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2章 找上耶律楚兒了

字數:4326   加入書籤

A+A-


    一晃,又是一個多月過去了。
    蕭氏的肚子漸漸要大起來了。
    司徒倩以北上楚兒國,找耶律楚兒敘舊,以及奉楊楓的命令探望耶律楚兒為理由,帶著胭脂、司徒影、岐陽公主慕容雪和黎陽公主慕容冰等人前往。
    另外,司徒倩還帶上了蕭氏。
    其實,真正的理由呢,是耶律楚兒懷上了身孕。
    耶律楚兒雖然那是楚兒國的女帝,但大家都明白,其實耶律楚兒也是燕王府的側妃之一。
    所以,對於耶律楚兒懷孕,沒有人感覺到意外。
    畢竟,耶律楚兒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來燕王府找楊楓。
    一招瞞天過海之計,就此拉開序幕。
    計策的內容,自然是明麵上是耶律楚兒懷孕了,其實是蕭氏。
    這一趟楚兒國一行之後,蕭氏會以摔了腿什麽的為理由,留在楚兒國養傷,而司徒倩等人則是會返回雒陽。
    傷筋動骨,至少一百天,再多加兩個月,蕭氏也基本上就到了待產的時候。
    到那個時候,或許北境之戰會有了結果,或許是大燕國開始立國,天下人的目光都不可能會放在楚兒國的身上。
    這招瞞天過海之計,或者說是借腹生子之計,就圓滿完成了。
    之所以選耶律楚兒,楊楓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第一,耶律楚兒是楚兒國的女帝,她不適合有自己的孩子。
    耶律楚兒此生的目的,就是想要過一把當皇帝的癮。
    至於自己生個孩子,耶律楚兒著實不是很想要。
    畢竟,生孩子的話,確實跟女帝的身份,有所衝突。
    第二,耶律楚兒曾經養過慕容赫,有過這方麵的經曆,所以她對孩子的渴望沒有普通女子那麽強烈。
    雖說大荒國最後被楊楓縮小成了兩個州的小國,慕容奇自領一國,慕容赫自領一國,但慕容赫對耶律楚兒一直以母後的身份。
    第三,耶律楚兒是楊楓的絕對心腹之一,對此事能夠絕對保密,不至於消息外泄。
    打發走了司徒倩一行,蕭氏懷孕的事情便是暫時畫一個逗號。
    至於生產過之後,再以天下的形勢來決定下一步該怎麽辦。
    這一個多月,北境的戰事依然是打得如火如荼。
    每天,不管是燕州,還是大吳國,或者大楚國,傷亡的人數都是很可觀的。
    隻不過,燕州的傷亡基本上都是異族。
    這個的耗損,使得楊欽和陳仲德都大感吃不消了。
    撫恤金的發放,每一天都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但又不能不發,因為關係到日後的募兵。
    可即便撫恤金發放到位了,但募兵工作依然也不是那麽順利。
    目前的天下大勢,目前的北境之戰,不但當皇帝的都看得清清楚楚,就算是普通百姓都能知道,最後的勝利會屬於誰。
    既然大楚國和大吳國早晚必敗,再投入那麽多的兵力,再讓那麽多的人去送死,為了什麽?
    隻為了讓你們能在皇位上多逗留一段時間?
    為了這麽一個自私的目的,你們就不惜讓那麽多的人送死,讓那麽多的家庭支離破碎?
    所以,大楚國和大吳國募兵給出的條件越來越豐厚,但報名參軍的人卻越來越少。
    當然也有,是那些家境確實太貧困的。
    例如,一對夫婦,孩子七八個,著實生計有問題。
    所以,讓其中一個兒子去參軍,為家裏帶來一定的豐厚條件,就能緩解一下家庭的生活壓力。
    這就叫做,犧牲我一個,幸福全家人。
    但這樣的情況,在大楚國和大吳國不可能到處都是。
    現在大楚國和大吳國的情況已經很糟糕了,不單單是因為報名參軍的人越來越少,更重要的是國內的物價越來越貴。
    打仗,打得不光是錢,還有糧食。
    大楚國和大吳國,已經沒有外援了,隻能靠本國自給自足。
    意思是,不管是武器,還是糧食,大吳國和大楚國都隻能在本國的國內解決。
    就說錢吧,還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每個國家,都有金礦和銀礦。
    采礦之後,就可以造出金錠和銀錠。
    隻不過呢,為了不讓物價過高,每個國家在這方麵都會進行嚴格的控製。
    市場上流通的金銀數量是一定的,這樣就能保持物價的穩定,不然老百姓鐵定就會生不如死。
    一隻雞需要十兩銀子的生活,足以能夠把所有的老百姓都逼瘋,逼反,最終為了活路就不得不去占山為王,去造反。
    朝廷呢,會定期回收那些磨損厲害的金錠和銀錠,回爐重鑄。
    不然的話,金錠和銀錠磨損太過於厲害的話,大家都不是太想用,就會造成流通不便。
    可若是遇到戰事,或者國庫空虛的時候,皇帝或許就會什麽都不顧,命令戶部鑄造金錠和銀錠,投入到市場中去,暫緩燃眉之急。
    而等難關過去之後,朝廷還會將投入的金錠和銀錠回收過來,繼續維持以前的物價水準,此乃治國之道。
    所以,金銀在市場上的定價情況和流通情況,基本上還是可控的。
    可是呢,糧價,就不太好控了。
    在戰爭的時候,不管是世家門閥啊,還是黑心商人啊,都會跟朝廷官員勾結,趁機把糧價抬起來。
    這麽一來,就會有兩方麵的人吃虧。
    第一,朝廷。
    如果戰事持續時間短,朝廷的糧倉就夠用的,那就不要緊。
    可若是戰事持續的時間過長,朝廷的糧倉不夠用的,那就要壞事了。
    朝廷需要再征集糧草啊。
    而朝廷征集糧草,也有兩種途徑。
    要麽,是從大戶購買,也就是世家門閥或者糧商。
    這樣征集,不需要太多的人,就能征集到大量的糧草。
    要麽,是從民間購買,也就是找尋常的百姓。
    這樣征集,就需要騷擾很多的人了,因為尋常百姓家裏就算有餘糧,也不會太多。
    再說了,遇到了戰事,誰也會把餘糧都賣出去啊。
    所以,從民間征集,雖然價格不會貴,但費時費力,往往還征集不到多少糧草,根本不夠用的。
    最快捷的辦法,就是從世家門閥或者糧商的手裏購買糧食。
    缺點也很明顯,這個收購價格會十分華麗,華麗到讓朝廷肉痛。
    但是,不買又不行。
    不買,這仗就別打了。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請大家收藏:()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