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蔣幹這個蠢貨

字數:5022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三國:曹操來做選擇題 !
    東吳。
    周瑜親自乘船去對岸曹營水寨附近打探軍情。
    見曹軍水寨井井有條,心裏很納悶。
    派遣暗探調查後得知,是原荊州水軍統領蔡瑁,張允做了曹營水軍提督。
    “有此二人幫曹操訓練水軍,難以破曹啊,我得想辦法將這二人除去才行。”
    …………
    曹營。
    “報,稟丞相,剛才有一輕舟,在我軍水寨周圍窺視,船上之人,像是東吳都督周瑜。”
    “周瑜好大的膽子,快追,無比要生擒周瑜!”
    曹操怒不可遏。
    旁邊,蔡瑁提醒道:“周瑜乘坐的快艇,是東吳專門用於刺探軍情的船隻,比普通的戰船速度快一倍,此刻去追,定然追不上。”
    “哦,僅有如此船隻!”
    曹操頗有感慨,卻也無可奈何。
    這時,幕賓蔣幹說,自己和周瑜是同窗,交情深厚,可拚接三寸不亂之舌勸周瑜來投降。
    曹操大喜,也沒多想,便答應的蔣幹。
    蔣幹乘輕舟過江,來到吳軍營寨。
    周瑜早就知道他做了曹操的幕賓,猜出他有不軌意圖。
    “子翼是來做說客的吧?”
    蔣幹裝出一副氣憤的樣子:“我來與公瑾敘舊,卻被誤解為說客,告辭!”
    周瑜笑道:“既不是做說客,便留下陪我痛飲三百杯,以敘舊情。”
    蔣幹’半推半就‘和周瑜一起入宴。
    席間,周瑜叫來眾多部將共同慶祝。
    周瑜大飲特飲,大聲道:“蔣幹是我同窗好友,雖從江北而來,卻不是曹操的說客,今日隻敘舊,不談軍事。”
    宴席結束,周瑜又意氣風發拉著蔣幹四處參觀。
    “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若遇明主,須言聽計從,福禍共享,今曹軍來襲,我周瑜定會與吳主生死與共。”
    周瑜的這番言論,堵住了蔣幹勸降的路。
    蔣幹隻能從其他途徑或缺機密獻給曹操。
    之後,周瑜‘大醉’拉著蔣幹同塌而臥。
    夜深,周瑜‘鼾聲’大起。
    蔣幹起身借著微弱的燈光,查看案上的文書。
    忽然發現一封‘蔡瑁,張允’寫過周瑜的密信。
    蔣幹連忙將此信藏於袖袍中,再次臥下。
    四更的時候,忽然聽到有人低聲喚醒周瑜。
    “都督,蔡張二人稱,時機不到,無法對曹操下手,請再等一段時日!”
    聽到這話,蔣幹大驚:“原來蔡瑁張允被周瑜收買,意欲對丞相下黑手。”
    天蒙蒙亮時,將幹就悄然起身,跑回江北。
    “丞相,看看這個!”
    曹營,蔣幹欣喜地將密信給曹操看,又講述了他偷聽到的話。
    曹操勃然大怒,正準備將蔡瑁張允斬了。
    “丞相且慢!”
    荀彧突然出現,阻止了曹操。
    荀彧的確是心向天子,不希望赤壁之戰曹操將孫劉鏟草除根。
    但不代表他對曹操不忠。
    自然也不希望曹操被孫劉所敗。
    襄陽城外,和諸葛亮一起答題時,曾經有道題預示蔣幹盜書,害死蔡瑁張允。
    這明顯是東吳的反間計。
    關鍵時刻,荀彧還是將這件事告訴曹操。
    曹操聞言,大驚。
    腦子轉了轉,明白這是周瑜的計策。
    “文若勸阻得及時啊,本相差點釀成大錯,若殺了蔡瑁,張允,誰替本相操練水軍?”
    “蔣幹這個蠢貨,死不足惜!”
    聽到曹操的罵聲,蔣幹臉上的笑容凝固了。
    “丞相,我何錯之有?”
    “蠢!便是你最大的過錯。”
    曹操目光一寒,準備將蔣幹斬殺。
    轉念一想,他畢竟是從敵營刺探軍情回來的。
    要是就這麽斬殺,會給其他幕賓留下話柄,說自己賞罰不公。
    “先下去吧!”
    蔣幹剛走,曹操便給許褚一道密令,秘密處決蔣幹,同時命荀彧向外發布假消息,說蔡瑁張允通敵,已被斬殺。
    荀彧得令後,憂慮重重。
    如此一來,東吳以為蔡瑁張允被殺,會掉以輕心,孫劉聯軍必敗無疑。
    雖然這是荀彧一直期待的結果。
    但曹操展露的野心,讓他不安。
    孫劉一滅,曹操威望到巔峰,就算他不想篡位,底下的那幫文臣武將,也會慫恿他篡位。
    “該如何平衡一下,孫劉與曹操之間的勢力呢?”
    …………
    東吳,周瑜收到蔡瑁張允‘被斬’的消息,並沒有掉以輕心。
    周瑜十分謹慎,為了證實這一消息,派遣兩名密探前往曹軍水寨打探。
    密探發現,曹營水軍統領,已經換成於禁和毛階。
    果真不見蔡瑁張允,二人即刻過江向周瑜複命。
    卻不知蔡瑁張允偽裝成小兵,混在軍營,依舊指揮水軍操練。
    “世人皆說曹孟德多疑,果真如此,除掉蔡瑁張允,我無憂矣!哈哈……”
    周瑜剛高興沒一會兒,有屬下過來稟報,說軍中缺少箭矢。
    水戰中,箭矢的作用極其重要。
    而大戰在即,趕著去造顯然有些來不及。
    這幾日,總聽聞魯肅誇諸葛亮如何聰明,周瑜心裏有些小不爽。
    準備將造箭這個重任交給諸葛亮,以此來考驗他的能力。
    當然,考驗是假,刁難對方是真。
    周瑜命人請來諸葛亮。
    “探子回報,曹操將水軍都督蔡瑁張允斬首,讓於禁,毛玠統領水軍,此舉等於自絕生路,孫劉聯軍勝利再望,為此特邀孔明前來慶賀!”
    聽到這話,諸葛亮微微一笑:“蔡瑁張允被斬,乃都督神機妙算,佩服,佩服!”
    諸葛亮的馬屁,不但沒讓周瑜感到高興,反而心生不快。
    “孔明這是何意?”
    “昨日蔣幹來訪,都督不正是借他之手,施的反間計嗎?”
    諸葛亮一語點破周瑜引以為傲的計策,讓周瑜嫉妒心大起。
    “此人智慮深遠,他日必成我東吳勁敵!”
    周瑜更堅定了借造箭之事,刁難甚至除掉諸葛亮之心。
    “孔明之智,吾佩服至極!現有一難事,不知孔明能否替我排憂解難?”
    “都督請講!”
    “現我軍缺乏箭矢十萬隻,不知孔明在十日之內,能否趕製出來?”
    旁邊,魯肅聽到這話,已然明白周瑜的用意。
    開玩笑!
    製造十萬隻箭矢,一個月的時間都夠嗆,十天怎麽可能造地出來?
    這分明是故意刁難。
    真想勸說周瑜寬限一些時間,卻聽諸葛亮道:“大戰在即,十日未免太久了。”
    (本書馬上簽約,可放心開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