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羽翼豐滿 文武濟濟

字數:4204   加入書籤

A+A-


    張紘抵達江東那日,孫策與周瑜親自出城相迎,足見對其重視。隻見張紘一襲長袍,身姿挺拔,氣質儒雅,舉手投足間盡顯名士風範。
    進入營帳後,眾人一番交談,張紘便展露出非凡的才學與見識。他對天下局勢分析得鞭辟入裏,從漢室衰微談到諸侯割據,對各方勢力的利弊得失剖析得清清楚楚;在談及治國理政時,更是妙語連珠,提出諸多建設性的策略,涵蓋經濟發展、民生保障、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麵,讓在場眾人聽得頻頻點頭,暗自讚歎。
    孫策見此,心中大喜,當即決定委托張紘向朝廷請求任命。他目光誠懇地看著張紘,說道:“子綱,今日與君一席談,方知君之才遠超我所聞。如今江東百廢待興,欲謀長遠發展,朝廷任命一事至關重要。我深知此去朝廷,路途遙遠且險阻重重,各方勢力盤根錯節,周旋不易,但唯有君能擔此重任,望君莫辭。”
    張紘拱手行禮,神色堅定地回應:“承蒙將軍厚愛與信任,紘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此去朝廷,必據理力爭,為將軍謀得合法任命,以正江東之名,壯我江東之威。”
    孫策與周瑜端坐在營帳內,氣氛凝重,二人的目光交匯,皆能看到彼此眼中的憂慮。自世家大族在宴會上展現出異常恭順的態度後,這看似良好的局麵,卻讓他們隱隱不安。
    周瑜眉頭緊皺,率先打破沉默:“主公,那些世家的表現實在反常,這般恭順,總覺得背後藏著什麽陰謀。雖說他們推薦的張昭、呂蒙等人,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大才,解了我們當下用人的燃眉之急,但我這心裏,始終像懸著一塊大石頭,怎麽也落不下來。”
    孫策微微頷首,神色嚴峻:“公瑾所言極是,我又何嚐不知。這些世家向來精明,不可能如此輕易就歸附於我,肯定有所圖謀。”
    周瑜沉思片刻,接著道:“依我看,我們必須得有所限製,不能讓他們肆意妄為。否則,一旦他們聯合起來發難,我們怕是防不勝防。”
    孫策目光遠眺,似乎在思索著對策,良久,緩緩開口:“我打算將治所遷移到昔日王朗的陽羨郡。那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且處於江東腹地,便於我們掌控全局。而許貢之前的地盤,就讓山越接管。山越民風剽悍,戰鬥力不弱,若那些世家有所異動,且不說會稽郡的兵馬能迅速趕到,光是山越的威懾,就能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周瑜聽聞,眼前一亮,心中暗自佩服孫策的謀略,點頭稱是:“主公此計甚妙!陽羨郡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既有利於我們鞏固統治,又能對世家形成牽製。山越與世家素有矛盾,讓他們相互製衡,我們便能坐收漁翁之利。如此一來,即便世家真有不軌之心,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
    二人相視一笑,心中的憂慮稍稍減輕。在這風雲變幻的亂世,每一步決策都關乎生死存亡,而這將治所遷移、借助山越製衡世家的策略,或許就是他們在這場權力博弈中的關鍵一步,為江東的穩定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孫策宴請吳郡世家的消息,如同一股強勁的東風,迅速吹遍江東的每一寸土地。他重用張昭、呂蒙的舉動,好似在亂世中豎起了一麵極具號召力的大旗,引得四方才俊紛紛來投。一時間,江東人才匯聚,熱鬧非凡。
    消息傳開後,各地豪傑聞風而動。既有隱匿山林,懷揣壯誌卻苦無伯樂的奇人異士,也有闖蕩江湖,渴望在亂世中建功立業的熱血青年。他們聽聞孫策胸懷大誌、用人不疑,紛紛慕名而來,期望能在孫策的麾下一展宏圖。
    世家大族也紛紛行動起來,表麵上積極響應,不斷推薦自家子弟。其中既有真心報國、渴望施展才華的才俊,也不乏心懷叵測、妄圖安插眼線、左右局勢的別有用心之人。不過,孫策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和過人的膽識,巧妙應對,將各方勢力逐漸納入麾下。短短時間內,勢力便得到了極大擴充,羽翼漸豐。
    此時,孫策帳下可謂人才濟濟,文臣武將各顯神通。
    文臣陣營裏,張昭無疑是最為耀眼的存在。他飽讀詩書,謀略過人,對內政民生、外交策略都有著精妙絕倫的見解,堪稱孫策治理江東的首席智囊。每當遇到棘手的政務難題,張昭總能條分縷析,給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為江東的穩定發展立下汗馬功勞。
    張紘同樣不容小覷,他與張昭並稱“江東二張”。張紘擅長撰寫文辭,他的文章氣勢磅礴又不失細膩,無論是起草檄文還是外交文書,都能做到言辭懇切、有理有據,為孫策在輿論和外交方麵贏得了不少優勢。同時,他對天下局勢的分析也十分透徹,常常能在關鍵時刻為孫策提供獨到的戰略建議。
    秦鬆和陳端也是極為出色。秦鬆性格沉穩,思慮周全,在製定政策法規時,總能充分考慮到江東的實際情況,確保政策的可行性和穩定性。陳端則擅長協調各方關係,在處理世家大族與孫氏政權的事務時,遊刃有餘,化解了許多潛在的矛盾和衝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武將方麵,呂蒙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他雖然初入孫策陣營,但憑借著對軍務的精通和戰場上的勇猛無畏,迅速嶄露頭角。在戰場上,他衝鋒陷陣,指揮若定,總能根據不同的戰局製定出靈活多變的戰術,出其不意地克敵製勝。
    程普、黃蓋、韓當、祖茂等老將,更是孫策的左膀右臂。他們追隨孫策多年,身經百戰,經驗豐富,對孫策忠心耿耿。程普性格沉穩,作戰經驗豐富,在多次戰役中擔任重要指揮,為孫策穩固江東立下赫赫戰功。黃蓋勇猛果敢,擅使一把鐵鞭,戰場上總是身先士卒,氣勢如虹,他的威名令敵人聞風喪膽。韓當則箭術高超,騎射功夫一流,在戰場上常常能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周泰武藝高強,為人忠誠,淩操作戰勇猛,衝鋒在前。全琮弓馬嫻熟,善於統領水軍,蔣欽作戰勇猛且紀律嚴明,,董襲武力過人,性格堅毅,每逢戰鬥都奮勇爭先,是孫策麾下的一員猛將。
    在郡城之內,氣氛凝重而又充滿期待。孫策端坐在主位之上,身姿挺拔,眼神中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英氣與決斷力。他的目光如炬,緩緩掃過帳下的文臣武將,每個人都在他的注視下感受到了這場議事的重要性。
    “今日召集諸位,”孫策的聲音低沉卻有力,在營帳內回蕩,“有兩件大事要與大家商議。其一,我決定將治所定在陽羨郡;其二,許貢之前的地盤,將由山越入駐。我欲與山越融合,共同促進江東的繁榮發展。”
    此言一出,帳內頓時一陣輕微的騷動。眾人交頭接耳,眼神中既有對新決策的思索,也有對未來的期待。
    這時,張昭一襲長袍,邁著沉穩的步伐出列。他微微拱手,神色恭敬而又專注:“主公此計,實乃深謀遠慮。陽羨郡地勢險要,位居江東腹地,將治所定在此處,進可攻,退可守,能更好地掌控全局,無論是調兵遣將,還是政令傳達,都能做到迅速而有效。”他微微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睿智的光芒,“而與山越融合,更是高瞻遠矚。山越雖長久以來居於山林,民風剽悍,但他們之中不乏能征善戰之士。若能將其納入我方,加以引導和訓練,不僅能擴充我軍的實力,還能消除潛在的隱患,使江東的局勢更加穩定。”
    張紘緊接著上前一步,身形修長,氣質儒雅。他手中輕搖羽扇,娓娓道來:“子布所言極是。山越久居江東山林,對這裏的地理環境了如指掌,一草一木、山川關隘皆在他們心中。與他們融合,我們便能深入了解江東的山川形勢,這對於軍事布局、資源開發都有著極大的益處。”他的語氣平和卻充滿力量,“而且,山越與我江東百姓本就同處一片土地,血脈相連。若能引導雙方和睦相處,相互學習,互通有無,定能促進經濟的繁榮發展。我們可以傳授他們先進的農耕之法,幫助他們改善生活;他們也能將山林中的資源與我們共享,豐富江東的物產。如此一來,江東必將更加昌盛。”
    周瑜一直靜靜地聆聽著,此時他微微頷首,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看向孫策,目光中滿是敬佩與支持:“主公,子布、子綱所言切中要害。有二位先生不遺餘力地出謀劃策,實乃我江東之幸。如今之計,隻需按照此方略穩步推進,妥善安排與山越的溝通交流,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與扶持,定能讓江東日益強大,在這亂世之中站穩腳跟。”
    孫策滿意地笑了笑,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有諸位相助,何愁江東不興。待山越入駐後,便即刻安排專人與他們對接。挑選那些精通農事、熟悉禮儀的人,傳授農耕之法、禮儀之道,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我江東百姓之中。同時,也要尊重他們的習俗與傳統,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誠意與善意。”
    眾將齊聲應和,聲音洪亮而整齊,充滿了鬥誌與決心。在張昭、張紘等文臣武將的輔佐下,孫策對江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也打消了對這些人的戒備,卻不知未來要發生什麽。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東漢不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