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寒冬倒春

字數:3517   加入書籤

A+A-




    "轟隆,轟隆,轟隆……"雷鳴聲持續不斷,硫磺的氣息彌漫空中,新的一年瞬間降臨。

    淩州城中,大小官署依照當地習俗,早在臘月二十六便已放假,官印賬冊封存,正堂大門緊鎖。

    盡管朝廷規定正月初十所有官員必須返回衙門辦公,但通常整個正月,衙門內幾乎無人蹤影,除非有外敵侵入或是叛亂發生,否則官員們會在二月初三才回歸政務。而百姓們,除非有深仇大恨,否則很少在正月間訴訟。

    然而今年,情況似乎有所不同,正月十六剛過,京東東路經略安撫司衙門外,官車已停滿。上至轉運使丁謂,下至各縣城送信的小吏,每一個進出衙門的人,臉上都寫滿了沉重。

    大事不妙!

    隻要有洞察力之人,見到這場景,立即意識到京東東路即將麵臨一場巨變。

    更有消息靈通者,迅速勾勒出了具體"災厄"的輪廓。

    饑荒疊加鹽荒!

    突如其來的糧食和食鹽短缺,已席卷京東東路的每個州城。

    自初六開市以來,直至正月十五,短短十天間,米價已五度上漲。

    如今,一鬥米價已至十文,而淩州城的米價昨日正式突破每鬥一百文,正向一百二十文的價位疾馳!

    至於鹽價,漲幅更是驚人。

    雖說大宋的鹽鐵由官府經營,但運輸與銷售則交由各大豪商負責。

    這些豪商們在立春後不謀而合地宣稱粗鹽短缺,僅十日之內,價格竟翻了近兩倍!

    這是京東東路二十五年來未曾見過的奇景!

    京東東路雖多山,但糧食自給自足不成問題。而相鄰的淮南東路,則是大宋最大的粗鹽產地。

    除了二十五年前宋遼大戰慘敗,皇帝乘坐驢車逃命那段時期,其他時間,京東東路的糧價和鹽價都相對穩定……

    盡管每年春風拂過,空虛的倉庫短暫湧現,稻米之價偶爾浮現水麵,但也鮮有躍升至百文的時刻。

    至於鹽晶,它的價值長久地靜止在每磅四十至六十文之間,逾越七十文的情景,十年間猶如流星劃破長空,一瞥即逝。而每磅竟超百文,乃是傳說般的稀罕事。

    “宰相閣下,請原諒我的失態!情勢緊迫,糧食與鹽晶是平民的安心之源,這樣的漲幅持續下去,混亂將無法避免!”此刻,京東東路最焦慮之人非轉運使丁謂莫屬。踏入經略安撫司府邸,他直闖王欽若處理日常政務的二堂,隔著門窗低語稟報。

    他的慌亂並非無因,轉運使肩負穩定物價的重任。稻米與鹽晶的價位,如同地域物價的風向標。一旦它們攀升,其他商品的價格必將如日中天,飛速上漲!

    一旦民間出現饑民流離或餓殍遍野,朝廷必定追責。那時,不論是否他的過錯,他都將成為祭壇上的犧牲,以挽回朝廷威信,平息民怨!

    如此一來,即便劉才人能在帝側巧言令色,他也難逃嶺南的五年貶謫。而仕途一旦中斷,重振旗鼓的路,恐怕漫長十年!

    “謂之,你的到來正合時宜!快進來,你我之間無需講究禮數!”王欽若剛送走淩州州牧黃宛,尚未來得及喘息,聽見丁謂的聲音,忙喘息回應。

    他是一位老練的能臣,雖不及寇準、呂蒙正和王旦的才智,但在大宋朝廷中,其地位亦能躋身前列。然而,前線士兵未曾戰敗,境內也無水旱蟲災,糧價與鹽價突飛猛漲,這超出了他的經驗範疇!

    因此,就算丁謂今日不來尋他,待他緩過氣,也會徑直奔赴轉運司。別無所求,至少先弄清常平倉內的糧食儲備,以及鹽倉能調動多少粗鹽,這兩事真相必須得知。

    不依賴賬本,他身為多年地方與中樞的官員,深知賬麵上的數字僅供朝廷參考。唯有詢問實情,他才能判斷啟用常平倉與鹽倉,能否化解危機。

    “多謝宰相的理解!”形勢危急,丁謂來不及過多寒暄,自行推開房門,大步踏入,“宰相,不能任由稻米和鹽晶價格持續攀升。京東東路人口稠密,每個縣城皆有兩至三萬人,淩州更是逼近十五萬之眾。這些人並非農夫,家中糧食儲備有限。人無鹽尚可支撐數月,缺糧的話,十日……”

    "自然,我知曉不能放任米麥與鹽晶的價格飆升如狂風。黃宛之言,與你無異!" 王欽若緊鎖眉頭,瞥了一眼丁謂,喘著粗氣打斷他的話語,"隻是,老夫無法憑空變出糧食與鹽來。得問你,問常平倉內的儲備。”

    "常平倉中可供食用的穀物,記載的六成半確鑿無誤!鹽晶共計一百二十三萬六千斤!" 丁謂也算得上是一位才幹之人,迅速給出了回應,"其餘的三成半,兩成僅夠喂養牲畜,一成半是估算損失,按慣例用於抵消運輸損耗!"

    "六成半是多大數目?" 王欽若聞言心中一喜,急切地追問,至於剩餘的三成半,他選擇忽略不計。

    "超過兩百萬石!一半為麥穗,另一半為粟米與高粱!" 丁謂思慮片刻,回答中除了憂慮,還隱約透出一絲自豪。

    在大宋,確保常平倉六成半的糧食是真實的,已是難得。換做其他轉運使,或許連賬麵的一半都難以拿出。

    然而,王欽若接下來的話,讓他的心瞬間提到了喉嚨口:"兩百萬石,京東東路如今人口估計已超三百萬,多數是農夫,家中應有存糧。真正需要購糧度日的,不過二十萬上下!若開放常平倉的存糧……"

    丁謂顧不得給王欽若留顏麵,麵露苦澀,大聲打斷:"不能如此計算,恩相!百萬石看似豐盛,但一旦投放市集,頃刻間便會一掃而空。"

    "連一個月都無法維持嗎?此地氣候溫暖,再過一個月,運河便可解凍,江南的稻米便能運來!" 知道丁謂曾負責其他地區的糧食運輸,經驗豐富,王欽若望了他一眼,以請教的姿態問道。

    "恩相,當前首要難題是人心,人心浮動,哪怕您傾盡常平倉的糧食也無濟於事!" 丁謂焦急之下,咬牙切齒地坦誠道,"微臣敢保證,現下這種情況,官府賣出多少糧食,百姓便會立刻購入多少。萬一有奸商借此囤積,不……"

    話至中途,他停頓了一下,紅著眼睛搖頭,"定會有奸商趁機囤積,將官府用於穩定糧價的糧食大批購入儲存,靜待糧價翻倍。鹽晶的情形也相同!微臣以仕途擔保,我們等不到運河解凍的那一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