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先帝孤亡 備怒強攻
字數:4534 加入書籤
伊籍長歎一聲,說道:“使君所言,伊籍並非不知。隻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伊籍深受劉荊州厚恩,不能背主求榮。還望使君體諒。”
關羽在一旁忍不住喝道:“伊籍,你這是愚忠!劉表倒行逆施,已失人心,你又何必為他賣命!”
黃忠在城樓上大聲說道:“關將軍,多說無益!要戰便戰,我黃忠在此,定叫你等有來無回!”言罷,黃忠轉身,指揮士兵加強戒備,準備應對劉備軍的進攻。
劉備還欲開口再勸,試圖曉以大義,讓伊籍與黃忠回心轉意。然而,話未出口,卻見城頭一陣喊殺聲起,緊接著便是一片密密麻麻的箭雨如蝗蟲般朝著他們傾瀉而下。劉備心中暗叫不好,大喊:“撤!”便與關羽、趙雲等人趕忙策馬往回奔去。
關羽又驚又怒,揚起手中青龍偃月刀,對著城頭怒喝道:“匹夫焉敢放冷箭乎?”那聲音響徹雲霄,帶著無盡的憤怒。
此時,黃忠並未答話,隻見他暗中張弓搭箭,動作一氣嗬成。那箭猶如流星般疾射而出,直直朝著關羽飛去。關羽正怒不可遏之時,忽覺頭頂一陣疾風,那箭“嗖”的一聲,精準地射在關羽的盔纓之上。
這突如其來的一箭,讓關羽瞬間亡魂大冒,心猛地一緊。劉備見狀,心急如焚,大聲喊道:“二弟,速速回來!”
黃忠站在城樓上,高聲說道:“今日略施小計,讓你們知道某家神射!速速歸去,莫要徒死,白白增添傷亡!”他的聲音沉穩有力,在夜空中回蕩。
關羽心有餘悸,卻又怒火中燒,勒住韁繩,還欲衝上前去。劉備連忙策馬趕到關羽身旁,伸手攔住他,說道:“二弟,不可衝動!黃忠箭術高超,不可輕敵。且先回營,從長計議。”
關羽咬咬牙,瞪著城頭的黃忠,無奈地隨劉備一同回到營中。回到營帳後,關羽仍氣憤難平,將頭盔狠狠往桌上一摔,說道:“大哥,黃忠這老兒太囂張了!若不拿下宛城,斬了黃忠,我關羽誓不罷休!”
劉備皺著眉頭,沉思片刻後說道:“黃忠確實厲害,且宛城城防堅固,不可強攻。軍師,你有何良策?”
龐統手撫胡須,思索一番後說道:“黃忠箭術驚人,正麵交鋒恐多有損傷。可派人佯攻,分散其注意力,再尋機從其他方向突破。同時,可派人截斷宛城的糧草補給,待其軍心大亂,再一舉攻城。”
劉備聽後,點頭說道:“軍師所言極是。就依此計行事。傳令下去,各營將士依計準備,務必拿下宛城。”
接下來的兩日,劉備軍依照龐統的計策展開行動。
第一天,趙雲領三千精兵佯裝攻城,在城下叫罵挑釁,試圖激怒黃忠出兵。城上的黃忠卻不為所動,隻是指揮弓箭手不斷放箭壓製,趙雲雖勇猛,卻也隻能在箭雨下暫避鋒芒,無法靠近城門。與此同時,關羽率一隊輕騎繞到宛城後方,試圖尋找破綻,卻發現後方同樣戒備森嚴,難以突破。初次行動,劉備軍並未取得成效。
到了第二天,關羽親自帶領一隊死士,趁著夜色摸近城門,想要突襲。然而,黃忠早有防備,城頭火光大亮,一時間梆子聲、喊殺聲四起。關羽軍暴露在明處,頓時陷入被動,隻能且戰且退。而趙雲依照計劃,截斷宛城糧草補給的行動也遭遇阻礙。原來,伊籍料到劉備軍可能會截斷糧道,提前增派人手護送糧草,趙雲與之交鋒,未能成功截斷糧草。
連續兩日,劉備軍都沒有建功,士氣不免有些低落。營帳內,氣氛凝重。劉備眉頭緊鎖,看著諸位將領,說道:“黃忠與伊籍防守嚴密,我軍連番行動皆未奏效,諸位可有良策?”
就在此時,營帳外一陣騷亂。隻見文聘滿身塵土,大步流星地走進營帳,單膝跪地,興奮地匯報:“主公大喜!末將已成功拿下社縣,前來複命!”
劉備先是一怔,旋即麵露喜色,趕忙上前扶起文聘,眼中滿是欣慰與讚賞,勉勵道:“文將軍果然不負所望!社縣戰略位置重要,將軍此舉,為我軍立下大功,實乃我軍之幸,漢室之幸!還望將軍再接再厲。”
文聘起身,抱拳說道:“多謝主公信任,末將定當不遺餘力,為主公效命。”
劉備按下心中因宛城久攻不下而產生的焦慮思緒,思索著文聘拿下社縣後的局勢變化。
接下來的幾日,雙方並未交戰。劉備軍按兵不動,一則是為了休整,二則是等待龐統謀劃新的破城之策。龐統站在營帳外,望著宛城城頭那嚴防死守的景象,一時也陷入沉思。
城頭上,黃忠與伊籍同樣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們深知劉備軍不會輕易放棄,時刻警惕著對方的一舉一動。
龐統回想起這幾日的戰況,他心想,或許可從宛城周邊的地形和敵軍補給上再做文章。
晚上,張飛勢如破竹,成功拿下葉縣,而後馬不停蹄地趕來與大軍匯合。一路上,張飛滿心歡喜,想著此番立下大功,定能讓大哥劉備高興,也為興複漢室大業添磚加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飛一路興奮地直奔營寨,然而,剛踏入營帳,他便察覺到氣氛異常凝重。往日裏充滿活力與鬥誌的營帳,此刻仿佛被一層陰霾所籠罩。
張飛定睛一看,隻見劉備靜靜地坐在營帳中央,懷裏抱著那個年幼的孩子,淚水止不住地從臉頰滑落。張飛心中一驚,緊走兩步,焦急地說道:“大哥!大哥!這是怎麽了?”
關羽趕忙上前,一把拉住張飛,神色悲戚,微微搖頭,示意張飛不要多說。
張飛這才發現,孩子麵色慘白,氣息全無,已然沒了生息。原來,這兩日孩子病情愈發嚴重,連飯都吃不進去,就在今天晚上,黯然離世。
劉備眼中流淌著淚,目光卻有些渙散,眼神中透著無盡的茫然與悲慟。他不知道自己一直以來的堅持究竟是為了什麽,未來又該何去何從。興複漢室的道路本就充滿艱辛,如今先帝遺孤夭折,仿佛一下子抽走了他前行的動力。
營帳內一片死寂,眾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許久,張飛忍不住大喊起來:“這是什麽世道!孩子這般無辜,竟遭此毒手!大哥,咱定要讓劉表那老賊血債血償!”
關羽雖未像劉備那般痛哭出聲,但也是眼眶泛紅,緊握著拳頭,咬牙切齒地說道:“大哥,逝者已逝,還望節哀。此仇不報,我等誓不為人。如今當務之急,是振作起來,謀劃破敵之策,拿下宛城,再找劉表算賬。”
劉備緩緩抬起頭,目光逐漸聚焦,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他輕輕放下孩子,站起身來,深吸一口氣,說道:“二弟、三弟說得對。這仇,我定要報!傳令下去,全軍將士為孩子默哀三日,三日後,全力攻打宛城,不破宛城,絕不罷休!”
眾人齊聲應道:“是!”聲音雖帶著悲戚,但更多的是堅定與決絕。
劉備軍懷著為夭折孩子複仇的堅定決心,對宛城發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進攻。戰鼓擂動,喊殺聲震天,士兵們如潮水般湧向宛城城牆。
關羽揮舞著青龍偃月刀,一馬當先,帶領著敢死隊衝向城門,所到之處,敵軍紛紛避讓。張飛則在一旁,指揮著弓箭手向城樓上傾瀉箭雨,壓製敵軍火力。趙雲身騎白馬,穿梭在敵軍陣中,如入無人之境,他手中長槍如龍蛇舞動,不斷挑落城牆上試圖反擊的敵軍。文聘也率領著自己的部眾,與劉備軍一同奮勇向前,他深知,此戰不僅關乎劉備的大業,更是證明自己忠心的時刻。
城樓上,黃忠與伊籍不敢有絲毫懈怠。黃忠雖年事已高,但身手矯健,箭無虛發,每一箭都精準地射向攻城的劉備軍士兵,給敵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伊籍則在一旁,沉著冷靜地指揮著士兵們防守,不斷調整防禦策略,應對劉備軍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然而,劉備軍的攻勢實在太過凶猛,宛城守軍的壓力越來越大。黃忠看著城下如瘋虎般進攻的劉備軍,心中暗暗擔憂。他轉頭對伊籍說道:“伊先生,速速向劉荊州求援!你看這劉備軍中,關張趙皆是驍勇善戰之將,如今又添了文聘這員猛將,他們這般不要命的進攻,我軍兵力損耗太大,長此以往,恐怕這宛城要守不住了。”
伊籍麵色凝重地點點頭,說道:“黃老將軍所言極是,我這就派人突圍求援。隻是如今城外被劉備軍重重圍困,突圍恐非易事。”
黃忠咬咬牙,說道:“再難也得試試!挑選軍中精銳,趁敵軍換防之時,強行突圍。務必將求援信送到劉荊州手中。”
伊籍不敢耽擱,立刻挑選了一隊精悍的士兵,交代了一番突圍的路線和注意事項。夜幕降臨,這隊士兵趁著夜色的掩護,悄悄潛出城門。他們如鬼魅般穿梭在劉備軍的營地周圍,憑借著高超的武藝和過人的膽識,終於成功突破了劉備軍的防線,朝著荊州的方向疾馳而去。
而宛城這邊,劉備軍的進攻仍在繼續。黃忠與伊籍帶領著守軍,一次次振作精神,頑強地打退劉備軍的進攻。雙方陷入了膠著狀態,每一次攻防都伴隨著無數的傷亡,鮮血染紅了宛城的城牆和土地。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東漢不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