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金靈膏
字數:5420 加入書籤
“施主,若旁邊無主,可否容小僧歇坐。”
一位身著海藍色僧袍的年輕僧人來到李胖墩身邊,悄無聲息地。
尼瑪,冷不丁地現身,活人也要被嚇得尖叫。
長得挺眉目清秀的,咋這般作弄人呢!
得虧李胖墩“見多識廣”,麵色如常,微笑應對。
“大師請。”
“多謝施主。”
年輕僧人來到李胖墩左側安坐。
李胖墩微笑頷首。
嗯?
是他!
李胖墩修行畢竟走的“服食”路子,對氣味敏感,是那僧人身上散發陣陣異香,如蘭似麝,沁人心脾,醒腦提神,腦域清新。
好聞是好聞,但李胖墩不動聲色地選擇屏息。
江湖經驗有一條:別聳個鼻子瞎聞,小心著了別人的道兒。
“施主可是第一次來無憂洞?”
大廳很大,影影綽倬,那明眸皓齒的年輕僧人終是耐不住寂寞,朝李胖墩聊天盤暄。
江湖經驗又一條:出門在外,少說話,小心泄露自己的根底。
見小胖子憨笑應對,年輕僧人並無惱色,反而溫笑一聲:“小僧南海金山寺明秀,見過李施主。”
“你認識我?在下似乎與大師素昧平生。”
李胖墩聞聲驚然。
仇家尋上門來?
不對。
本公子處處與人為善,不曾與他人結怨成仇。
“南海墟市曾與李施主有過一麵之緣,那時候小僧是跟著師門長輩同去的,在此多謝李施主讓寶,南無阿彌陀佛。”
李胖墩眉頭一挑,金山寺?南海墟市?
“噢。想起來了,是那件...”
“李施主慎言。”
見李胖墩要說破師門好不容易得的異寶,年輕僧人急忙攔住。
此地可非善地,慎言慎言。
海藍色僧袍的年輕僧人坐定寥寥幾句話便同李胖墩聊得熟絡。
要不說呢,這年輕和尚天生具備一種親和力,隻需幾句話便能與人相談甚歡,不愧是南海金山寺放到江湖上的行走擔當。
“李施主也是為這次賞寶會而來?”
明秀小和尚繼續嘮嗑兒。
“嗬嗬,湊個熱鬧。”
李胖墩靜候無憂閣來客,嘴裏敷衍著身旁嘴碎的俊俏和尚,用餘光打量著紛紛湧入大廳的“賓客”。
此時他也看出來了,看似無序的大廳席位其實也有門道兒,就比如自己。
自己身旁就小和尚一人,那幾位大活人賓客雖與自己位列一邊卻是席位下列。看來自己是無憂洞的“貴賓”了。
有魑鬼這個無憂知客使親自侍奉,試問哪個不長眼的敢湊近挨著坐。
真當江湖無規矩嗎?
不光坐在貴賓席的李胖墩暗中打量來客,或早或遲入大廳的賓客們也在打量貴賓席位的貴客們,目光有豔羨者有陰冷者也有暗藏殺意者。
見李施主反應淡淡,明秀小和尚溫和一笑,從懷裏摸出一方約莫巴掌大的瓷盒兒。
掀開蓋子,瓷盒裏裝著的是如同岩蜜般金黃色的黏稠膏油。
一陣淡淡異香直衝李胖墩的鼻腔。
見李施主側目,明秀小和尚知道“魚咬餌”了。
“李施主明鑒,這盒油膏名喚金靈膏,是我金山寺獨門秘藥,采寶藥取其菁萃,再以我寺秘術煉就此膏,是為煉神壯魂固魄之寶藥。”
明秀小和尚在顯擺自家的金靈膏多麽牛筆,功效多神奇,離“包治百病”也就幾步之遙。
雖是在大吹法螺的噓噓吹,不過這東西真有壯魂固魄的效果,效果雖不能立竿見影,經常用的話卻有著潛移默化,“厚積薄發”的大好處。
拿到外麵,絕對是讓人覬覦的好東西,不,那些鬼物更會瘋搶。
金靈膏,壯魂固魄,金山寺獨門秘藥。
明秀小和尚常年裸身塗抹此膏於全身,誦經修持,益處甚大,小小年紀修為十分了得,已是金山寺最年輕的大禪師,若與玄門對標便是靈虛境。
又因常年塗抹金靈膏助益修行,打磨的元神魂光雖明暗如螢火卻是那些玄門正宗裏的天才們最豔羨的未踏靈光先生魂光的“天驕”。
沒看到大廳裏那些個身影遮掩的鬼物貪婪如熾嘛。
金靈膏!
這可是好寶貝啊,可惜那小和尚是金山寺的,不好相與。
如若不然,直接弄死搶寶跑路。
明秀小和尚手托瓷盒,朝大廳裏掃了一眼,溫笑無聲。
敢“當眾”顯寶,當然不是托大,那份自信是從容,是對自己的自信,也是對無憂閣的信任。
無憂洞有位洞主的前身曾是師門金山寺的傳功大長老,這份香火情夠不夠硬啊?
“李施主請。”
明秀小和尚給李胖墩摳了一點點。
真的是一點點。
李胖墩在伸手前,悄無聲色地朝身後的魑鬼瞟了一眼,得到“無礙”的信息後才將手背亮出來。
“嗯,不錯,有股子清涼。”
從手背搽了一丟丟,揉搓幾下,觸感油膩潤滑。
李胖墩依明秀小和尚所言,將金靈膏塗抹在眉心和眉角輕輕揉搓,頓覺腦域清涼一片,明澈涼爽,的確提神醒腦,連思維都敏捷不少呢,好寶貝。
連著幾日趕路的疲憊,都減輕了許多。
這是李胖墩塗抹油膏後的清晰感受。
魂魄強壯穩固。嗯。屆時那些個陰邪鬼祟也難以動搖他的心神。
用土話來講,些許鬼祟邪物休想“蠱惑”“嚇唬”到他。
不是本公子膽子變大了,是本公子膽子強壯了。
嘎嘎嘎。
李胖墩掖住內心狂囂:“明秀大師,敢問這...”
“金靈膏。”
明秀小和尚適時地提醒。
“金靈膏,對,金靈膏,造價不菲吧?”
“魂壯魄固乃道行之基,我寺師長采眾寶藥薈於一爐,得天地造化,守四時節氣,終練藥難成,萬幸我佛慈悲,傳下煉藥秘術,十能存一已是我佛大慈。”
這小和尚說話真磨嘰。
李胖墩又不好打斷人家嗶嗶噠噠。
做人呢要有禮貌,尤其是出門在外,些許性子要收收,否則禍事自招。
江湖規矩有一條:別打斷別人說話或裝嗶。
。。。
一場雨下了兩天,張牧之與溫仙子溫存了兩天。
初嚐雲雨,溫仙子爆發的熱情讓書生逞強不認輸。
難得好天氣,書生陪溫仙子出門逛街。
不得不說,柳郎中炮製的那壇藥酒來效快,勁頭足。
雨夜漫長,書生“基本”完勝。
喧鬧街市,熙熙攘攘。
趙三槍,大寬跟在兩人身後,慢悠悠地逛遊。
麵色如常但眼底略現青灰的公子,又見溫仙子隨著連續幾晚的辛勤滋潤愈加嬌豔,舉止間嫵媚含情。
作為扈從的趙三槍是過來人,深知其由,公子的故作堅強他是看在眼裏,疼在心裏。
同是練武之人,他曉得金陽武館肯定藏有壯血補元的鹿血酒。
難就難在如何不借公子之名搞到這補腎名酒鹿血酒,且最最重要的是,不能讓金陽武館的人知曉,引以為談資,平白汙了公子聲名。
愁啊。
柳郎中一家謀劃的大事在蓑衣釣叟麵前猶若浮雲爾。
攢錢給女兒贖身?
女兒因故不肯脫離掩月宗?
嗬嗬。
釣叟手書一封直接寄往掩月宗外務宗老,除了讓柳芷蘭在宗門更受重視外還多了一道便利,可隨時探親。
掩月宗能深耕風月潛身謀利,堪與大漠合歡宗分庭抗禮自有法度,區區一良才弟子在宗門中不知藏有多少。
可以說,能入門修行的無不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