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劃時代的《唐山大兄》

字數:3198   加入書籤

A+A-


    邵氏更是發文,批判協和電影公司這是投機取巧博眼球,誤導市民,算是欺詐,影響太壞,壞了規矩。
    各家報紙,批判的也不少,也有人直接說這是開了壞頭,以後各家電影公司都不會重視電影質量了,隻會想方設法把市民騙進電影院。
    電影還沒上映,擂台賽還沒開打,已經搞的滿城風雨,人盡皆知。
    搞得鄒文懷、何冠昌憂心忡忡,這名聲有點壞了啊。
    王援朝和李小龍則很是淡定。
    王援朝知道李小龍的實力,和電影的實力。
    李小龍則單純的相信自己的實力,自己這麽能打,肯定能為電影加分的吧?
    最終有176人報名擂台賽。
    而能上擂台的幸運兒,隻有30人!
    但大家都覺得,這比賽馬的贏麵概率大,是吧!
    23日,周六,擂台已經搭好了,TV甚至跑來現場,直播抽簽!
    是的,抽簽也是放在大庭廣眾之下,看熱鬧的人不要太多。有的武功高手,更是親自過來看看抽簽靠不靠譜。
    好多報紙也派了記者過來,大家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現場有主持人,是香江商業電台的,先是一一介紹了176人的選手信息,姓名,年歲,籍貫,職業、傳承,戰績。
    哎,反正是,戲份要做足。
    選手有抗包的苦力,有工廠的工人,有社團的紅棍,有武館的弟子,甚至還有武館的教練,形形色色,夠真實!
    然後抽簽,他們居然邀請現場的記者們上來抽。
    這樣誰敢說主辦方作弊搞小動作,這幾十個記者會噴死他們。
    記者們也嘀咕不已,主辦方是真這麽自信?還是演著演著,覺得自己真的是大兄了?
    但這不妨礙他們認真檢查176根寫有號碼的竹簽。
    檢查完了,長簽就放在了一個大竹筒裏,隻露出上麵一截。
    因為有觀眾,有直播,各路記者開始發揮了。
    介紹報紙的,介紹自己的,看著抽的,扭頭閉眼抽的,講究一個五花八門的真實。
    最後還增加了5名替補,萬一前麵有人沒來,後麵可以順序替補。
    每位出戰打擂的選手,補貼車馬費、誤工費、醫藥費,100元!
    三天30個擂台,因為李小龍的彪悍,連替補算上,實際隻打了23,有不少人來了,看了,又悄無聲息的溜走了。
    打不過,打不過,是真的凶悍。
    李小龍的戰績未嚐一敗,基本是幾下就解決一個對手,讓報紙、電視、電台都要發癲。
    功夫之王,名副其實!
    等到周五,除了邵氏院線,全香江各大院線幾乎同時上映。
    大家都想去電影院看看,功夫之王有多厲害,是不是報紙上、電台上吹噓的那麽厲害。
    即便通過電視觀看過守擂直播的,也覺得不過癮,不親自來電影院看看,憋不住。
    周五一天的票房,就高達20萬。
    什麽概念?
    按照電影票3元均價,就是有大概7萬人次觀看了電影!
    全香江人口才剛過400萬!
    周六經過報紙、電台的宣傳,以及第一批觀眾的口碑發酵,周六票房更是突破30萬!
    多少電影整個檔期票房都不足30萬的!
    香江影壇史無前例!
    王援朝就是要求各大院線每天統計票房,曬數據,刺激媒體和觀眾。
    一些說劇情老套,演員演技青澀的影評,直接被鋪天蓋地的唱好淹沒了。
    在此之前,香江票房最高的華語電影是胡金銓的《龍門客棧》,票房破了200萬。
    按照《唐山大兄》的趨勢,破300萬是輕輕鬆鬆啊,就看有沒有機會破400萬了!
    在此之前,不管是星光係還是邵氏係的電影,票房也就在50-150萬之間浮動。
    【曆史上,同時期薑大衛、狄龍,引領了邵氏電影,票房最高的《拳擊》,71年10月1-14日上映,票房172萬,《新獨臂刀》159萬,《大決鬥》137萬,《無名英雄》120萬,但現在受到大量星光係電影的衝擊,票房被分攤變薄了。】
    半個月前,邵氏的《拳擊》剛剛下畫,跟《大兄》一比,就顯得《拳擊》太假,太奶油小生了。
    有報紙就煽風點火:
    “範克和汶烈帥是帥,但在鄭潮安麵前,怕是撐不過三腳!”
    這大大刺激了薑大衛、狄龍的粉絲,他們勢必要去看看那個李小龍是不是真的那麽厲害。
    報紙們跟打了雞血一樣,相比總督的變幻,市民還是對娛樂更熱情一點。
    關鍵是《大兄》看了確實過癮啊!人家是真打!
    票房的奇跡持續上演。
    11月1日,隻是4天,票房過100萬;香江速度!
    11月6日,又過5天,票房過200萬;香江速度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