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重查

字數:2684   加入書籤

A+A-


    蘇蓁不能登上朝堂,沒法子親自去朝堂上聽朝事,隻知道為此,眾官員在朝堂之上說了三天也沒辯出個名堂來。
    一部分大臣認為此事已經翻篇,翻案就是在質疑大理寺和刑部的辦案,質疑陛下,質疑國威,日後讓百姓如何信服。
    另一部分大臣認為,若是有冤假錯案,卻因為自己的麵子而選擇視而不見,那才是真的滑天下之大稽。
    最後一部分人是兩邊都不得罪的,兩邊都說,又兩邊都不說的,保持中立。
    說來說去,現在這件事的決策還是在景康帝手裏,是他的麵子重要,還是事實重要。
    三日後的早朝,爭論終於到了白熱化的地步。
    禮部尚書顫巍巍出列,手裏捧著象牙笏板重重頓在金磚上:“陛下!應家舊案已有定論,如今僅憑市井流言便要翻案,豈不是讓天下人笑話我朝律法朝令夕改?臣懇請陛下三思!”
    站在另一側的禦史中丞立刻反駁:“尚書大人此言差矣!律法本就是為昭雪冤屈而立,若明知有錯卻固守成規,才是真正辱沒國法!”
    景康帝坐在龍椅上,手指無意識摩挲著玉帶鉤。
    殿內吵嚷聲此起彼伏,他忽然抬眼看向站在武將之列的官員。
    “海老將軍以為如何?”
    海老將軍上前一步,聲如洪鍾:“臣不懂朝堂彎彎繞繞,隻知邊關將士用命守護的,是朗朗乾坤。若連朝堂都容不下真相,還談何守護百姓?”
    這句話像塊巨石砸進湖麵,殿內瞬間又炸開了。
    “老將軍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我們這些文官是個會掩蓋真相的人嗎?!我們就不分青紅皂白了?!”立馬就有和武將不對付的文官跳腳罵道。
    黃禦史瞪大著眼,“你們莫要亂說!這裏是朝堂,可沒有人說文官不分青紅皂白!隻是說要個真相,給底下的百姓一個交代,我們做官的,不就是為民請命嗎?!”
    就在此時,通傳官突然闖入:“陛下!雁門關八百裏加急!”
    秦辭的親筆信很快送到禦前。
    景康帝看完後猛地拍案而起,龍顏大怒:“哈奇部族竟用糞水塗刃!馬忪將軍重傷,糧道屢遭襲擾!”
    過了一會兒,景康帝目光掃過眾臣:“前線將士在流血,你們卻在此為陳年舊案爭論不休!應家舊案若真有冤情,便是有人借冤案動搖國本,意圖在後方掣肘前線!”
    隨後,景康帝下令:“命刑部與大理寺重審應家案,三日內務必查清真相!凡牽涉其中者,無論官職高低,一律嚴查!”
    消息傳到秦府時,蘇蓁正在院裏晾曬草藥。
    聽到丫鬟的回報,她握著藥杵的手頓了頓,陽光落在她素色的衣袖上,泛起一層暖光。
    “知道了。”她輕聲道,眼底卻閃過一絲銳色。
    重審隻是開始,真正的較量,現在才要浮出水麵。
    而雁門關的深夜,秦辭正站在城頭。沈硯捧著剛收到的密信匆匆走來:“將軍,京城傳來消息,陛下下令重審應家案了!”
    秦辭接過密信,借著月光看完,指尖在“蘇蓁”二字上停頓片刻。
    遠處草原上傳來隱約的狼嚎,他忽然轉身:“傳令下去,明日起,改用誘敵深入之計。”
    沈硯一愣:“將軍是想……”
    “他們想斷我們的糧道,那我們就給他們一個機會。”秦辭望著黑沉沉的草原,嘴角勾起冷冽的弧度,“告訴哈奇人,什麽叫自作自受。”
    沈硯望著秦辭冷冽的側臉,月光在他輪廓分明的下頜線投下淡淡陰影,瞬間明白了他的意圖:“將軍是想引哈奇部族主力現身,一舉端了他們的襲擾據點?”
    秦辭將密信湊近火把點燃,灰燼隨著夜風飄散在城頭:“哈奇人仗著熟悉地形反複襲擾糧道,無非是想逼我們,既然他們急著立功,不如給他們設個局。”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城下漆黑的草原,“讓後營明日起佯裝糧草不濟,派一支弱旅押送‘空糧車’沿舊道行進,主力埋伏在鷹嘴崖兩側。”
    刑部與大理寺奉旨重審應家案的消息傳遍京城,秦府後院的藥香裏卻多了幾分緊繃。
    蘇蓁將曬幹的三七收進瓷罐,碧珠捧著茶盞進來,聲音壓得極低:“姑娘,方才看見到有人鬼鬼祟祟往大理寺方向去了,手裏還提著個沉甸甸的木箱。”
    蘇蓁蓋緊罐蓋的手微微用力,瓷罐發出輕響:“知道了,去把上次從應家舊宅尋來的那卷賬冊取來,我有用。”
    碧珠剛走,門外傳來輕叩聲。
    蘇蓁轉身時,見黃禦史的幕僚站在月洞門邊,手裏拿著個油紙包:“夫人,黃大人讓屬下送來些東西,說是對重審案或許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