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7章 楊鬆有意起兵謀反
字數:4598 加入書籤
大楚國。
江城。
東宮。
深夜,一道人影快速從東宮的後門閃了進去。
東宮裏麵,有人在接應著,帶著這個人影在東宮裏麵快速地穿梭著,很快就來到了楊鬆的書房門口。
二人停下,東宮那人揚起手,在門上輕輕敲了幾下。
房間裏,很快就傳來楊鬆嘶啞的聲音:“進來。”
東宮那人推開門,向旁邊退了一步,擺了一個“請進”的手勢。
後麵的人影,快速閃進房間。
東宮那人趕緊將房門關上,然後快速地向四周張望了幾眼,最後守在門口,目光依然還不停地盯著四周的黑影。
書房裏。
來人快走幾步,在楊鬆的跟前跪下:“小人見過太子殿下。”
楊鬆點了點頭:“免禮。”
“小人多謝太子殿下。”來人站起身來,卻不敢站直,微微弓著腰,臉上的表情十分恭敬。
來人約莫三十出頭的樣子,小眼大鼻,國字臉,額頭微微外凸,天庭飽滿,嘴上是八字胡,下頜還有一縷胡須。
楊鬆低聲問:“你深夜突然來見本宮,是否皇宮有大事發生?”
來人低聲說道:“回太子殿下,小人剛剛得知消息,陛下準備對太子殿下和皇後娘娘下手了。”
楊鬆大吃一驚:“你快仔細說說,到底怎麽回事?”
來人微微皺眉:“陛下為何會對太子殿下和皇後娘娘起了殺心,小人不知道。”
“但小的能肯定的是,這事千真萬確。”
“而且,陛下草擬了兩個辦法。”
“第一,在玉璋宮私藏巫蠱之物,嫁禍皇後娘娘。”
“第二,在東宮私藏黃袍、印璽,嫁禍太子殿下。”
楊鬆心中震驚之極,暗想,虧得本宮在父皇身邊埋了這麽一顆棋子,不然的話,恐怕本宮連是怎麽死的都不知道,比楊柏還要冤。
楊鬆強作鎮定,淡淡說道:“很好,能探到這個消息,你確實費心了,不枉我的一番良苦用心。”
來人立即拱手道:“小人的性命,就是太子殿下給的,小人自當為太子殿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楊鬆點了點頭:“難得你有這份心,本宮一定不會虧待你的。”
來人搖頭道:“太子殿下誤會了,小人不求賞賜,隻求報恩。”
“消息已經帶到,小人不敢在外麵逗留時間過長,就先告辭了。”
“請太子殿下早做準備,以防不測。”
“若是再有什麽消息,小人一定以盡快的速度通知到太子殿下。”
楊鬆點了點頭:“好,辛苦你了。”
“太子殿下折煞小人了,小人告辭。”來人慢慢後退,退到門口,然後轉身,開門出去了。
然後,東宮那人又領著這個人,快速將他送出東宮。
書房裏。
楊鬆正背著手,來回踱著步。
楊鬆早就猜到,楊欽應該會對他下手。
隻不過,楊鬆不敢確定,隻是覺得是應該會。
而現在,他埋在皇宮的棋子發揮作用了,楊鬆才不得不承認,楊欽是真的一定會對他下手。
而且,來得是那麽快。
對於消息的可靠性,楊鬆幾乎沒有任何的懷疑,因為他能夠百分之百確定,楊欽絕對不知道他的這顆棋子的存在。
在玉璋宮私藏巫蠱之物?
在東宮私藏黃袍和印璽?
這兩種可能,楊鬆隨便一想,就覺得渾身上下都打哆嗦,後脊梁忍不住冒出一股寒冬九天的冷氣。
楊欽的殺機已定,隻看是用皇後帶罪太子,還是用太子帶罪皇後了。
可是,不管是哪一種,隻要楊欽開始動手了,楊鬆和沐雪華都會難逃一死。
所以,楊鬆想要保命,必須要在楊欽動手之前,有所動作。
保命的辦法嘛,無外乎兩個吧。
第一,逃離大楚國,前往燕州。
庇護於燕州的保護,無疑是最穩妥的辦法。
哪怕日後燕州滅了大楚國,楊欽也並入燕州,楊鬆和沐雪華也是安全的。
楊鬆心裏明白,楊欽之所以會再次起了殺妻殺子的念頭,到底是在擔憂什麽。
這個辦法,看似溫和,但難度也是極大的。
楊鬆若是自己逃走,倒也不是多難的事情。
可是,若是從後宮將沐雪華帶走,難度就太大了。
就算能夠成功,一旦楊欽發現沐雪華失蹤,鐵定會派兵去追,楊鬆能不能帶著沐雪華安然逃到燕州,還是個問題。
第二,立即起兵叛亂,先下手為強。
這個辦法最直接,以攻為守,效果也是最好。
尤其是,大楚國幾乎將全國的兵力都投入到北境之戰了,江城的兵力也是比較空虛。
一旦成功了,大楚國就會易主。
但楊鬆也明白,大楚國易主的後果會是什麽。
極有可能,提前結束北境之戰,大楚國亡國。
可是,亡國不會亡人,楊鬆和沐雪華的性命能夠保住。
至少吧,楊楓或許會殺了楊鬆,但沐雪華能夠活下來。
再往好處想一些,楊楓或許會饒過楊鬆一命。
當然,既然是叛亂,也是有可能會失敗的。
所以,兩種辦法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點。
該如何權衡,該如何選擇,著實讓楊鬆有些頭疼。
簡易程度,第一種辦法更大一些,主動性也更在楊鬆手中一些。
因為隻要楊鬆和沐雪華配合好,再甩開追兵,逃到燕州的幾率還是很大的。
第二種辦法,難度自然就大多了。
畢竟,起兵謀反,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大楚國的東宮衛率,標配是一萬人。
但是,大楚國的太子,目前隻過兩人,一個是楊欽,一個是楊鬆。
楊欽當太子的時候,東宮衛率就是滿格的一萬人馬。
可等到楊鬆當太子的時候,楊欽就把東宮衛率的編製給降低了,減少了七千人,隻留下三千。
理由嘛,是楊欽給的。
楊欽說他當太子的時候,一萬東宮衛率實在是太浪費了,三千人足夠能保護太子的安危。
楊鬆明白,這是楊欽對他的猜忌,自然就不能提出任何反對的意見。
如今,楊鬆有心起兵謀反,才感覺到,一萬變三千,確實有些捉襟見肘啊。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東宮衛率的將領,甚至於士兵之中,有哪些是楊欽的耳目,楊鬆還沒能完全找出來。
起兵,風險就大了一些。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請大家收藏:()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