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大愛有七分,各情束一魂。
字數:5285 加入書籤
可能二師兄的這句話對於別人來說有些莫名其妙,但對陳石來說卻正好堅定了其正搖擺不定的心境。
陳石雖剛踏入大成境界不久,但他很快就又到了茫然失措的瓶頸處。
就好像一個人明明很辛苦才剛剛爬上一座高山,卻發現山巔之上還有更高、更多的大山,而且即便是已經站在了一處山巔,還是看不見、找不到那繼續可以上山的路。
九境通幽玄法中介紹,破魔大成過後下一層境界應該是知常不墮。
初時,隻見字麵上的意思,還以為就是隻要能保持住大成境界恒古無壞便自然可以知常而不墮。
然而實際上,等陳石還沒有大成境界的時候就已經察覺到這句話可能並不是字麵上的意思那麽簡單。
修行至大成境界雖然機緣、巧合無一不難,但好歹還是有跡可循。
五氣朝元便是氣機圓滿無缺之象,有了這層境界,即使沒有修煉登仙秘法一樣也能延年益壽、百病不侵;這也就是說,即使沒有修習秘法,尋常之人也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隻是更加需要非凡的覺悟和條件更為苛刻而已。
就比如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聖賢先人即便沒有修習秘法大道,一樣能養成浩然之氣,延年益壽、驅邪避穢、百鬼難傷。
那麽氣機達到了至上境界,猜想與之匹配的自然便是神魂上的同步,神為軀、魂為精,神魂至上,便是金剛不壞,非秘法不可妄測。
所謂洗髓伐筋,並不是真的把骨髓給洗一遍,把筋脈更耕伐一遍。不過,其實也差不多,自然也就有其字麵上的借鑒之意。
五氣朝元境界說到底還隻是凡俗之軀,依然避免不了生死輪回之苦,所亙古不變的便隻是這世間靈氣。
以靈韻之氣洗滌凡塵俗身,便能化清新脫俗塵之意。
髓,亦非是真骨髓,有骨脈血肉精魄之意;洗髓亦非一朝一夕、甘食飲水之便,非百折不撓、精誠所至缺一不可,是為伐筋。
可惜這些感受對於陳石來說,形如雲中飄渺、不著痕跡,完全沒有多少刻骨銘心的感受和認知,甚至就連楊屠巳和辜芙蓉一樣都沒有什麽難能為的切身感受。
城隍師父曾經就說過,他們的修為精進更多的是來自於累世福緣,好亦好,不好亦也有不好。
不過,誰又能指責天道好惡非善呢?
城隍教授陳石,其實也就有借機磨練其精神意誌之意。可他雖非聰明絕頂,卻天資甚佳,加之年少不知苦滋味,根本沒有寄甜思苦之源的覺悟和領會,不算稀裏糊塗但也相差不多,很容易就有了遠超出於預期的結果。
相對於辜老爺子師父幾十年來法力幾近於超境界的增長,白師兄將近十年的時間裏單獨熬打錘煉都沒有明確的境界結果,相反陳石卻先一步已經好像摸到了一些眉目。
身邊的長者都清楚陳石涉世經曆不深,甚至可以說根本就很少,也一直潛意識的以為這對修行不是什麽好事。
所謂不入紅塵又如何解脫紅塵?
然而按照這個道理,即使過去了將近百年,也少有人真正能脫胎換骨,成為仙人。
那麽,我們可不可以認為,也許這條路本身就是錯的呢?
二師兄雖然沒有修煉至大成境界,但其涉世經曆絕對不會比任何一個大成境界之人更為來的容易、簡單。
他首先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建議了陳石以赤子之心搏七情之闕,這個獨屬於陳石一個人的修行試煉。
為什麽是七情之闕?這點倒不是每一個修行人的必要意識。
有人借著秘籍上的字麵意思認為,大成境界過後就該避世潛修,靜待知常不墮,如果一直沒有達到,那隻能是還心有餘悸,未體悟到天道之精髓而已,搏的就是一個福臨心致、靈犀一點的機會。
很明顯,這隻是萬中無一的一種可能。
也有人認為,大成境界後就應該入世曆盡紅塵,嚐遍人間百味,方可體恤世間大道無疆,悟盡生而為人方能知常。
陳石和二師兄其實也就有借鑒這第二個方向的建議。
隻是又與二師兄不同的是,二師兄想讓陳石以未曆紅塵之赤子心搏七情至純之意;陳石的意思是以身入情,親悟情之去無分別。
陳石有諦聽神術,所以也早就已經有見識一二,但卻不多,也可以說根本就沒有。
有了二師兄的前語機鋒,陳石決定借赤子心體悟人生百味,有收獲,但也不多。
掛斷了二師兄的電話,問題也差不多解決了。
雖說陳石有些驚訝石老爹竟然還有這樣的秘密和儲備,也清楚以石老爹的做事風格和秉性,其倉庫裏絕對能湊齊城隍師父所需之物。
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把這些東西全部給運上山去。
聘請了人力板車,因為天氣寒冷的緣故,又是小鎮,所以今日出工的本就隻有一個人一輛車,雖隻有一輛,卻還是盡量才把所有物品給裝了去。
也因為陳石接下來要去的鎮子,並不需要再重新返回到這裏,師傅要加價空車折返回來的可能損失,陳石覺得有理,也就懶得爭執計較,便爽快答應了下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樣闊綽的行為,自然也令板車師傅對他倆的印象加深了不少。
路上當然少不了閑談八卦,問及這是哪鄰哪家要辦何事,需要采辦這麽多的夥食?因為回去的路就那一個方向,又是鄉裏鄉親,難免日後還有打交道的可能,總不至於還為了誆騙一個淳樸的鄉民,刻意編造一個謊言,所以陳石如實告知這乃陰山天宮采辦之物。
之所以陳石敢對他這樣直言天宮名諱。
這裏有意思的是,陰山上除了城隍師父的行宮叫陰山天宮之外,不遠處地勢稍低一些的平坦處另有一處規模不大的道觀,其名字就叫陰靈山天宮,名字中多了靈字而少了一個觀字,據說是出自當地文化局局長的手筆,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清楚真有一處陰山天宮才刻意這樣寫的原因。
車夫當然以為他說的就是那處道觀,驚奇問道“這大冬天的,那觀裏還能有人?”
陳石含糊其辭地答道“當然,為什麽不能有人?”
車夫雖背上套著纖繩,把著車,但有陳石、楊屠巳的幫推,其實也沒有費多少力氣,自然話也就多了些。
說道“小夥子,你是不知道,那幫米蟲哪裏會是什麽真的道士,就是一群養尊處優的混子而已。
先是以搞旅遊區的名義從上邊騙下錢來,再隨便搭幾所房子,安排幾個假道士、假和尚的,就一通吹噓有多少年的曆史,多麽厲害的高人,目的不就是誆騙你們這些年輕人來旅遊參觀花冤枉錢嘛。”
像是很滿意兩個人能認真聽取了他的說辭,還好意提醒道“我看你們倆年紀還挺小,凡事不能隻看表麵,隻要開口提錢就要多留幾個心眼,不能輕易就掏了腰包”
他卻有些忘了既然陳石能替天宮采辦這麽多東西,怎麽就不可能是天宮觀內部的人呢?
陳石有口無心的跟著問道“錢?”
其實他腦子裏不知道怎麽地,就開始有些荒唐的想到,城隍師父收一枚麻錢就教授一年,那麽如果能派發那樣的麻錢,豈不是就能多待在天宮幾年?
車夫“當然得拿錢,要不然誰還能白幹不成?
不過你們不知道也不奇怪,那些輕鬆的美差哪輪得到我們這些平頭老百姓?都是些三姑六姨的裙帶關係……”
其實陳石之所以一直跟車夫各說各的閑談下去,因為他覺得,這也算是其中人生百態、七情之出處。
車夫談的是事,論得卻無一處不是有情。
有一句話就可以證明。
車夫說了不止一次的“也就是你們倆有禮貌,這要是別人,我才懶得給他們說呢。”這就是彼此分別之情,也有罔顧孰是非之情。
雖說是在隔壁,實際上三人拉著車走過來差不多也花了將近兩個時辰,就連比較健談的車夫到最後有些累的閉了嘴。
陳石也是看他辛苦,照談好的價格結算了工錢之外,又另外給了一塊。
車夫也是犯了癔癮,優勢的態度上去了過後這人就特別容易犯一種毛病,自我鑒賞般感慨道“這世上還有好人多啊,年紀輕輕就這麽有本事,卻還要吃這樣的苦?別人不拿自己當人,還能不讓自己把自己當人?”
一番“好言相勸”之下,他卻把自己給說動了,明明還可以一招呼一趟的時間,這卻也懶得再走一趟,不想幹了,也就不計較這回去的路上是不是返空,白走一趟還沒有工錢。
每個鎮子都有這樣的板車隊,就停靠在街頭街尾的寬敞處,陳石就地另外再多找了一輛,談妥了價格後就請他暫時等候,也會一樣的按時間計算工錢。
車夫自然不會拒絕這種好事,同樣還好奇的問了一句;“這大冷的天,那觀裏還有人?”
之所以陳石安排他們等候,當然是因為陳石還得去石老爹的倉庫取那些藥材。
所謂倉庫,其實並不是一定指某處庫房。
街上有一處看起來比周圍裝修的更為亮堂的一處地方,結合了賣藥、看病、急診、住院一體化的綜合性醫療門診,俗稱衛生院。
其裏麵也有各類別的管理人員,但陳石是一個都不認識。
喜歡輪回101novel.com23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輪回101novel.com23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