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掏心掏肺

字數:3726   加入書籤

A+A-


    張玉梅和老伴李建國坐在空蕩蕩的客廳裏,牆上的鍾敲了十下。這是兒子一家搬去新房的第三個月,屋子裏安靜得讓人心慌。
    “你說,咱們是不是做錯了什麽?”張玉梅突然問,手裏無意識地搓著圍裙角。
    李建國從報紙上抬起頭,“又胡思亂想了不是?兒子媳婦過得好,咱們該高興。”
    張玉梅沒接話。她想起上周去兒子新家,媳婦小雅正在拆快遞,是她惦記了好久的那套昂貴護膚品。看見公婆來了,小雅匆匆把東西收起來,表情有些不自然。
    “媽,你們怎麽來了?也不提前說一聲。”兒子李文聞聲從書房出來。
    “路過,就上來看看。”張玉梅撒了個謊,其實她是特地燉了媳婦愛喝的玉米排骨湯送來的。
    小雅接過保溫壺,禮貌地道謝,然後繼續低頭看手機。張玉梅注意到茶幾上放著她上次給孫子的玩具火車,已經缺了一個輪子。
    回家路上,張玉梅一直沒說話。李建國勸她“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生活,咱們少操點心。”
    可是怎麽能不操心呢?張玉梅想起三年前,兒子剛結婚時,她和老伴毫不猶豫地拿出全部積蓄,為小兩口付了新房首付。那時小雅拉著她的手說“媽,謝謝您和爸,我們一定會好好過日子。”
    後來孫子出生,張玉梅提前辦理退休,全天候伺候月子,每天變著花樣做營養餐。小雅說想吃酸的,她跑遍半個城市買最地道的酸辣粉;小雅說夜裏孩子吵,她就把嬰兒床搬到自己房間。
    那時雖然累,但張玉梅心裏是甜的。直到有一次,她無意中聽見小雅和閨蜜視頻“哎,我婆婆也就這時候能派上用場了,等孩子大點還是得保持距離。”
    張玉梅站在門外,手裏的熱牛奶漸漸涼了。
    第二天,她還是照常早起做早飯,仿佛什麽也沒聽見。但心裏那根刺,就這麽紮下了。
    孫子滿周歲時,老兩口又掏出積蓄給孩子買了教育基金。小雅收到存折,開心了不到三天,就說同事家婆婆直接送了輛進口嬰兒車。
    “咱們是不是給得不夠?”夜裏,張玉梅問老伴。
    李建國歎氣“有多少給多少吧,盡心就好。”
    然而盡心並不總能換來真心。上個月,張玉梅腰椎病犯了,躺在床上動彈不得。小雅帶著孫子來看她,坐了一會兒就說孩子要睡午覺,匆匆走了。倒是鄰居趙阿姨天天來送飯,幫忙買菜倒垃圾。
    “小雅工作忙,理解一下。”李建國總是這句話。
    張玉梅不再說什麽,但心裏的失落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她開始留意到,每次他們給錢後,小雅會親熱幾天,然後很快又恢複原樣。他們幫忙帶孩子做家務,媳婦似乎覺得理所當然,連一句“辛苦了”都說得敷衍。
    最讓張玉梅傷心的是孫子兩歲生日那天。老兩口花三千多買了輛高級兒童車,小雅拆開禮物後卻說“哎呀,這種車其實不實用,我們本來想買另一種的。”
    那天晚上,張玉梅破天荒地失眠了。她想起自己的婆婆,那個總是板著臉的老太太。當年她嫌婆婆管太多,現在卻輪到媳婦嫌她給不夠。這世上莫非真有什麽輪回?
    轉機發生在一個周六。張玉梅去參加老同學聚會,聽到趙阿姨的女兒說起自家婆媳關係。
    “我媽現在想開了,該跳廣場舞跳廣場舞,該旅遊旅遊,反而我嫂子現在經常主動叫她來吃飯。”
    另一個老姐妹接話“就是這麽個理兒!婆婆太掏心掏肺,媳婦反而覺得你上趕著。稍微遠著點,她倒知道往前湊了。”
    張玉梅聽著,心裏咯噔一下。她想起這些年的種種,突然明白了什麽。
    回家後,她破天荒地沒有像往常一樣給兒子家打電話問需要什麽。第二天,她和老伴報名參加了老年大學的書法班,還訂了去雲南的旅行團。
    第一個周末沒去兒子家,小雅打來電話“媽,這周不過來嗎?寶寶想爺爺奶奶了。”
    張玉梅平靜地說“我們報了個班,周末要上課。你們自己照顧好自己。”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小雅才說“那好吧,你們注意身體。”
    掛掉電話,張玉梅心裏莫名輕鬆了些。
    旅行出發前,張玉梅給兒子家送去一些自己做的小菜,但沒有像往常那樣大包小包地帶東西。小雅看到婆婆隻拎著幾個保鮮盒,眼神有些驚訝。
    “媽,你們要去多久啊?” “半個月吧,趕在雨季前去看看。” “那寶寶會想你們的。” 張玉梅笑笑“半個月很快的,你們也趁機過過二人世界。”
    她沒像以前那樣事無巨細地交代孩子的注意事項,也沒留下生活費。走出兒子家時,張玉梅第一次沒有回頭。
    雲南的藍天白雲讓老兩口心情舒暢。張玉梅破天荒地沒有每天往家裏發照片,隻在朋友圈分享了幾張風景照。奇怪的是,小雅反而每條都點讚,還評論“爸媽玩得開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旅行回來後,張玉梅沒有立即去兒子家,而是先把照片整理成冊。第三天,小雅帶著孫子來了。
    “寶寶一直吵著要見爺爺奶奶。”小雅說著,拿出一個盒子,“這是同事從國外帶的保健品,對腰椎好,媽你試試。”
    張玉梅有些驚訝,這是媳婦第一次主動給她買禮物。
    那天下午,小雅居然破天荒地幫忙做了晚飯,雖然隻是簡單的幾個菜。吃飯時,她說“媽,你不在這些天,我才發現帶孩子這麽累。以前真是辛苦你了。”
    張玉梅的眼眶突然熱了。她低下頭,假裝被米飯嗆到。
    後來,婆媳關係奇跡般地緩和了許多。張玉梅不再事無巨細地過問兒子家的生活,反而小雅會經常打電話來請教問題。她不再大包大攬地給錢給物,但偶爾給孫子買件衣服或玩具,媳婦反而會真心地道謝。
    一天下午,趙阿姨來串門,驚訝地發現張玉梅在家插花聽音樂,而不是像往常一樣在兒子家幫忙帶孩子。
    “想通了,”張玉梅笑著說,“血緣是先天綁定,婚姻隻是後天合作。我把媳婦當閨女期待,就是自找煩惱。現在好了,保持點距離,反而處得更自在。”
    趙阿姨若有所思“是啊,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咱們這把年紀,先把自己過好,才有餘力照亮別人。”
    窗外陽光正好,張玉梅眯起眼睛。她想起母親說過的話婆媳之間最好的距離,就是一碗湯的距離——端過去還不會涼的距離。
    原來,真心不必掏出來給人看,放在那裏,該看見的人自然會看見。
    喜歡我的故事裏有你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的故事裏有你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