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鄉間
字數:2449 加入書籤
院子裏,安安被秦辭抱著,好奇地看著陌生的地方,小腦袋轉來轉去。
陳氏想抱,又怕孩子認生,試探著伸出手:“安安,我是姥姥,讓姥姥抱抱好不好?”
安安盯著她看了一會兒,忽然伸出小手,撲進了陳氏懷裏,惹得眾人都笑了起來。
今日天氣甚好,初春的時節,陽光明媚,曬得整個院子都暖融融的。
蘇蓁和蘇蕪坐在廊下,吃著果子,聽著陳氏的嘮叨。
“早些時候收到了你的來信,我和你們爹就已經估算了你們這幾日該是要到了,每日都去鎮上看,今日果然就等到了!”
“實在是麻煩了一點,以後可不要這樣了。”蘇蕪道。
“你們回來一趟可不容易,就該如此!”陳氏笑道。
蘇有山則和秦辭、李清遠坐在桌旁,聊起村裏的收成和北疆的情況,偶爾還問兩句蘇文謙的學業。
李暮霄和蘇文明在院子裏玩得歡。
蘇文明是蘇有倉的小兒子,才三歲,拿著自己的木陀螺過來,非要教城裏來的小表哥玩。
兩個孩子的笑聲在院子裏回蕩,引得李清遠的奶奶顫巍巍的擦著眼淚,“好啊!都好!看到你們都這麽好,我就安心了。”
晚飯過後,蘇蓁陪著陳氏在灶房收拾。
陳氏忽然從櫃子裏拿出一個布包,裏麵是幾件小小的虎頭鞋和肚兜:“這是我給安安做的,也不知道合不合腳,你別嫌棄。”
蘇蓁接過布包,指尖觸到細密的針腳,笑道:“娘,我怎麽會嫌棄,安安穿上肯定合身。”
另一邊,秦辭和李清遠跟著蘇有山去了村後的田埂。
蘇有山指著一片綠油油的麥田:“這都是用你上次捎回來的糧種種的,比往年的產量高多了,村裏人種地的勁頭都足了!”
李清遠看著麥田,點頭道:“這糧種要是能在更多地方推廣,百姓們就不愁吃了。”
夜色漸深,孩子們都睡熟了。
蘇蓁坐在窗邊,看著院子裏的月光,秦辭走過來從身後抱住她:“在想什麽?”
蘇蓁靠在他懷裏,輕聲道:“想小時候在村裏的日子,那時候總想著吃飽飯,跟老宅分開,鬥智鬥勇的,現在的日子果然好過多了。”
“還有村裏的棗樹林,”蘇蓁眼底帶著笑意,“棗花該開了,香香的。還有村頭的小溪,夏天能摸魚,我小時候總跟文謙他們去。”
秦辭低頭在她發頂印下一吻:“往後咱們常回來,等安安再大些,帶他去看北疆的草原,去看蘇家村的桃花,讓他知道,根在這裏。”
窗外的桃花在月光下泛著淺粉,晚風帶著花香吹進來,夾雜著遠處傳來的蛙鳴,安靜,美好。
第二日一早,蘇蓁和蘇蕪就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去了小溪邊。
溪水潺潺,剛化凍的水流帶著涼意,卻映得岸邊的垂柳綠得發亮。
安安被蘇蕪牽著小手,好奇地蹲在溪邊,伸手想去碰水麵,又被微涼的觸感嚇得縮回來,惹得蘇蕪低笑。
“慢些,別摔著。”蘇蕪蹲下身,幫他把散開的衣襟理好,“你小時候在京都沒見過這樣的小溪吧?你娘以前總跟你舅舅在這裏摸小魚。”
不遠處,李暮霄正跟著蘇文明在淺灘上找小石子,蘇蕪看著兩個孩子的背影,轉頭對蘇蓁笑道:“還記得咱們小時候,一到夏天,你就總想著下河摸魚,每次被娘發現了都要罵你。”
蘇蓁想起舊事,眼底滿是笑意:“可不是嘛,那時候文謙還小,總跟在我後麵,我撈到小魚他就拍手,結果魚一蹦他又嚇得往後躲,現在倒成了沉穩的舉子了。”
正說著,陳氏提著竹籃走過來,裏麵裝著剛蒸好的玉米餅和醃菜:“晌午頭太陽足,別在溪邊待太久,這會兒水還涼著呢,別給孩子沾到了,先吃點東西墊墊。”
她把玉米餅遞給安安,看著孩子小口啃著,笑著補充,“這玉米也是新糧種收的,比老玉米甜,你小時候最愛啃這個,總說比白麵饅頭香。”
安安咬著玉米餅,含糊地喊了聲“姥姥”。
陳氏笑得眼睛都眯起來,又看向蘇蕪:“清遠他奶奶今早還跟我說,想讓你們多住些日子,等村裏的桃花開了,咱們去後山摘桃花瓣,給孩子們做桃花糕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