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6章 楚皇和吳皇會晤了
字數:4540 加入書籤
大印國。
皇宮。
大印殿。
自從阿魯什公主帶著瑪雅離開大印國,前往歐地之後,普陀十二世的心情就一直沒有好過。
拿到阿魯什公主的書信,普陀十二世就派人去追。
追不上,普陀十二世就派人暗中進入歐軍的占領區,繼續搜尋阿魯什公主和瑪雅的蹤跡。
但是,一直找到大印國最西北的海港,得知阿魯什公主和瑪雅已經被楊桐派人送去了歐地,普陀十二世這才徹底放棄。
普陀十二世明白,他已經徹底失去最心愛的女兒了。
同時,普陀十二世更明白,瑪雅他也是再也得不到了。
不過呢,最讓普陀十二世煩心的,並不是阿魯什公主和瑪雅的不告而別,而是前線不斷傳來的戰況。
歐軍的進軍速度不算快,但卻一直在慢慢推進著。
也就是說,印軍的抵抗並不能起到完全的作用。
照這麽下去,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隨著歐軍在大印國占領地盤的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大印國也就越來越危險。
尤其是,歐軍已經分兩路進攻了。
第一路,還是掃蕩海岸線,徹底封鎖大印國北上北境的可能,也斷絕那三十萬印軍回援大印國的可能。
第二路,就是向大印國內部縱深了。
等第一路封鎖了大印國的海岸線之後,兩路會同時向大印城的方向逐步推進,徹底滅掉大印國。
還有一件讓普陀十二世煩心的事,那就是歐軍之中出現了大印人的麵孔。
也就是說,歐軍占領區的大印人,有報名參軍的,還有降兵,跟著歐軍一起攻打大印國。
摔了飯碗就罵娘,這就是普陀十二世對那些大印人的評價。
不滿歸不滿,煩心歸煩心,但普陀十二世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歐軍的兵源已經不僅限於從歐地運送了,還有本地的大印人。
而大印國的兵源呢,隻能從本地獲取,而且還會隨著地盤的越來越小,人口越來越少,兵源肯定會受到相當的影響。
普陀十二世這邊煩心的時候,北境那邊,也有幾個煩心的人。
大楚國。
江城。
皇宮。
楚風殿。
楊欽也在大發雷霆:“廢物,真是一群廢物,三國聯軍,近百萬兵馬,竟然還撬不動燕州的本土,這些人都是幹什麽吃的。”
三國聯軍,大印國三十萬兵馬,大吳國三十五萬兵馬,大楚國十五萬兵馬。
加在一起,足足八十萬了。
可是,燕軍的抵擋十分激烈,寸土必爭那種。
剛開始吧,三國聯軍還真是向燕州本土推進了不少,戰況還是很不錯的。
可隨著西域兵馬的到來,燕軍的實力增加,雙方就有點像是拉鋸戰了。
真正扭轉戰局的,是歐地兵馬的來到,加入到了這一場大戰之中。
不管是熱兵器,還是冷兵器時代,兵馬的數量,絕對是一個重要因素。
就說後世的半島之戰吧。
雖然某國的武器要領先龍國太多了,尤其是麵對某國的戰鬥機轟炸之下,龍國隻能被動防禦。
甚至於,龍國太子爺亡於某國戰鬥機的轟炸之下。
但是,龍國就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源源不絕的兵馬數量,硬生生地擊敗了某國,取得了半島之戰的勝利。
隨著燕州在西域和歐地取得一個個勝利,燕州的兵馬數量得到了極大的擴張。
雙方的熱兵器先進性,幾乎是相當的,所以,兵馬的數量幾乎就能決定這一場戰爭的輸贏。
大楚國,疆土麵積有限,能調撥的兵馬也是三國之中最少的一個。
大吳國,實力要強於大楚國。
但是,三十五萬兵馬,對大吳國而言,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不過呢,生死存亡之際,陳仲德也下了狠心,準備再投入三十萬兵馬。
同樣,楊欽也是咬著牙,又投入了十五萬兵馬。
最後一個,應該是大印國了。
大楚國和大吳國的使者,同時南下大印國,奉了楊欽和陳仲德的旨意,催促普陀十二世繼續往北境戰場派兵。
可惜的是,使者根本到不了大印國,就被歐軍的戰鬥機給擊沉了。
楊欽和陳仲德等不來使者的回複,隱約感覺到不妙了。
於是,二人又分別派出使者,再去大印國。
結果還是一樣,沒有一個人能回來報信。
大印國出事了。
難道是大印國內部發生動亂?
楊欽和陳仲德怎麽想,都想不到是燕軍滅掉了大歐國,然後派出歐軍去進攻大印國的本土。
畢竟,隻要本土有戰鬥機的護持,任何的戰艦派過去,都隻可能會是死路一條。
不管大印國到底發生了什麽情況,隻要大印國無法再繼續增兵,戰況對三國而言,就不是什麽好事。
陳仲德終於沉不住氣了,親自北上,來到江城,會晤楊欽。
這種情況,在北境之地,還是第一次發生。
之前也有過,例如耶律楚兒來薊城,陳仲德去薊城,但那都不是他們主動的,而是被楊楓給逼的,不去不行。
一國的國君去另外一國的都城,跟另一國的國君會晤,著實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
一旦這個國君出事,他的國家或許就會出現動蕩。
或許,早就立好了太子,國家動蕩幾乎不存在。
可又有哪一個皇帝,會冒著送死的風險,去別國呢。
但現在不一樣了,大楚國和大吳國的命運已經捆綁在了一起。
楊欽若是在這個時候對陳仲德下手,無疑就是親者痛,仇者快。
若是沒有這個絕對的把握,以陳仲德的貪生怕死,絕對是不敢去大楚國的。
楚風殿。
楊欽擺下了盛宴,歡迎陳仲德的到來。
兩國皇帝會晤,注定是要被載入到大楚國和大吳國的史冊之中的。
不過,史書都是用勝敗來決定的。
隻有勝利者,才有資格書寫史書,失敗者自然是沒有資格。
好酒,是燕酒。
楊欽也不想用燕酒,可燕酒實在太好喝了,這些年大家都習慣喝燕酒了。
以前的那種酒水,基本上都賣不動了。
菜,是好菜。
歌舞,也全都是美人兒。
隻不過,楊欽和陳仲德的心思,不在吃喝玩樂上。
盛宴,隻是過場。
楊欽和陳仲德都等著盛宴之後的會晤,商議如何對付燕州。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請大家收藏:()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