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門縫裏的光

字數:11249   加入書籤

A+A-


    淩晨三點,整座城市沉入最深的睡眠,隻有李梅還醒著。她輕手輕腳地走到客廳倒水,瞥見客房的門縫下依然漏出一線微光。那光很弱,卻固執地亮著,像黑暗中不肯熄滅的螢火。
    這樣的場景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自從侄女趙小雨住進她家,那扇門後的燈光就成了李梅心頭的刺——既擔心那光一直亮著,又更怕它某天徹底熄滅。
    趙小雨來的那天,隻背著一個洗得發白的黑色雙肩包。她站在門口,身子單薄得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倒,寬大的t恤領口露出突兀的鎖骨。
    “姑姑。”她喊了一聲,聲音輕得像羽毛落地。那是李梅五年來第一次見到侄女。上次見麵時,小雨還是個剛上大學的小姑娘,臉頰紅潤,眼睛亮晶晶的,會摟著她的胳膊撒嬌要紅包。
    如今站在麵前的,卻是個眼神空洞、行動遲緩的陌生人。李梅心裏咯噔一下,臉上卻擠出笑容“快進來,房間都給你收拾好了。”
    小雨機械地換鞋,動作慢得像電影慢鏡頭。她那雙運動鞋的鞋底磨損得厲害,後跟幾乎磨平了。李梅注意到這個細節,心裏泛起一陣酸楚。
    “就這些行李?”李梅接過那個輕得不可思議的雙肩包。
    “嗯。”小雨低下頭,手指無意識地絞著衣角,“帶多了麻煩。”
    客房是李梅特意收拾過的。她換了新的窗簾,鋪上女兒挑的小碎花床單,書桌上還擺了一盆綠蘿。小雨站在門口遲疑了一會兒,才慢慢走進去。她把雙肩包放在牆角,像是完成了一個重大任務般鬆了口氣。
    “你先休息,晚飯好了叫你。”李梅輕輕帶上門。
    那扇門一關就是三天。
    三餐放在門口,有時原封不動,有時隻動了幾口。李梅夜裏起床,總能看到門縫下的光。她試過敲門,裏麵要麽沒回應,要麽傳來一聲模糊的“不吃了”。
    第四天早上,李梅做了番茄雞蛋麵——小雨小時候最愛吃的。她敲了半天門,裏麵終於傳來窸窣聲。門開了條縫,小雨蒼白的臉露出來。
    “多少吃點,不然胃受不了。”李梅把托盤遞過去。
    小雨遲疑著接過去,門又關上了。但那天晚上,李梅發現碗空了,番茄湯都喝得幹幹淨淨。她站在門口,莫名有種想哭的衝動。
    第一周過去後,小雨開始偶爾走出房間。她總是挑家裏沒人的時候,快速接杯水或者熱一點食物,然後又躲回房間。李梅注意到她走路總是貼著牆根,像隻受驚的小貓。
    “丫丫今天怎麽樣?”姐姐每晚準時打來電話,聲音裏滿是小心翼翼。
    “挺好的,剛還吃了半碗飯呢。”李梅總是往好了說,盡管她知道姐姐能聽出話裏的水分。
    姐姐在那頭輕輕歎氣“真是麻煩你了要是太打擾,我們就想想辦法”
    “說的什麽話!自家侄女,住多久都應該。”李梅語氣堅決,心裏卻泛起一絲不安。
    那天下午,李梅提前下班回家,發現小雨居然坐在客廳沙發上。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她身上,她眯著眼睛,像是不適應這光線。
    “今天天氣真好。”李梅盡量自然地打招呼。
    小雨瑟縮了一下,像是被嚇了一跳。“嗯”她低聲應道,手指緊張地揪著衣角。
    李梅放下包,假裝忙碌地收拾茶幾“睡了這麽久,晚上該睡不著了。”
    “我本來就睡不著。”小雨的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
    這是她第一次主動提到自己的狀況。李梅心跳加速,表麵上卻不動聲色“失眠很難受吧?我有時候壓力大也睡不著。”
    小雨抬起頭,眼睛裏閃過一絲驚訝,似乎沒料到成年人也會失眠。
    “姑姑”她突然開口,又猶豫了。
    “怎麽了?有話直說。”
    “我我想找份工作。”這句話像是用盡了她所有力氣,說完後臉頰泛起不正常的紅暈。
    李梅又驚又喜“好事啊!想找什麽樣的?姑姑幫你留意。”
    “收銀員或者客服”小雨聲音越來越小,“不用見太多人的”
    接下來的日子,小雨確實投了幾份簡曆。李梅看到她坐在電腦前,眉頭緊鎖,打幾個字就要停下來喘口氣。有兩次對方打來電話約麵試,她都按了靜音,盯著震動的手機直到屏幕變暗。
    “怎麽了?不想接?”李梅忍不住問。
    小雨臉色發白“心跳太快喘不過氣”
    李梅心疼又著急。她托樓下超市的張姐給小雨找了個理貨員的活兒,工作簡單,環境也熟悉。
    麵試前一晚,小雨罕見地出來吃了晚飯。她還洗了頭,把唯一一件稍新的牛仔褲燙得筆直。李梅看著她忙碌的樣子,心裏升起希望。
    然而第二天早上,李梅推開客房的門,發現小雨蜷縮在床上,渾身發抖。
    “姑,我不行”她臉色慘白,額頭全是冷汗,“心慌得厲害喘不上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李梅柔聲勸了半小時,小雨才勉強起床。她機械地刷牙洗臉,手抖得拿不穩牙刷。
    送到超市後,李梅特意叮囑張姐多關照。兩小時後,電話響了“李梅啊,快來接孩子吧,她蹲在貨架旁邊半天不動,問啥都不吭聲”
    回到家,小雨直接躲回房間,連著一整天沒出來。那晚,李梅聽到房間裏傳來壓抑的哭聲,像受傷的小獸。她站在門外,手舉起又放下,最終隻是輕輕歎了口氣。
    挫折像是抽走了小雨最後一絲力氣。她更加晝夜顛倒,有時李梅起夜,能看到她靜靜地坐在客廳沙發上,眼睛盯著虛空中的某一點。
    一天深夜,李梅被細微的聲響驚醒。她走到客廳,發現小雨站在冰箱前,手裏拿著一盒牛奶,卻一動不動地站著發呆。
    “小雨?”李梅輕聲喚道。
    小雨猛地回神,牛奶盒掉在地上,白色的液體灑了一地。“對不起對不起”她慌亂地蹲下身,用手去擦地板,肩膀不住地顫抖。
    李梅拿來抹布,和她一起清理。兩人沉默地忙碌著,突然,一滴眼淚落在地板上,接著是第二滴、第三滴
    “我怎麽連這點事都做不好”小雨的聲音支離破碎。
    李梅放下抹布,輕輕抱住她“沒事的,都會好起來的。”
    懷中的身體僵硬了片刻,然後慢慢放鬆下來。這是五年來第一次有人擁抱趙小雨,她像是忘記了如何回應這個簡單的動作。
    那晚過後,微妙的變化悄然發生。小雨還是會長時間待在房間裏,但開始定期出來吃飯了。她吃得很少,但至少會坐在餐桌旁,偶爾還會幫忙擺碗筷。
    一天晚飯時,小雨突然說“我想考個會計證。”
    李梅驚訝地抬頭“怎麽突然想考這個?”
    “坐辦公室不用跟人打交道。”小雨低頭扒拉著飯粒。
    李梅立即行動,第二天就買回了教材和網課。小雨收到時眼睛亮了一下,那瞬間李仿佛看到了從前那個活潑的侄女。
    然而希望之火很快又黯淡下去。幾天後,李梅發現會計教材被扔在角落,上麵落了一層薄灰。
    “看得怎麽樣了?”李梅盡量讓語氣輕鬆。
    小雨眼神閃躲“看不懂腦子轉不動”
    那天深夜,李梅又一次被細微的聲響驚醒。她走到客廳,發現小雨坐在餐桌前,會計教材攤開在桌上,旁邊堆滿了寫廢的草稿紙。
    “怎麽還不睡?”李梅輕聲問。
    小雨嚇了一跳,慌忙合上書“馬上就睡。”
    李梅注意到她眼裏的血絲和手指上被鉛筆劃出的痕跡。“遇到難題了?”
    小雨沉默了一會兒,突然哽咽“我是不是很沒用?連這麽簡單的題都看不懂”
    李梅在她身邊坐下,翻開教材。那是基礎會計學的第一章,旁邊密密麻麻寫滿了筆記,字跡因為用力過猛而深深凹陷。
    “這裏不會嗎?”李梅指著一個被反複塗畫的概念。
    小雨點點頭,眼淚無聲滑落“以前一看就懂的現在就像隔著一層霧”
    那一晚,姑侄倆第一次真正交談。李梅了解到小雨大學輟學後的這五年如何從偶爾不去上課到整月躺在床上,如何從輕度抑鬱到需要藥物控製,如何感覺自己“像個壞掉的玩具”。
    “爸爸媽媽每天輪班守著我,怕我做傻事。”小雨的聲音平靜得可怕,“他們的白發越來越多,我卻連起床都做不到”
    李梅握住她冰涼的手“不是你的錯。”
    “那是誰的錯呢?”小雨苦笑,“醫生說是化學物質失衡,可是為什麽偏偏是我?”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淩晨四點,城市開始蘇醒,姑侄倆還坐在餐桌前。最終小雨疲憊地睡去,李梅輕輕給她蓋上了毛毯。
    第二天,李梅做出了決定。她預約了城裏最好的心理診所,然後小心翼翼地向小雨提議。
    “如果你不想去,我們就不去。”李梅補充道。
    出乎意料的是,小雨輕輕點了點頭“好。”
    就診那天,小雨緊張得幾乎走不動路。在診室外等待時,她的呼吸變得越來越急促。李梅握住她的手,發現她掌心全是冷汗。
    “記得你小時候學騎車嗎?”李梅突然說,“摔了那麽多次,最後還是學會了。”
    小雨抬起頭,眼裏有微弱的光閃動。
    “這次我也會陪著你。”李梅堅定地說。
    診室的門打開了
    從診所出來,小雨手裏多了一份治療計劃和一瓶新藥。她安靜地看著車窗外的街景,突然說“醫生說要建立日常生活節奏。”
    “這是個好開始。”李梅謹慎地回答。
    “我明天想早點起床。”小雨說,“和你們一起吃早餐。”
    這個簡單的承諾實現了。第二天七點,小雨果然出現在廚房門口。她穿著整齊,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盡管眼睛下麵有著明顯的黑眼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女兒萌萌驚喜地叫道“姐姐早!”然後把塗好花生醬的麵包片推到小雨麵前,“這個可好吃了!”
    小雨遲疑地接過麵包,小口咬了一下,慢慢咀嚼。那一刻,李梅仿佛看到冰層裂開第一道縫隙。
    治療是漫長而曲折的。有些日子小雨能早起、幫忙做家務、甚至看幾頁書;有些日子她又會陷入深深的低落,連房間都不出。藥效需要時間顯現,而副作用卻立竿見影——她常常惡心、頭暈,有時整天昏睡。
    一個周六的下午,李梅回家發現小雨不在房間裏。 panic頓時攫住了她,她慌忙撥打小雨的電話,卻聽到鈴聲從客廳傳來——手機沒帶。
    正當她準備出門尋找時,門開了。小雨站在門口,手裏拎著一個超市塑料袋,臉上帶著罕見的紅暈。
    “你去哪兒了?”李梅的聲音因緊張而尖厲。
    小雨被嚇到了,後退半步“就樓下超市買了點東西”
    李梅這才注意到塑料袋裏裝的是萌萌愛吃的薯片和她常買的洗發水。“你一個人去的?”
    小雨點點頭“排隊時有點心慌但我堅持住了。”
    這是小雨五年來第一次獨自出門。李梅突然抱住她,眼淚不受控製地流下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小雨僵硬了片刻,然後輕輕拍了拍李梅的背“姑姑,我沒事。”
    那天晚上,全家為這個小小的勝利慶祝。李梅做了豐盛的晚餐,老公王誌強特意買了蛋糕,萌萌畫了張“姐姐逛街圖”,畫上的小雨笑得格外燦爛。
    “其實今天還買了一本會計習題集。”小雨輕聲說,像是透露一個重大秘密。
    希望的火苗重新燃起,雖然微弱,但持續亮著。
    隨後的幾周裏,小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進步著。她開始定期就診,堅持服藥,甚至能在小區裏短時間散步。有一天,李梅發現她在教萌萌做數學題,耐心又細致。
    “姐姐比老師講得還清楚!”萌萌興奮地說。
    小雨臉上浮現出久違的自信光芒。
    然而抑鬱症從不是線性康複的。一個陰雨連綿的下午,小雨又縮回了房間裏。這次連心理谘詢師的上門訪問都被拒之門外。
    “都是假的”她把頭埋在膝蓋裏,聲音 uffled,“我根本好不了都是在騙你們”
    李梅坐在門外,背靠著門板“不管你信不信,我們都在這裏陪著你。”
    門內沒有回應,隻有壓抑的啜泣。
    雨連續下了三天。第三天夜裏,李梅被雷聲驚醒,不放心地去查看小雨。推開客房的門,她發現床上空無一人,窗戶大開,雨水潲進來打濕了地板。
    李梅的心跳驟停了一拍。她慌忙四處尋找,最終在陽台角落找到了蜷縮在那裏的小雨。她渾身濕透,正望著遠處閃電發呆。
    “下雨了”小雨輕聲說,聲音異常平靜,“記得小時候,我最喜歡下雨天。”
    李梅拿過毛毯裹住她“為什麽喜歡?”
    “因為下雨天,媽媽就不用去打工,可以在家陪我了。”小雨的聲音帶著孩童般的天真,“我們會一起疊紙船,放在積水裏漂。”
    雷聲轟鳴,一道閃電劃亮夜空。在那一瞬間的光亮中,李梅看到了小雨臉上交織的雨水和淚水。
    “我好像迷失太久了。”小雨說,“久到都快忘記怎麽回來了。”
    李梅握緊她冰涼的手“隻要你願意回來,我們永遠等你。”
    那一晚後,變化悄然發生。小雨開始更積極地配合治療,甚至主動研究起抑鬱症的相關知識。她了解到運動對康複有幫助,就開始每天清晨在小區慢跑。
    跑步最初很艱難——她體力差,沒跑幾步就喘不上氣。但她堅持下來了,從一圈到兩圈,再到能慢跑二十分鍾。鄰居們偶爾會投來好奇的目光,但她學會了不去在意。
    一個月後,小雨提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驚訝的想法“我想去找個工作,兼職的。”
    這次不是李梅幫忙,而是她自己在一家小書店找到了整理書籍的工作。工作時間靈活,環境安靜,顧客不多。
    上班第一天,她又是一夜未眠。但這次,她按時出門了。
    “我可以的。”出門前,她對著玄關的鏡子重複了三遍,像是給自己施咒。
    李梅一整天坐立不安,生怕接到求助電話。但電話始終安靜地躺著。
    下午五點,小雨準時推門回家。她臉上帶著疲憊,但眼睛裏有光。
    “今天怎麽樣?”李梅小心翼翼地問。
    “弄錯了一次圖書分類”小雨說,然後微微揚起嘴角,“但老板說沒關係,明天再調整就好。”
    那一刻,李梅明白,轉折點真的來了。
    隨後的日子,小雨以令人驚喜的速度恢複著。她不僅堅持工作,還重新拾起會計教材。有時李梅深夜起床,會看到客房的門縫下漏出燈光和小雨低聲背誦知識點的聲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她學得很吃力,但特別用功。”心理谘詢師告訴李梅,“抑鬱症患者的認知功能恢複需要時間,但她很有毅力。”
    秋天來臨時,小雨已經能在書店獨當一麵了。她甚至結交了一個同樣愛看書的朋友——一個附近大學的學生,偶爾會來書店一待就是半天。
    “今天和林珊說了好多話”一天晚飯時,小雨主動分享,“她邀我周末一起去書市。”
    全家人都停下筷子,期待地看著她。
    “你答應了嗎?”萌萌搶先問。
    小雨輕輕點頭“我說我可以試試。”
    周六的書市之旅成了又一個裏程碑。小雨出門前仍然焦慮,吃了雙倍劑量的抗焦慮藥,但她還是去了,並且呆了整整兩小時。
    回家時,她手裏拎著幾本二手會計教材和給萌萌買的童話書。
    “看,這本是絕版的。”她難得興奮地展示收獲,“隻要十塊錢!”
    李梅看著她泛紅的臉頰和發亮的眼睛,突然想起多年前那個紮著馬尾辮、在書攤前興奮雀躍的小女孩。時光仿佛繞了一個大圈,終於又回到了原點。
    十一月底,小雨參加了會計資格證考試。走進考場前,她的手還在發抖,但眼神堅定。
    “不管結果如何,你已經贏了。”李梅對她說。
    成績公布那天下著雪。小雨坐在電腦前刷新頁麵,手指冰涼。當分數跳出來時,她愣了幾秒,然後捂住臉泣不成聲。
    李梅的心沉了下去“沒關係的,下次再”
    “過了”小雨抬起頭,眼淚汪汪卻帶著笑,“姑姑,我過了!”
    全家人歡呼起來。王誌強開了香檳,萌萌高興地跳起舞來。雪還在下,但屋內暖意融融。
    除夕夜,小雨主動提出要幫忙準備年夜飯。她在廚房裏切菜、調餡、包餃子,動作雖然生疏卻格外認真。當春晚開始的時候,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已經準備就緒。
    “我敬大家一杯。”小雨舉起果汁,聲音微微發顫,“謝謝你們沒有放棄我。”
    窗外煙花綻放,映照在她含淚的眼中,璀璨如星。
    年後,小雨找到了一份會計師事務所的實習工作。麵試那天,她獨自前往,穿上了用第一份工資買的正裝。
    “怎麽樣?”李梅在她回家時急切地問。
    小雨微微一笑“下周一開始上班。”
    春天來臨的時候,小雨做出了一個決定她要搬出去自己住。她在公司附近租了個小公寓,雖然隻有三十平米,但陽光充足。
    搬家那天,全家人都來幫忙。小雨的行李依然不多,但這次多了幾本書、一盆綠植和幾張全家福。
    “隨時回來吃飯。”李梅一邊幫她整理衣櫃一邊說,“房間永遠給你留著。”
    小雨抱住她,久久沒有鬆開“姑姑,我不知道沒有你我會怎樣。”
    “你會的。”李梅輕拍她的背,“你比想象中堅強得多。”
    新生活並非一帆風順。小雨仍然有情緒低落的日子,有時會整日躺在床上,但她學會了提前預約心理谘詢師,學會了識別複發的征兆,學會了在崩潰前求助。
    一個周末的下午,小雨回李梅家吃飯。飯後,她突然說“我想去看看爸媽。”
    這是她兩年來第一次主動提出回家。李梅立即打電話給姐姐,那頭的聲音因激動而哽咽。
    第二天,小雨坐上了回家的長途汽車。李梅送她到車站,臨別前塞給她一封信“要是緊張了,就看看這個。”
    車開動後,小雨打開信封,裏麵隻有簡單一行字
    “無論發生什麽,記得有家可回。”
    車窗外的風景飛速後退,前方的道路不斷延伸。小雨握緊那張紙條,像是握著一道護身符。她知道抑鬱症可能伴隨一生,會有好轉也會有複發,但此刻,陽光透過車窗照在她臉上,溫暖而真實。
    她閉上眼睛,深呼吸,然後緩緩睜開。
    車繼續向前行駛,載著她,駛向回家的路。
    喜歡我的故事裏有你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的故事裏有你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