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黃忠歸降 宛城平定

字數:4393   加入書籤

A+A-


    黃忠環顧著身後所剩無幾的兒郎們,目光堅定且帶著一絲欣慰,高聲說道:“兒郎們,如今深陷絕境,你們怕不怕?”那些渾身浴血的將士們,雖身形疲憊,但眼神依舊堅毅,他們用盡最後的力氣,大聲喊道:“既隨將軍出來,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今日陪將軍死戰而已!”
    黃忠聽聞,仰頭哈哈大笑道:“好!我黃忠臨死能有你們這幫好兒郎相陪,此生無憾!”言罷,他一把扯下頭上的纓盔,任夜風吹亂頭發,手中緊緊握住大刀,毫無懼色地便欲向前衝去。
    張飛見此情景,心中一陣惱怒,吼道:“都到這時候了,還想著送死?”說罷,便欲策馬挺矛而上,直取黃忠。卻見關羽突然一橫青龍偃月刀,攔住張飛,神色凝重地說道:“三弟,且慢!此等忠義之輩,若是讓他死於這亂軍之中,著實可惜。”
    言畢,關羽輕撥黃驃馬,緩緩向前行幾步,對著黃忠拱手行禮,一臉敬重地說道:“老將軍,你這一腔忠義,關某深感佩服。如今戰至這般田地,你也算為劉表盡過忠了。但你不為自身考慮,也該為身後這些兄弟考慮一二。這些將士在如此絕境之際,仍能陪你一同赴死。你又何必要讓他們白白枉送性命呢?”
    黃忠聽了關羽這番話,心中不禁一陣動容,他回頭望向那些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將士,見他們雖滿身血汙卻仍對自己忠心耿耿,心中五味雜陳。思索片刻,他深知關羽所言極是,自己不能再因一己之念,讓這些兄弟們白白送命。
    於是,黃忠緩緩轉身,對著將士們說道:“兒郎們,是我連累了你們。今日,你們便歸降吧,莫要再跟著我送死。”將士們雖心有不甘,但見黃忠如此決定,也隻得紛紛放下手中兵器。
    安排好將士後,黃忠仰天長歎一聲,緩緩拔出佩劍,心想自己一世英名,如今卻落得這般田地,與其被俘受辱,不如就此了斷。就在他將劍刃抵在脖頸之時,趙雲眼疾手快,一個箭步衝上前去,施展巧勁,打落了黃忠手中的佩劍。
    趙雲說道:“老將軍,何必如此!勝敗乃兵家常事,以老將軍之能,若能歸降我主,他日必能成就一番大業,又何苦尋此短見。”
    張飛在一旁見狀,嚷嚷道:“哼,有什麽想不開的,既已敗了,就乖乖跟我們回營寨!”說罷,便吩咐手下將黃忠押解起來。
    眾人押著黃忠往營寨走去,一路上,月光灑在他們身上,映出長長的影子。黃忠心中思緒萬千,不知等待自己的將會是什麽命運。而劉備營帳那邊,劉備聽聞黃忠已被擒獲,正滿心期待地準備迎接這位猛將的到來,他深知,若能勸降黃忠,無疑是如虎添翼,對自己的大業將有著不可估量的助力。
    眾人押著黃忠進入營帳,劉備早已在帳中相候。見黃忠被帶進來,劉備趕忙起身,親自上前為黃忠鬆綁,臉上帶著誠摯的笑容。黃忠抬頭,見劉備身著一襲青色錦袍,麵色溫和,可心中卻滿是憤懣,並不領情。
    劉備笑著說道:“黃將軍,久聞將軍忠義無雙、武藝高強,今日得見,實乃備之榮幸。備知將軍心中有怨,不如先消消氣,且容備設下酒宴,咱們邊吃邊談如何?”
    黃忠冷哼一聲,不屑地說道:“哼,不必假惺惺!我黃忠雖是敗軍之將,卻也不吃你這套。劉表待你不薄,你勢窮來投,他給你容身之地,解你燃眉之急。你不思報答,今日卻興兵攻打於他,如此忘恩負義,叫我如何看得起你!”
    劉備聽後,喟然長歎,神色變得凝重起來,緩緩說道:“黃將軍,非是備不顧念宗親之情啊。劉表雖收留於我,可對我多有猜忌,總擔心我劉備養虎為患,從未真正將我當作自己人。這些,備都忍了。我劉備一心隻為興複漢室,從無他念。可那蔡瑁等人,竟設計害死我那無辜的小皇子,致使漢室苗裔中斷,此仇不報,我劉備有何顏麵麵對漢室列祖列宗!備不得已才起兵,實是為了討回公道,為漢室鏟除奸佞啊。”
    黃忠微微一怔,他雖對劉備的行為仍有不滿,但聽劉備這般言語,似乎也有幾分苦衷。隻是心中多年來對劉表的忠誠,讓他一時難以釋懷,仍舊板著臉說道:“即便如此,你也不該兵臨城下,致使宛城百姓受苦,我等將士死傷無數。”
    劉備麵露愧疚之色,說道:“將軍所言極是,備亦心痛百姓與將士傷亡。但當時形勢緊迫,備實無他法。如今戰事已了,備定會安撫宛城百姓,厚葬陣亡將士,還望將軍能體諒備之難處。”說罷,劉備對著黃忠深深一揖。
    黃忠聽了劉備的解釋,心中不禁有些微微動容。就在此時,龐統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營帳,他笑著看向黃忠,說道:“黃將軍,我本也是襄陽人,對劉表的性子自然是多有了解。劉表此人,優柔寡斷,絕非能成就大業的明主。此次將軍身陷重圍,他卻拒不派人增援,眼睜睜看著將軍和宛城軍民陷入絕境,如此涼薄之人,將軍又何必為他盡忠到底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黃忠眉頭微皺,陷入沉思,龐統所言的確句句在理。龐統接著說道:“再說那關於屠城的傳言,不過是為了擾亂宛城軍心民心的計謀罷了。劉皇叔向來愛民如子,這麽多年來,所到之處,皆以百姓福祉為念,何曾有過屠戮百姓之舉?”
    劉備聽龐統如此說,不禁動容落淚,他滿懷深情地望著黃忠,誠懇地說道:“黃將軍,漢室傾頹,奸臣當道,天下大亂。備雖不才,願伸大義於天下,然智術淺短,迄無所就。今漢室苗裔凋零,備痛心疾首。望將軍念及大漢江山來之不易,助備一臂之力,共圖興複漢室大業,備必當以國士待之。”說罷,劉備竟然拱手,對著黃忠躬身,欲要拜倒。
    黃忠見狀,心中大為震撼,再也繃不住,趕忙上前一步,伸手扶住劉備,激動地說道:“劉皇叔快快請起,皇叔如此厚愛,黃忠何德何能。方才聽皇叔與龐先生所言,黃忠如夢初醒。劉表不仁,我又何必愚忠。今願心悅誠服,拜倒於皇叔麾下,效犬馬之勞。”言罷,黃忠鄭重地拜倒在地,表示歸順。
    劉備大喜過望,趕忙扶起黃忠,說道:“得將軍相助,實乃備之萬幸,漢室之幸也!”營帳內眾人見狀,皆麵露喜色,紛紛上前道賀。
    龐統笑意盈盈地看向黃忠,開口問道:“黃老將軍鎮守宛城多日,對這宛城的情況必定了如指掌。如今將軍歸降皇叔,不知對於拿下宛城,將軍可有良策?還望將軍不吝指點。”
    黃忠聽聞,不禁喟然長歎一聲,臉上閃過一絲懊悔之色,緩緩說道:“實不相瞞,伊籍本早就勸我一起歸降皇叔,奈何我一時愚忠,固執己見,不聽其勸,執意堅守,這才白白折損了數百兒郎的性命。好在我與伊籍之前約好,明日他便會開城投降。”
    眾人一聽,先是一怔,隨即大喜過望。劉備上前一步,輕輕拍了拍黃忠的肩膀,溫言安慰道:“黃將軍不必過於自責,將軍忠義,令人敬佩。如今將軍迷途知返,實乃我軍之幸。那些犧牲的將士,備定會厚待其家人,以慰他們的在天之靈。”張飛也在一旁咧著嘴笑道:“老將軍,過去的事就別想啦,以後咱一起跟著大哥幹,定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第二日清晨,陽光灑在大地上,劉備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來到宛城。遠遠望去,果然見宛城城門大開,伊籍身著素服,手捧印綬,在城門前恭敬等候請降。劉備見此情景,催馬向前,來到伊籍麵前。
    劉備與伊籍本就是舊識,見伊籍如此,心中感慨萬千。他翻身下馬,快步走到伊籍身旁,握住伊籍的手,溫言撫慰道:“機伯,多年不見,不想今日竟在此處相見。過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你此舉保全了宛城百姓,備感激不盡。往後,咱們一同為興複漢室的大業努力。”
    伊籍趕忙躬身行禮,說道:“皇叔仁義之名,天下皆知。伊籍願追隨皇叔,效犬馬之勞。宛城百姓能得皇叔庇護,實乃萬幸。”
    劉備微笑著點點頭,隨後率領大軍緩緩進入宛城。
    城中百姓卻大多神情冷漠,臉色麻木地看向劉備等人,眼神中沒有絲毫熱情與期待。劉備見狀,心中一沉,轉頭對龐統低聲說道:“這百姓因連年戰亂,生活困苦不堪,咱們日後定要全力保境安民,讓他們過上太平日子才是。”
    就在此時,人群中突然有一婦人情緒激動,彎腰撿起土坷垃等雜物,朝著劉備的儀仗砸去。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將士們大驚失色,他們立刻拔劍出鞘,就要對那婦人動手。劉備趕忙抬手攔住,神色平靜地說道:“我等圍城多日,百姓心中有些仇恨也是在所難免,切莫衝動。”
    隨後,劉備不動聲色地暗下與龐統低語:“昔日是何人鎮守宛城,為何百姓對我等如此仇視?”龐統思索片刻,回答道:“當年是張繡叔侄在宛城鎮守,那時治理得倒也不錯,與百姓相處融洽。”劉備聽聞,不禁長歎一聲,感慨道:“唉,若我那師弟馬超能夠一心匡扶漢室,何至於讓江山淪落至如此局麵。想當年,馬氏一門忠烈,馬超更是勇猛無比,若他能與我攜手,共同為興複漢室努力,說不定如今早已平定亂世,百姓也不必遭受這般苦難。”龐統微微點頭,深表認同,二人心中都明白,如今局勢複雜,想要實現興複漢室的大業,還有漫長而艱難的路要走。而安撫宛城百姓,贏得他們的信任與支持,便是當下至關重要的一步。
    喜歡東漢不三國請大家收藏:()東漢不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