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對九島

字數:4123   加入書籤

A+A-


    戰鬥是在傍晚時分才結束。
    海麵飄滿了焦黑的船板,斷裂的桅杆如枯骨斜插雲霄。
    帆布殘片在餘燼中卷曲成灰。
    這一戰是大虞勝了。
    得到消息趕來支援的民眾越來越多。
    密密麻麻的看不到頭。
    又有甘寧等精銳部隊作為箭頭。
    東瀛人越是戰到最後就越是絕望。
    從來就沒見過敵人的戰力居然還能夠越打越多的。
    太灣民眾心中的怒火早已日積月累。
    隻等一個契機轟的一下就會化為熊熊烈火。
    而甘寧就成為了這個契機。
    關於這一戰在後代的軍事史上也可堪稱為奇跡。
    隻率千餘人馬的甘寧。
    既無援兵,又無補給。
    更是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
    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
    竟然讓他硬生生的攻下了一個守備森嚴的水寨。
    為大軍的太灣攻略戰拔下了頭籌。
    到底是一股怎樣的力量能讓明明才剛剛抵達太灣的甘寧立刻就得到了十餘萬民眾的支持。
    不惜舍生忘死的赴戰。
    這也成了後世史學家們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所有的村民都沉浸在勝利的狂歡之中。
    愣是沒有一個人注意到所謂大虞的正義之師怎麽才這麽點人。
    實際上大部分戰鬥都是他們自己打的。
    大虞兵馬也就起個吉祥物的作用了。
    當然。
    後續龍不祥在得知此事後也親自頒令凡是參加過此戰的村莊全部免稅五年。
    而彼時的甘寧一麵休整水寨,一麵派人出海前往收攏部隊。
    又遣人嚐試與孫策大軍恢複聯係。
    與雞籠港的喜悅不同的是。
    這時的戚繼光急的真如熱鍋上的螞蟻。
    就差沒上躥下跳了。
    這一次出兵,真正的目標其實就是戚繼光所負責的對九列島。
    對九島橫立海麵,就如是太灣島的一座天然屏障。
    曆來都有‘欲攻太灣,先奪對九‘的說法。
    可是被狂風所亂,戚繼光的部隊同樣迷失在了海麵上。
    雖然這一次準備充足,船上的物資極其的豐厚。
    就算拖上一段時間士兵們也餓不死。
    可是不行。
    因為如果戚繼光不能限時奪下對九島的話。
    那麽屆時左右兩軍的太史慈和甘寧所部就會成為一支孤軍。
    到時太灣和對九島同時出兵夾擊,這兩路孤軍隻怕凶多吉少。
    且全盤計劃都會崩潰。
    總算戚繼光對這一帶海域還算熟悉。
    手下又能人異士極多。
    他們白天通過羅盤與象限儀定位,夜晚又以牽星術觀察天象、判斷方位。
    不幾日便恢複了方位。
    戚繼光又派出了上百支小船在附近搜索。
    在極快的時間內便將十之八九的兵馬聚攏。
    饒是如此,前後仍是耽誤了十餘日的時間。
    至此戚繼光更不耽擱,率領三萬戚家軍風風火火般直撲對九島而去。
    然而戚繼光去的快,停的更快。
    隻見對九島的輪廓在浪濤間若隱若現。
    倭人的了望塔上忽明忽暗的火光,像極了毒蛇吐信。
    三萬戚家軍的戰船在暮色中如黑雲壓城。
    火急火燎趕來的戚繼光在這時反而不動了。
    仿佛對攻擊島嶼這件事毫不在意一般。
    隻是目光深沉的注視著島的方向。
    他不動戚家軍便也不動。
    三萬人就如三萬尊泥像,一動不動。
    氣氛壓抑的讓人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奇怪的是,三萬兵馬就這般明晃晃的堵在門口。
    島內的倭人竟也如毫無所覺一般,並未半點動靜。
    “報,潮水已退三刻,灘塗盡露!”
    有士兵大聲的報告。
    原來戚繼光在等的是潮水。。
    對九島地域特殊,每月都隻有退潮的那兩日才會完全顯露前往島內的通道。
    而戚繼光之所以連部隊都來不及全部收攏也要趕來。
    為的就是趕上這一次退潮。
    如今潮水既退,大戰一觸即發。
    戚繼光握緊腰間的佩劍。
    他猛地轉身,身後三萬子弟兵如狼似虎。
    “鋪草車上前。”
    隻聽戚繼光一聲厲喝。
    霎時間,數百輛滿載稻草的木車軋過淺灘。
    泥漿飛濺中竟有金屬斷裂的脆響。
    原來東瀛人將鐵蒺藜深埋泥中,又在灘頭暗設弩機。
    卻早已被周瑜無孔不入的探子查探清楚。
    倭人的鐵蒺藜被生生碾碎。
    但陡然間箭雨驟降。
    戚家軍變陣極快,盾牌手立刻結陣。
    狼筅從盾隙刺出。
    將羽箭絞成漫天碎屑。
    暗處傳來幾聲輕‘咦‘之聲。
    似乎東瀛人也沒有料到他們精心準備的陷阱竟然連戚家軍的分毫都沒有傷到。
    喜歡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國家還要大了請大家收藏:()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國家還要大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