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內部嘩變 廬江平定

字數:4158   加入書籤

A+A-


    當九江郡被平定的消息如一陣凜冽的寒風,刮進廬江郡城時,原本就士氣低迷的閻象與紀靈手下的兵士們,心理防線徹底崩塌。這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在軍中掀起驚濤駭浪,恐懼與絕望迅速在人群中蔓延開來。
    士兵們私下裏議論紛紛,恐慌的情緒如野火般無法遏製。營帳內,往日的井然有序不複存在,到處都是慌亂的身影。有的士兵緊握著手中的兵器,手卻不受控製地顫抖;有的則癱坐在地,眼神空洞,口中喃喃自語著“完了,全都完了”。
    紀靈得到消息後,心急如焚,匆忙趕到閻象的營帳,隻見閻象正對著地圖發呆,臉色蒼白如紙。紀靈一把揪住閻象的衣袖,焦急吼道:“閻兄,如今九江已失,我們該如何是好?難道就坐以待斃嗎?”閻象無奈地歎了口氣,緩緩說道:“如今敵軍勢大,我們孤立無援,士氣低落,這仗怕是很難再打下去了。”
    就在兩人商討對策時,營帳外突然傳來一陣嘈雜的喧鬧聲。紀靈臉色一變,衝出營帳查看,隻見一群士兵正聚在一起,情緒激動,有人揮舞著拳頭,大聲叫嚷著:“我們不要再為這沒希望的事送命了!”“對,投降吧,不然我們都得死!”嘩變的跡象已然十分明顯。
    紀靈見狀,勃然大怒,抽出腰間的長刀,厲聲喝道:“都給我閉嘴!誰敢嘩變,我就殺了誰!”然而,平日裏對他敬畏有加的士兵們,此刻卻毫無懼色。一名年輕的士兵挺身而出,大聲說道:“將軍,我們不怕死,但也不想做無謂的犧牲。如今九江已丟,廬江也守不住了,我們的家人還在等著我們回去。”他的話得到了眾多士兵的附和,眾人的情緒愈發激動,場麵眼看就要失控。
    閻象也匆匆走出營帳,他深知此刻若處理不當,後果不堪設想。他強壓下心中的慌亂,大聲說道:“將士們,先冷靜下來!我們並非毫無出路,聽我一言……”但他的聲音很快被士兵們的喧鬧聲淹沒,嘩變的勢頭如洶湧的潮水,難以阻擋,一場內部危機一觸即發 。
    紀靈站在營帳之外,望著那群被恐懼和絕望裹挾的士兵,嘈雜的叫嚷聲如洶湧潮水般將他淹沒,每一句“投降”都似重錘,狠狠砸在他的心坎上。他的手死死攥住刀柄,指節泛白,暴起的青筋如扭曲的蚯蚓,可內心的無力感卻如野草般瘋狂蔓延。曾經,這些士兵跟隨他衝鋒陷陣,對他的命令言聽計從,如今卻已被求生欲徹底支配,眼神中滿是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的渴望,紀律和忠誠在這一刻土崩瓦解。
    他猛地轉頭,看向身旁同樣麵如死灰的閻象,嘴唇劇烈抖動,卻半晌說不出話來。最終,他狠狠一跺腳,發出一聲絕望又不甘的嘶吼:“閻兄,大勢已去,軍心盡失,咱們絕不能在這兒坐以待斃!”話音未落,他大手一伸,像拎小雞似的拽住閻象的胳膊,將他一路拖進營帳。
    營帳內,紀靈一把將閻象甩到椅子上,自己則像隻被困的猛獸,在營帳中來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地麵咚咚作響,宣泄著他內心的憤懣與無奈。他的雙眼布滿血絲,死死盯著閻象,吼道:“我這就率領本部兵馬突圍,能衝出去多少是多少!你也跟著我,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閻象張了張嘴,試圖勸阻,可看到紀靈那決絕得近乎瘋狂的眼神,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很快,紀靈便在一片混亂中集結起本部兵馬。他飛身跨上那匹渾身汗血的戰馬,手中長刀高高舉起,刀刃在黯淡的光線下閃爍著森冷的寒芒,恰似他此刻冰冷又決絕的心。“兄弟們,跟我衝!殺出一條血路!”他的聲音沙啞卻充滿力量,在嘈雜的人聲中格外刺耳。士兵們雖然神色慌張,腳步虛浮,但多年的軍旅生涯鑄就的本能,還是讓他們下意識地緊跟在紀靈身後,朝著城門狂奔而去。
    此刻的城中,早已亂成一鍋粥。大街小巷裏,士兵與百姓四處奔逃,哭喊聲、叫罵聲、腳步聲交織在一起,亂軍如沒頭蒼蠅般橫衝直撞。有人被推倒在地,發出痛苦的慘叫;有人為了爭搶出城的道路,大打出手;還有人癱坐在街邊,眼神空洞,對周圍的混亂視而不見。城中其他將士早已六神無主,看到紀靈帶著人馬不顧一切地突圍,徹底慌了神。“紀將軍都跑了,咱們還守著這城有什麽用?”一句低語,瞬間點燃了眾人心中的怯意。很快,放下武器投降的聲音此起彼伏,士兵們紛紛朝著城門湧去,一邊跑一邊大喊:“別打了,投降吧!”
    城門處,負責守城的士兵們麵麵相覷,眼神中滿是迷茫與恐懼,手中的兵器也因顫抖而哐當作響。
    馬超和孫策在營帳中,敏銳地捕捉到城中異樣。起初,是隱隱約約傳來的嘈雜聲,似遠方的悶雷,緊接著,一陣混亂的氣息彌漫開來,讓二人瞬間警覺。孫策劍眉一凜,沉聲道:“城中怕是生變了,傳令下去,準備進攻!”馬超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興奮:“正是良機,莫要錯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著二人一聲令下,戰鼓雷動,士兵們迅速整隊,如洶湧潮水般朝著城門湧去。城外的喊殺聲震耳欲聾,仿佛要將這座城池吞沒。
    城中,袁術的軍隊麵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已然亂成一鍋粥。將士們有的還在營帳中茫然無措,有的剛拿起武器便被慌亂的人群衝散。聽到城外震天的戰鼓和喊殺聲,他們徹底慌了神,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馬超和孫策敏銳捕捉到城中防守薄弱這一戰機,相視一眼,皆看到對方眼中的誌在必得。馬超果斷下令,戰鼓擂動,如驚雷炸響,攻城器械迅速被推至陣前。投石車高高揚起,巨石裹挾著千鈞之力,如隕星般砸向城牆,所到之處磚石飛濺,塵土彌漫;弓箭手們張弓搭箭,箭雨如蝗,密密麻麻地朝著城頭傾瀉而下,城頭上的守軍被打得抬不起頭。
    與此同時,馬超策馬向前,高聲呼喊:“城上的將士聽著!你們已無路可退,頑抗隻有死路一條,投降者,可免一死!”聲音在戰場上回蕩,傳進每一個守軍的耳中。
    城頭上的兵士們本就士氣低落,此刻麵對這鋪天蓋地的進攻,心中僅存的抵抗意誌也瞬間崩塌。他們驚恐地看著四周不斷落下的巨石和利箭,手中的兵器變得無比沉重。有人率先丟下兵器,大喊:“我投降!”這一喊,如連鎖反應般,其他士兵紛紛效仿,將手中的兵器扔在地上,高舉雙手。
    城中依舊混亂不堪,百姓們在街道上驚慌奔逃,亂軍四處衝撞,一片狼藉。但城頭上的變故,讓局勢漸漸明朗。馬超和孫策見狀,立刻派遣精銳部隊衝向城頭。士兵們如敏捷的猿猴,迅速攀爬雲梯,登上城牆,控製住了城頭的各個關鍵位置。
    隨著一聲歡呼,城門緩緩打開,大軍如洶湧的潮水般湧入城中。馬超縱馬入城,目光威嚴地掃視著四周,再次大聲喝道:“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可保性命無憂!”城中的士兵們這才如夢初醒,紛紛跪地,將兵器丟在一旁,此起彼伏的“投降”聲在城中回蕩,宣告著這場戰鬥的結束 。
    馬超威風凜凜地騎在高頭大馬上,銳利的目光掃過跪地投降的士兵,高聲問道:“紀靈和閻象現在何處?”聲音如洪鍾般在空氣中震蕩。士兵們麵麵相覷,片刻後,有人壯著膽子回答:“他們已經率領殘部突圍逃亡了!”
    孫策一聽,立刻抽出佩劍,神色急切:“我這就帶人去追,絕不能讓他們跑了!”說罷,便要策馬而去。馬超見狀,連忙伸手攔住,沉聲道:“且慢,伯符。此二人雖帶著殘部出逃,但他們定會不顧一切地逃竄,恐怕一時半會兒難以追上。況且咱們此刻要務是迅速拿下廬江,穩定局勢。這二人已成不了大氣候,暫時不必理會。”
    孫策眉頭緊皺,心有不甘,手中的佩劍微微顫抖:“就這麽放他們走?實在便宜他們了!”馬超拍了拍孫策的肩膀,勸道:“他們已成喪家之犬,翻不起什麽風浪。咱們若是貿然去追,萬一有詐,或是在追擊途中耽誤了時間,讓廬江再生變故,得不償失。先安撫好大軍,將廬江徹底掌控在手中,才是重中之重。”
    孫策沉思片刻,覺得馬超所言有理,這才緩緩收起佩劍,神色依舊帶著幾分遺憾:“也罷,暫且先放過他們。不過下次再碰上,定要讓他們為今日之事付出代價!”
    於是,馬超和孫策開始有條不紊地安撫大軍,整頓城防。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清理戰場,救治傷員,張貼安民告示。城中的百姓們,見大軍紀律嚴明,漸漸放下心來。
    在馬超與孫策的緊密協作下,廬江郡城順利攻克,兵鋒所指,周邊城邑望風而降。那些原本還心存僥幸、妄圖負隅頑抗的勢力,聽聞郡城已破,又見識到馬超與孫策軍隊的強大威勢,紛紛放棄抵抗,主動打開城門,獻上降書。
    回想起袁術當初掘開贛江水,妄圖水淹馬超,致使百姓流離失所,田園化為澤國,一片生靈塗炭之景,仿佛就在昨日。而如今,時光悄然流轉,已至八月中旬,暑氣漸消,秋風送爽,這場持續已久的戰爭終於迎來了決定性的勝利。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東漢不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