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左牽五行生,右擒五獸禍。

字數:5673   加入書籤

A+A-


    陳石手上在修複石磚,其實比他想象中的要簡單的多。
    石磚其根本還是跟土行元素有關,而且極為濃鬱,濃鬱的程度他都懷疑幾近有了自愈的效果。
    如果照這麽想,那石磚就已經差不多賦予了神性。即便是陳石自己,也被這樣的想法嚇了一跳。
    不過要想把石磚修複,卻比想起來還是要麻煩一些的。
    憑著先前對土行元素的熟悉,陳石很快就同樣在手指尖上凝聚出一團深褐色粘稠,狀如濃墨。
    陳石微微有些皺眉,覺得自己的方法並沒有錯,但其結果卻跟城隍師父又有些不同。
    不過暫時又沒有想到更好的辦法,陳石隻得硬著頭皮將就那團濃墨,去粘合碎裂的石磚。
    結果可想而知。
    白色石磚不但沒有被粘合在一起,就連裂紋周邊也被濃墨腐蝕出一道更寬的縫隙出來。以神識感應,就連那白色石磚都有分崩離析之態。
    這可把陳石給嚇了一跳。
    兩種都是土行能量,為何出現相斥的狀況?
    陳石就這樣左手托著那團濃墨,右手又拿起一塊石磚碎屑,仔細去區別其內在裏的成分和變化。
    照說,一塊死物不應該出現什麽變化。
    就算是裏麵充斥了極為濃鬱的土行元素,也不會讓石磚能像活物一般還存在變化。
    然而事情本身就蘊含著神奇。
    五行當中,除了水行和木行之外,實際上隻有土行元素與周邊物體相互影響和作用是最小的。但如果在催化過後,又以土行結構的產物是最為穩固的。
    雙手合摯兩種不同狀態的物體,又以神識在兩者之間做著對比,實際上是很難穩定那團如濃墨般土行元素的。
    但自修行開始,陳石就有遠超於常人的冷靜和沉著,這種在別人眼裏可能有些困難的行為,其實他並沒有覺得有什麽壓力。
    果然,很快陳石就從兩者之間發現了端倪。
    濃墨很純,純淨到除了四周空氣之外,就隻剩下土行能量了。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陳石將這團濃墨扔出去,在沒有消耗掉裏麵所蘊含的元素之前,它可以腐蝕掉所有它接觸到的東西。
    就因為它自己本身極為牢靠的元素結構,所以對其他元素產生的就不會是融合,而是直接消融。
    然而右手的石磚,則可以說是有兩種不同的土行元素構成。
    一種是活躍、有活性的土行元素。
    另一種是沉寂,像死了的土行元素。
    可能說就連陳石自己都會覺得有些奇怪。
    自然界中所有的五行元素都是“活”的,而且它們本身就是元素,又怎麽可能會有死活之分?
    自然界中所有能成型的產物,除了裏麵活性的五行能量之外,就隻剩下其物性的質,而質是沒有辦法去區分死活的。
    不知道別人會怎麽稱呼所有物的存在,也暫且不考慮從生物角度如何去分析所有物體的具體成分,在陳石眼裏所有物就隻有質和五行元素這兩種東西。
    像木、水、火、土這些物體之中,元素與質的區別又最為明顯,拋開能調動的五行元素,剩下的就是不動的質。
    照陳石的理解,這不動的質可能就是失去活性的五行元素體。
    但這裏為什麽又沒有金行呢?
    是因為金行本身的就不是一種穩定的元素,就算合成其它質態也不具備穩定性。或者可以直接說,金行壓根就沒有具體物質。
    隻是,陳石現在雖然能區別右手石磚和左手濃墨的差別,大概也猜測到隻要能解決掉左手濃墨般土行元素的程度,就能得到與右手石塊相同的產物。
    但這樣的話,其實也算不上完成師父所布置的任務啊。
    城隍師父的要求是修複石磚,而不是得到一塊一模一樣的石磚。
    這讓陳石又有些犯難。
    不過也僅僅是那麽一小會兒時間,他就不再糾結,自認為管他下一步是如何,至少也要先把自己剛才的猜想印證清楚再說。
    丟下右手中的石磚碎塊。
    雖然單單左手的確能凝聚濃鬱土行元素,但如果想要得到一塊同樣的石磚,就必須摻雜一些其他的東西。
    五行當中,火與土相生,所以火行也就是最容易改變土行狀態的元素。
    陳石先以左手凝聚火行氤氳,一開始還比較慢,但隨著時間的增長,左手中火行氤氳也是越來越濃鬱。
    沒有一定的衡量標準,全憑感覺。
    在陳石感覺差不多的時候,左手五指微張,成罩狀,半包裹住右手濃墨圓團。
    從這個動作,其實就能看出陳石與常人的不同之處。
    陳石打小經曆有些波折,雖然後來也有幾分石老爹刻意為之的意思,但如果沒有先天緣法,即便是石老爹十分刻意,也並不一定能有此造化。
    其左手張開的五指,籠統來看是極為濃鬱的火行氤氳。但如果從旁人的角度來看,即便是功力比陳石再深十倍的人,也是不可能這樣明顯的把凝聚起來的元素不依托於其他形態而單獨呈現出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就比如火行的表現就一定有火,水行的表現就一定有水,木行的表現大多數情況下是風……金行比較特殊,但其表現也基本依托於雷。就算是不怎麽契合其他物質的土行,所表現出來的也基本上是其本質上的特點。
    也就是說,基本上就沒有人見過濃鬱的土行元素會是一團如墨粘稠;也不會有人知道那食指尖上看起來暗紅色的氣團,實際上是極為凝實的火行。
    實際上也隻有陳石他自己知道,如果單單憑借對五行的敏銳,是不可能凝聚出如此濃鬱的元素體來。
    陳石左右手小時候都受過傷,十根手指頭中除了右手大拇指之外,其他手指頭基本上都換過一茬,或者好幾茬的指甲蓋。
    興許在別人身上,這就算不稀奇,也是很常見的情況。
    但石老爹後來發現,陳石每一次手指頭的蛻變基本上都會沾染上某些機緣巧合的因素。
    有人會說,既然是機緣巧合,又怎麽能用沾染,或者發現來形容呢?
    這就要說石老爹本身的特殊了。
    石老爹表麵上來看,並沒有陳石那般的先天福緣;也沒有像楊勇一樣對某個領域有些極為敏銳的優秀直覺;更沒有像辜芙蓉那樣有著某種天賦。
    這種特殊不好解釋,最好是用一個詞來形容,而這個詞就是“因人而識”。
    什麽叫“因人而識”呢?簡單來說就是根據不同的人,而選擇出一種最為合適的方法去結識他。
    就比如你麵前的人是一個財迷,那麽你跟他以錢相識,以錢而談,絕對會很融洽。
    所以,就連當年城隍第一次見到石老爹時,也會有賞心悅目之感。
    石老爹是在陳石第二次手受傷時就已經有所察覺到異樣了。
    果然,在預料到的時間裏又發生了第三次受傷之事,並且也是同樣受到了五行生克影響下所受的傷。後來,等新指甲長出來之後,又在上邊發現了些許異樣,也證明了石老爹當初的猜想。
    雖然那個時候他還不清楚這種異樣到底會給陳石帶來什麽不一樣的東西,也拿不準這種異樣到底是好,還是壞。
    但如果那個時候自己打斷了這種進程,那麽將來不止他一定會後悔,也許就是陳石自己都可能會埋怨少了某種機會。
    也就在昨夜,陳石嚐試凝聚火行元素,用來點燃那對他唯一的一盞宮燈時,他發現了某種新的東西。
    單純的從自然之中察覺到五行元素其實並不會太難,甚至就是精神稍微敏銳一些的常人其實都可以做的到。
    有掌握過五行能量的陳石自然是不會太難,但難的是怎麽去凝聚火行元素。
    陳石法力已失,但神識還在。
    可神識並不能作為媒介,用來搭建物虛的東西,更何況還是各為個體、散亂無序的五行元素。
    在嚐試了好幾次於手中凝聚火行都失敗過後,陳石都經不住有些氣餒,望著空蕩蕩的手掌發呆。
    可隨即他就發現,每一次火行元素潰散過後,食指指尖都會殘留一部分氤氳,幾經閃爍過後才會消散。
    雖然這個過程很快,但幸運的是,最終還是被他給發現了。
    於是,又刻意的幾次嚐試過後。
    他發現,隻要用極為純淨的意識鼓動食指,去接觸凝聚而來的火行元素,那麽食指指尖就會微微泛起青光,繼而牽動火行元素,能在掌控之內凝聚更久、也更穩定的時間。
    這抹青光很像五行能量中的木行,但仔細辨別又與自然界中的有所不同,隱隱約約好像能從中看到些許白毫的影子……
    然而,就隻是這樣的話也並不算什麽神奇。
    陳石又嚐試著動用其他手指的關係,最終確定了下來。
    食指能催生火行,中指能催生土行,拇指能催生金行,無名指能催生水行,而小指能催生木行,而且剛好左手全然是五行相生之相。
    就算陳石刻意,也暫時無法做到逆行倒施,以相克之勢體現。
    動用在凝聚火行之中就表現就是,以中指為標,凝聚火行,食指催生,使元素更為濃鬱,再催動小指助長食指之勢。本來還以為這樣會影響到火行元素的穩定,其實隻要自己不可以凝聚火行元素的同時又凝聚水行元素,就隻能是借助於手指之中那獨特的五行之勢。
    喜歡輪回101novel.com23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輪回101novel.com23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