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來信了

字數:2527   加入書籤

A+A-


    沈硯接過藥方時,目光在兩人相握的手上轉了圈,輕咳著轉身:“那末將這就差人送回北疆,將軍和夫人慢享清閑,屬下去忙了。”
    葡萄架下重歸寧靜,安安的笑聲混著秋風穿過葉隙,蘇蓁忽然指著不遠處的田壟:“你看,那邊的穀子穗子沉甸甸的,是咱們改良的品種呢。”
    秦辭順著她的目光望去,金色稻浪在風中起伏,像一片流動的陽光。
    他忽然俯身,在她耳邊低語:“等這批糧種推廣開,北疆再無饑饉,我便向陛下請旨,卸了兵權,咱們帶著安安守著田莊釀酒、種藥,好不好?”
    蘇蓁心頭一顫,指尖纏著他的衣角:“真的?”
    “自然是真的。”秦辭握住她的手按在自己心口,“保家衛國是責任,可守著你和孩子,才是我想要的餘生。”
    他忽然輕揚唇角,“不過在此之前,得先讓安安學會騎馬射箭,將來若有需要,也能護著他娘。”
    蘇蓁被他逗笑,指尖在他手背上輕戳:“才多大就教這些,小心祖母說你虐待孫兒。”
    話音剛落,就見奶娘抱著安安走過來,小家夥已經八個月大了,不知何時抓了把葡萄,弄的滿手滿臉的汁水。
    秦辭連忙接過兒子,用帕子細細擦他的小臉,動作笨拙且帶著嫌棄:“瞧瞧這樣子,哪有我小時候半點精明的模樣?”
    蘇蓁挑眉:“那你這是說我小時候傻咯?”
    秦辭:“......怎麽會呢?小蓁小時候的樣子我還是知道的,機靈又可愛,定是這小子自己傻。”
    能這麽說自己兒子的,也隻有秦辭了。
    秋意漸濃時,北疆傳來好消息,改良後的糧種不僅抗住了蟲害,產量更是遠超預期。
    景康帝龍顏大悅,下旨將糧種在全國推廣,特破例允許蘇蓁參與農桑司的糧種改良事務。
    鎮北王府這段時間的風光有點太旺盛了。
    蘇蓁和秦辭都知道要做低調的人,兩人除了宮宴還有家宴以外,哪兒的邀請都不去,能推的都推了。
    而薑歡似乎終於是看清事實了一般,知道她這輩子最大的靠山是自己的娘家,蘇蓁也不是她要攀比的對象。
    隨許州外放兩廣後,她也給國公府捎了書信。
    信中說許州在當地興修水利,推廣新糧種,頗受百姓愛戴,她自己也懷了身孕,言語間雖仍有傲氣,卻多了幾分安穩。
    蘇蓁看著沒有什麽想法,隻讓碧珠備了些安胎藥材和嬰兒衣物,托人送去兩廣。
    冬雪初落時,秦府的梅園開得正好。
    碧珠給蘇蓁稟報道:“王妃,蘇家村那邊來信了。”
    蘇蓁握著筆的手一頓,隨後立馬放下,欣喜的說道:“我看看寫的什麽?”
    信是蘇文謙寫的,年節已經過了,但是他並沒有急著去書院。
    蘇文謙讀書多年,要準備下場考舉人了。
    信裏字跡工整,字裏行間透著少年人的認真與懇切。
    蘇文謙說,這幾年在書院苦讀,先生讚他文章有風骨,勸他今年務必下場試試。
    他心裏既期待又忐忑,特意寫信來問蘇蓁的意見,還提了句爹娘身體康健,隻是總念叨她和安安,說等開春暖和了,想帶著新收的雜糧來京都瞧瞧。
    除了這些還有家長裏短的事情,包括蘇文耀回鄉之後蘇家村對此事的談資。
    再就是蘇有山和陳氏想說的一些話。
    蘇蓁捧著信紙,道:“碧珠,取些上好的筆墨紙硯,再備些京都的點心、藥材,挑穩妥的人送回蘇家村。”
    她頓了頓,又補充道:“再給文謙備一套《聖賢集注》和往年的科舉範文,告訴他放寬心,隻管盡力去考,家裏有我和秦辭在,不必有後顧之憂。”
    碧珠應下,剛要轉身,蘇蓁又道:“對了,把我藥圃裏新曬好的安神茶包也帶上,讓他讀書累了泡著喝,夜裏能睡安穩些。”
    等碧珠走後,蘇蓁重新拿起信紙,目光落在“舉人”二字上,嘴角不自覺揚起笑意。
    蘇文謙性子沉穩,讀書又刻苦,這些年從未懈怠,蘇蓁打心底裏盼著他能得償所願。
    她想起自己剛到蘇家時,文謙還是個怯生生的小不點,總跟在她身後喊“五姐”,如今竟已長成能擔起門戶的少年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