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邊界
字數:3882 加入書籤
李蘭至今還記得女兒小雅出生那天的情景。那是初春的一個清晨,產房窗外剛透出第一縷陽光,護士把包裹在粉色繈褓裏的嬰兒放在她臂彎裏。
小東西出奇地安靜,隻是睜著黑葡萄似的眼睛望著她,那一刻李蘭覺得心都要化了。
&34;還是女兒好。&34;她當時對丈夫說,&34;女兒貼心,文靜不調皮。&34;
這句話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裏不斷得到驗證。小雅五歲時就會用小手給加班的媽媽捶背,十歲時已經能煮簡單的麵條等媽媽下班。即使到了青春期,小雅的叛逆也不過是把房門關得重了些,比起鄰居家那些染發飆車的男孩子,簡直稱得上乖巧。
變化始於研究生時期。那天小雅在家庭群裏發了一張合影,照片裏她挽著一個戴黑框眼鏡的男生。&34;爸媽,這是陳昊,我男朋友。&34;李蘭放大照片仔細端詳,男孩長相端正,但籍貫欄裏&34;湖南長沙&34;四個字讓她心裏&34;咯噔&34;一下。
&34;太遠了。&34;當晚李蘭在床上翻來覆去,對丈夫說,&34;要是結婚,小雅就得去南方生活。&34;
丈夫拍拍她的手:&34;孩子們有自己的人生。再說現在交通方便,想見總能見到。&34;
李蘭沒說話。她知道丈夫說得對,但心裏那團棉花似的堵著的感覺揮之不去。接下來的半年裏,她開始整夜失眠,一閉眼就想象女兒在千裏之外生病無人照顧的場景。
婚禮前夕,李蘭終於對女兒說出那句在心裏排練過無數次的話:&34;我不同意你的選擇,但我尊重你的選擇。&34;她看見女兒眼裏閃過一絲受傷,但很快被喜悅衝淡。那一刻李蘭明白,母女之間已經出現了一道看不見的裂縫。
孩子出生後第三個月,李蘭接到了女兒的電話。
&34;媽,你能來幫我帶帶孩子嗎?&34;小雅的聲音透著疲憊,&34;婆婆說她沒經驗,帶不了。&34;
李蘭握緊話筒:&34;妞,他們那邊吃得太辣,我胃受不了...&34;
&34;我們可以單獨做!你想吃什麽就做什麽。&34;女兒急切地保證,&34;而且婆婆答應每月給兩千塊錢請保姆,但我實在不放心把寶寶交給陌生人。&34;
電話這頭,李蘭無聲地歎了口氣。她想起鄰居王阿姨去深圳帶外孫的經曆——每天六點起床做早餐,收拾完碗筷就要準備午餐,中間還要應付孩子的哭鬧和尿布。&34;比上班累十倍。&34;王阿姨回來後瘦了八斤。
但電話那頭是她的女兒。李蘭最終點了頭:&34;好吧,我收拾收拾就過去。&34;
長沙的夏天比老家悶熱得多。李蘭拖著行李箱站在女兒家門前時,後背已經濕透。開門的是女婿陳昊,他接過行李時手指不經意地擦過李蘭的手腕,觸感冰涼。
&34;媽來了!&34;小雅抱著嬰兒從臥室出來,臉上帶著李蘭熟悉的、小時候考了滿分時的笑容。那一刻,所有擔憂都暫時消散了。
最初的矛盾出現在育兒方式上。那天李蘭按老家的習慣,給三個月大的外孫喂了點米湯,小雅下班回家看到,立刻尖叫起來:&34;媽!書上說六個月前不能吃任何輔食!&34;
&34;我們那時候都這樣喂...&34;李蘭辯解道。
&34;那是三十年前!現在講究科學育兒。&34;小雅一把奪過碗,動作之大嚇得孩子哇哇大哭。
晚餐時,李蘭看著麵前紅彤彤的辣椒炒肉,小心地問:&34;昊子,明天能不能做個不辣的菜?&34;
女婿還沒回答,小雅就插話:&34;媽,你得適應這邊的口味。我開始也不能吃辣,現在不是也練出來了?&34;
李蘭低頭扒著白米飯,感覺有根刺卡在喉嚨裏。那天晚上,她在家庭群裏看到女兒發朋友圈:&34;婆婆寄來的臘肉真香!&34;配圖是女兒女婿笑著吃臘肉的照片。李蘭想起自己帶來的老家特產還放在冰箱最下層,無人問津。
衝突在三個月後達到頂峰。那天半夜,李蘭被外孫異常的體溫驚醒。溫度計顯示39.5度,她慌忙敲響主臥的門。
&34;你是不是給他喝涼水了?&34;小雅第一反應是質問。
&34;沒有啊...&34;
&34;那就是穿太少著涼了!我說了多少次...&34;
去醫院的出租車上,李蘭抱著滾燙的孩子,耳邊是女兒連珠炮似的責備。車窗外的霓虹燈在她眼前模糊成一片。
&34;水痘疫苗沒打嗎?&34;醫生檢查後,小雅轉身質問李蘭的聲音在診室裏格外刺耳。
李蘭感到全身的血液都衝向了頭頂:&34;防疫不是你負責的嗎?&34;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34;我工作那麽忙,你就不能提醒一下?&34;女兒的聲音越來越高,&34;整天在家連這點事都記不住?&34;
醫生皺起眉頭:&34;這位家屬,請控製情緒。孩子健康首先是父母的責任。&34;
回家的路上,三人沉默不語。李蘭望著車窗外飛馳而過的街景,突然想起上周發生的一件事——她臨時回老家三天,親家母來幫忙帶孩子。回來時正撞見女兒給婆婆發紅包:&34;您辛苦了,買點好吃的。&34;
&34;親家母才來三天就有紅包,&34;李蘭當時半開玩笑地說,&34;我這免費勞工怎麽沒有?&34;
&34;你是我親媽呀!&34;女兒笑著摟她,&34;我還能虧待你?&34;
回憶到這裏,李蘭的胃部傳來一陣絞痛。她突然明白了什麽,又好像更困惑了。
第二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簾時,李蘭已經收拾好了行李。她把鑰匙放在餐桌上,給女兒發了條微信:&34;我坐早班車回去了。每月2000元保姆費我會按時打給你。&34;
小雅穿著睡衣衝出來時,李蘭已經拖著箱子走到了電梯口。
&34;媽!昨天是我太著急了...&34;女兒抓住她的行李箱杆。
李蘭輕輕撥開女兒的手:&34;心急不是傷害別人的理由。&34;
&34;可你是我媽啊!&34;小雅的聲音帶著哭腔,&34;對自己媽媽還要處處小心嗎?&34;
電梯門緩緩打開,李蘭走進去,轉身麵對女兒淚流滿麵的臉:&34;正因為我是你媽,才更應該被善待。&34;
電梯門關上的瞬間,李蘭看見女兒癱坐在地上的身影。她的心髒劇烈收縮,但手指堅定地按下了下行鍵。手機震動起來,是丈夫發來的消息:&34;幾點到站?我去接你。&34;
李蘭抹去不知何時流出的淚水,回複道:&34;中午1120到。我想吃你做的打鹵麵。&34;
走出小區時,初夏的風拂過她的臉頰。李蘭深吸一口氣,聞到了自由的味道。
喜歡我的故事裏有你請大家收藏:()我的故事裏有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