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李世民與玄武門

字數:3966   加入書籤

A+A-


    孫策猛吃一驚,詫異的看著周瑜手中的聖旨。
    他沒想到當日他們出京之時龍不祥竟然還留有一封密旨。
    且周瑜竟在這個時候拿了出來。
    難道當前種種早已在陛下的預料之中?
    孫策心中雖然駭然,口中卻抱怨道:
    “既有密旨為何不早早拿出來。”
    周瑜苦笑一聲,將密旨打開緩緩念道:
    “東征軍凡遇東瀛軍民皆殊死抵抗時,無論男女老幼,凡高於車輪者盡皆屠之。”
    “附:車輪放平。”
    此言一出,連孫策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為一方梟雄,血戰天下。
    也不是沒有屠過城。
    但所謂屠城皆為威懾,是出於政治目的的。
    可‘威懾’到龍不祥這般地步的絕無僅有。
    聽聽,說的都是些什麽。
    凡高於車輪者盡皆屠之。
    還車輪放平。
    那意思就是說連嬰兒都不要放過?
    這已經不是征服了,而是要徹底把這個民族殺絕、殺盡啊。
    他到底是怎樣才能下達這樣的決斷啊。
    孫策緊閉雙眼,沉吟良久。
    終於說道:“你把密旨收起來。”
    周瑜劍眉一皺叫道:“你要抗旨?”
    孫策緩緩搖頭,說道:“你可知一旦這道聖旨傳出去了,將會引發怎樣的後果?”
    周瑜歎道:“我知道。”
    孫策肅言道:“你不知。”
    “我主雄才偉略,乃萬世不遇之明君,可隻要這道旨意泄露了半點出去,史書上錚錚鐵筆便必定會給他留下永世也洗不掉的汙名和辱罵。”
    說到這裏孫策的神情更見凝重,一字一句道:
    “你把旨意收起來,屠城的軍令我來下達。”
    孫策此言一出,分明就是要替龍不祥將這千古罵名給背過來了。
    他堅定不移的準備執行軍令。
    此尚可說是分內之事。
    可為將者血染沙場、出生入死,求的不就是身後留名百世嗎。
    正是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
    古人連命都不在乎也要求其名。
    而如今孫策為了主君連名聲竟也心甘情願的準備拋棄了。
    這是何等的義薄雲天。
    須知此令一出,無論結局如何,殺神、屠夫之類的惡名必會伴隨他一生,至死不休。
    周瑜一鞠到底,肅容道:“伯符高義,令人心悅誠服,佩服佩服。”
    孫策笑道:“我為大將,又是東征軍的統帥,此乃當仁不讓也。”
    周瑜長歎道:“可是不行的。”
    孫策驚道:“為何?”
    周瑜道:“陛下明明可以將此道命令口述於我,你可曾想過他為何偏要留下一道明旨?”
    孫策動容道:“陛下他…他想…”
    周瑜道:“不錯,出京時陛下曾對我言道:昔日楚項羽殺義帝而怪罪於英布,後世中朱元璋誅小明王卻問罪於廖永忠,此皆不為他所取也。”
    “他所取者乃唐太宗李世民也。”
    孫策道:“李世民何人也。”
    周瑜道:“隋朝末期群雄並起,逐鹿天下。”
    “太原李淵為其中之一,李淵有四子,唯次子李世民文韜武略,可謂一代雄主。”
    “李世民設天策府而網羅天下英傑,又南征北戰,為其父征戰天下。”
    “然李世民雖立下赫赫戰功,李氏之太子卻是寸功未立的長子李建成。”
    “李建成嫉妒其弟功高蓋主,屢有加害之意,李世民雖雄才偉略終究也不過為他人徒作嫁衣也”
    孫策不知不覺間已代入到了李世民的處境之中,問道:
    “如此不公令人憤憤不平,然則李世民又當為之奈何?”
    周瑜道:“李世民忍無可忍,率八百死士發動玄武門之變,終誅殺兄長,又逼其父讓位,後終成一代明君。”
    孫策大讚道:“好,當斷則斷,果然無愧於雄主也。”
    周瑜歎道:“還不僅於此,令陛下念念不忘的,便是李世民在誅殺兄長、逼父讓位這樣的千古罵名下,竟然還沒有推出哪怕任何一名屬下出來頂罪。”
    “就連表麵的敷衍工程也沒有,是我幹的便是我幹的,何懼天下悠悠之口,何懼千秋史官之筆。”
    孫策聽到此處更是忍不住的大聲讚道:“好擔當,此真大丈夫也。”
    周瑜微微一笑,想起自己剛聽到陛下說起這段往事時,也是這般忍不住的擊節讚歎。
    陛下曾說,縱觀李世民生平。
    倘若殺兄讓他100分。
    逼父退位則200分。
    娶嫂子300分。
    渭水之盟400分。
    那麽貞觀之治則+分。
    這樣的君王你要怎麽去黑?又能怎麽黑?
    遍觀古史,無論是吳三桂引清兵入關、還是汪精衛所謂‘曲線救國’其實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果他們能在之後的人生裏統一全國、擊敗外辱。
    並開啟一段璀璨的盛世的話。
    那麽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那些所謂的汙點也會變成你人生中忍辱負重的光輝。
    隻聽周瑜道:“話已至此,你可知陛下之意了?”
    “東征是他一力主張,屠城也是他的主意,他既頒下明旨便絕不會讓任何人來替他‘背鍋’。”
    喜歡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國家還要大了請大家收藏:()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國家還要大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