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定都長安 改元興平

字數:4213   加入書籤

A+A-




    在董卓勢力被成功擊潰,長安被諸侯聯軍攻下之後,這座曆經戰火的城池彌漫著硝煙未盡的氣息。滿目瘡痍的街巷和破損的城牆,見證著這場激烈的戰鬥。

    諸侯們在商議之後,決定讓天子劉辯先行進入長安。他們認為,以舊時宮殿為基礎,讓天子先行入住,既可彰顯對天子的尊崇,又能為後續的事宜安排爭取時間。

    於是,在趙雲和白馬義從組建的天子衛率護送下,年少的天子劉辯在盧植與劉關張的陪同下,懷著忐忑與期待的心情,緩緩向著長安城內的宮殿行進。他坐在華麗卻略顯陳舊的馬車中,目光透過車窗,望著外麵的景象,心中五味雜陳。曾經的繁華不再,隻剩下戰火留下的殘垣斷壁和百姓們疲憊而迷茫的麵容。

    而其他諸侯們,則依舊駐紮在長安城外。營帳連綿成片,軍旗在風中飄揚。諸侯們各懷心思,表麵上維持著團結的假象,私下裏卻在為各自的利益盤算著。

    袁紹站在營帳前,望著長安城牆的方向,心中思考著如何在這新的局勢中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他身旁的謀士們低聲議論著,商討著接下來的策略。

    曹操則在自己的營帳中,與麾下的將領們分析著當前的形勢。他深知,雖然董卓已除,但天下的亂局遠未結束,諸侯之間的矛盾隨時可能激化。

    袁術在營帳裏大發脾氣,對分配給他的資源和地盤表示不滿,叫嚷著要爭取更多的好處。

    公孫瓚則默默地整頓著自己的軍隊,思考著如何在這場權力的博弈中保持自己的地位和實力。

    此時的長安城外,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湧動。諸侯們都在等待著,等待著一個合適的時機,為自己謀取更大的利益。而天子劉辯在宮殿中的處境,也充滿了未知和變數。

    長安城外,諸侯聯軍營帳連綿,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在聯軍的主營帳中,諸侯們齊聚一堂,個個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喜悅,但在這喜悅的背後,卻是各懷心思。

    袁紹,這位出身名門望族的諸侯,率先打破了沉默:“如今董卓已除,我等大功告成,這勝利的果實,當如何分配?”他的目光掃過在座的眾人,眼中閃爍著誌在必得的光芒。

    曹操,這位以謀略和膽識著稱的梟雄,輕捋胡須,緩緩說道:“袁公,此時當以穩定局勢為重,洛陽雖毀,但長安亦可作為新的都城。當務之急,是要讓天子重歸朝堂,安定民心。”

    袁術則在一旁陰陽怪氣地說:“哼,曹孟德,你倒是會說些冠冕堂皇的話。這勝利來之不易,我等皆有功勞,難道不該論功行賞?”

    公孫瓚坐在一旁,沉默不語,但眼神中透露出對權利和財富的渴望。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營帳內氣氛逐漸緊張起來。

    而在長安的皇宮中,剛剛從董卓的陰影中解脫出來的劉辯,在盧植的陪同下,也在進行著一場關乎國家未來的商議。

    劉辯,這位年少的天子,眼中刻意帶著恐懼和不安:“盧師,如今董卓雖死,但朕仍心有餘悸,這天下該如何是好?”

    盧植恭敬地行禮,然後說道:“陛下莫憂,董卓已除,乃是天下之幸。如今諸侯聯軍在外,雖有功於社稷,但亦需提防其擁兵自重。臣以為,當盡快在長安定都,穩定朝局,傳檄天下,宣告討董勝利之訊,以安民心。”

    劉辯微微點頭,問道:“那對於董卓餘下的地盤,如臨洮、安定、甘泉、扶風、馮翊等地,又當如何處置?”

    盧植沉思片刻,答道:“陛下,這些地方的守將多有左右觀望者。臣建議,可先派遣使者前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勸其歸降。若有不從者,再遣兵征討。至於派遣之軍,臣以為幽州軍可擔此重任。幽州軍軍紀嚴明,作戰勇猛,且對陛下忠心耿耿,派其前往平定,可安插親信,護衛京畿重地,如此,陛下之位方能穩妥。”

    劉辯聽後,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但願如此,朕全仰仗盧師了。”

    盧植再次行禮:“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陛下分憂,為天下謀太平。”

    身處長安宮殿中的天子劉辯,盡管暫時有了安身之所,但內心依舊充滿了憂慮和不安。尤其是對於馬超和西涼的局勢,他始終無法放下心來。

    劉辯在宮殿內來回踱步,眉頭緊鎖,對身旁的盧植說道:“那馬超在西涼擁兵自重,實力不容小覷。如今這局勢尚未穩定,朕著實擔憂他會成為新的禍端。”

    而盧植,作為朝中的重臣,對於自己的徒弟馬超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他深知馬超的為人和抱負,堅信馬超絕非不忠不義之徒。

    盧植向天子進言道:“陛下,臣對馬超這個徒弟甚是了解。他雖出身西涼,但心懷忠義,定是以國家為重。臣以為,西涼未必會成為我們的敵人。”

    劉辯聽了,眼中閃過一絲光亮,走到盧植麵前,溫和地說道:“盧師,朕深知你對馬超師兄頗為熟悉,如今這局勢,若能讓師兄歸順,於朝廷而言乃是一大幸事。朕相信以愛卿之能,定能說服馬超為朝廷效力。”

    盧植拱手說道:“陛下,臣自當盡力。”

    劉辯輕輕拍了拍盧植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盧師,朕的江山如今風雨飄搖,急需忠臣良將為朕分憂。盧師與師兄的師徒情分,或許正是解決西涼問題的關鍵。朕期望愛卿能不辭辛勞,為朕化解這一難題。”

    盧植感受到天子的期許,鄭重說道:“陛下放心,臣願為陛下赴湯蹈火。待諸侯聯軍之事稍作安頓,臣便親赴西涼,定不辱使命。”

    劉辯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好,盧師一片忠心,朕銘記於心。若能成功,愛卿當居首功。”

    然而,此時的天下局勢依舊錯綜複雜,諸侯們的野心並未因董卓的死亡而消減,而劉辯和盧植所期望的穩定與安寧,仍麵臨著重重困難與挑戰……

    終於,在眾人的殷切期盼下,天子劉辯在長安那略顯陳舊卻依然莊嚴肅穆的宮殿中,第一次舉行了朝會。

    清晨的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灑在宮殿的金磚地麵上,映出一片片金色的光斑。殿內,朱紅色的圓柱高聳挺立,支撐著那象征著皇權的沉重殿頂。牆壁上,精美的壁畫描繪著大漢先祖的豐功偉績,莊嚴肅穆。

    群臣身著華麗的朝服,按照官職高低依次排列。文官們手持笏板,麵色凝重而充滿期待;武將們身披鎧甲,威風凜凜。他們的目光都聚焦在那高高在上的龍椅,等待著天子的聖音。

    天子劉辯端坐在龍椅之上,身著龍袍,頭戴皇冠,麵容雖顯稚嫩,卻透著一股堅定與威嚴。他的眼神中帶著對國家未來的期許和對群臣的信任。

    在一片莊嚴肅靜中,天子身旁的太監用尖細而響亮的聲音喊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這時,天子劉辯微微前傾身子,開口說道:“傳旨!朕承天運,幸賴諸卿之力,討董大業終獲成功。那逆賊董卓,已授首伏誅,其黨羽亦被掃蕩。今當向天下傳遞此捷報,使萬民知曉,賊人已除,禍亂已平。望我大漢江山,自此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四海升平,天下安定。朕願與萬民同享太平之福,共鑄盛世之業。”

    群臣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音在宮殿中回蕩,震耳欲聾。

    天子劉辯再次開口,聲音沉穩有力:“再傳朕旨!今時不同往日,過往種種艱難皆已過去。朕決意更改年號興平,以興平元年開啟大漢之新篇,望此新歲能為我朝帶來祥瑞之氣,福澤萬民。且朕深思熟慮,決定定都長安。長安乃我大漢古都,龍興之地,王氣匯聚,根基深厚。定都於此,必能保我大漢江山永固,社稷安康。”

    在這莊重的朝會上,天子劉辯的封賞旨意剛剛宣讀完,袁術便按捺不住。他那驕橫的臉上滿是不耐,迫不及待地站出隊列,毫無禮數地大聲嚷道:“我等眾人討董,出兵出力,流血流汗,這封賞究竟如何,還請陛下給個明白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