕭摩訶策馬來到陳蒨身邊道。
    陳蒨點了點頭,他倒是不像上次陳昌一般,一頭鑽進那豪華的馬車裏,完全不跟隨軍的大將交流,這一次的陳蒨則是跟蕭摩訶、魯廣達等人一樣都坐在高頭大馬上,身穿鎧甲,腰間寶劍,端的一副威風凜凜的樣子。
    “眾將士,此番乃我南陳衛國之戰,此戰本太子定身先士卒,若未能殺退吳國賊子,本太子誓不還朝,若眾將士發現本太子有怯戰之心,可直接斬我,若違此誓,猶如此木!”說罷,陳蒨抽出腰間寶劍,手起劍落,麵前之木頓時一分為二。
    而在短暫的寂靜後,軍陣當中爆發出異口同聲的聲音。
    “必勝,必勝,必勝,必勝!”聲音一浪高過一浪,直至響徹雲霄。
    這些本就是南陳最精銳的禁軍,再加上陳蒨一番慷慨激昂的話,再加上百試百靈的若違此誓,當以此木來表現,那自然會讓這些禁軍十分受用。
    更何況這段時間以來南陳連戰連敗,這些就禁軍心中實際上都憋著一口氣,想要打一場勝仗來挽回南陳的頹勢,這一次傾巢而出,更是由南陳的太子儲君親自領兵,這軍心自然是十分高漲。
    “隨本太子進軍,直抵天井關!”陳蒨當機立斷道。
    陳蒨在深思熟慮後,最終決定先率軍和天井關的新德慶、侯安都會合,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因為天井關的兵力比之永寧城要少的多,就算要兩軍合圍,雙方不對等的兵力也會被敵軍鑽空子。
    第二個原因倒是很簡單了,純粹就是因為陳蒨的心腹侯安都在天井關,有侯安都協助,哪怕新德慶跟他毫無關聯,陳蒨也有把握掌控這萬餘大軍。
    在沉寂了一段時間後,南陳即將再度掀起戰火,誓要將吳國入侵的兵馬趕盡殺絕,也不知道這一次南陳究竟能不能勝,這次要是再敗,恐怕南陳也隻能遷都了。
    而另一邊的楚國卻完全不受影響,因為楚國送來的盡皆都是捷報,這也讓項開鬆了口氣,看來自己最終決定分兵兩路,吃下南陳一半領土的決策就目前看來還是很正確的。
    除了略微的小抵抗以外,楚國大軍所過之處皆是大勝,當然了這也是因為項開有係統以及熟知曆史上這些文臣武將的原因,派出去的皆是精兵強將,打不贏才有問題呢。
    喜歡九州,開局忽悠項羽做我哥請大家收藏:()九州,開局忽悠項羽做我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