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新法施行

字數:4018   加入書籤

A+A-




    公元 201 年的三月份,春陽暖暖地灑在洛陽城的每一寸土地上。
    劉備手下眾多的文臣武將再一次齊聚於此,場麵宏大而莊重。眾人神色肅穆,目光中透露出對未來的期許和憂慮。
    劉備同時還招攬來了法家、農家和墨家的諸多賢能之士。眾人齊聚一堂,共商大計。
    先是提及墨家的書本已然大功告成,隨後圍繞如何教化天下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最終得出結論,當務之急乃是讓天下百姓識字。
    為達此目的,可以先安排大儒們撰寫一篇既簡單易記,又不援引聖人語錄的文章,用以輔助天下百姓識字之用。
    至於內容,不妨從道德方麵入手,期望能讓天下百姓皆遵循道德行事。
    隻因隻要依循道德規範,便基本上不會觸犯法律,如此一來,也能夠減輕法家的工作負擔。
    這一建議一經提出,便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一致認可。
    隨後,這篇文章的撰寫事宜就交付給了諸葛亮去安排。
    而諸葛亮心中早有打算,他深知這篇文章交給水鏡先生司馬徽來主筆絕對是不二之選。
    至於還需要哪些人協助,那就等水鏡先生自己來挑選了。
    此刻的眾人,仿佛看到了天下百姓人人都識字的曙光!
    之後,輪到農家的代表發言了。隻見那農家之人神色鄭重,聲音洪亮,話語間充滿了對農事的熱忱與專業。眾人聽到此時,臉上皆露出欣喜之色,眼中滿是期待。
    隨後,經過一番熱烈的商議,大家打算先從司隸進行布種,先行實施一年。確定無誤之後,再推廣至全天下。
    劉備坐在上首,聽聞此議,心中急切,他很想直接將稻種布種於天下。
    畢竟,有著幽州之上廣袤的黑土地,能夠為大漢天下源源不斷地提供糧食,大膽一些也無妨。
    然而,諸葛亮卻微微搖頭,並不認可。他站起身來,拱手施禮,神色嚴肅地說道:“主公,此事萬不可操之過急。萬一出錯,後果不堪設想。”
    “而且這種錯誤將會極大地削減朝廷的信譽,絕非簡簡單單的認錯便能彌補!”
    “況且,此次我們馬上就要開始清理那些隱患。若是再碰上有心之人搗亂,比如在田裏的水源下毒之類的惡劣行徑,最後誣陷給朝廷的種子有問題,到時候朝廷的信譽損失是小,餓死百姓那就是天大的事了!”
    劉備聽著諸葛亮的勸解,先是眉頭緊皺,滿臉的不甘,但漸漸地,他的神情冷靜了下來。
    隻是,他對那些暗中作祟之人愈發地憤怒了。心中暗想:要不是因為有那些人的存在,最多今年下半年,天下百姓就都能享受到一年兩熟的稻種。
    如今卻因為他們,要讓天下百姓平白無故失去這一次的豐收。這些毒瘤不除,天下百姓永遠也難以真正地站起來!
    想到此處,劉備的拳頭緊緊握住,目光中燃燒著熊熊怒火。
    之後,便輪到法家的事宜了。
    眾人圍繞此事展開了深入的商議,氣氛熱烈而緊張。最終決定先在司隸、幽州、並州、徐州、冀州、青州、揚州施行新法。
    之所以選擇這幾個地方,是有著多重考量的。徐州、冀州、青州以及司隸乃是接下來計劃推廣生育的重點區域,而幽州、並州和揚州,則是要著重處理那些瘋狂娶親以賺取朝廷錢財之人。
    如此一來,這天下也不會再出現如幽州和並州之前那樣的混亂情況了。
    這時,諸葛亮輕搖羽扇,特別提議對於生女孩的家庭或者隻有女孩子的家庭,應當做出額外的獎勵和補貼。
    他目光深邃,緩緩說道:“主公及諸位,此時代的女性出嫁後便成為夫家之人,原生父母雖能得到一定的贍養,但終究無人養老。這也是眾多地方重男輕女的原因之一。”
    “倘若能給予這些家庭一定的補償和支持,那些家庭便不會再苛責女兒。畢竟養育的錢有一部分由朝廷出了,女子出嫁後父母還能得到一筆。”
    “雖說這仍不能完全替代男子的作用,但相較之前,已是好上許多。我們不能隻顧著要女子去結婚生子,卻不給她們相應的待遇。”
    “當然了,這種待遇也是要她們自身配得上。而且新法實行後,不論主妻還是平妻,都擁有一定的權利,並非男主人說什麽便是什麽。”
    “這在一定意義上,也算是實現了男女平等。至於說絕對的平等,那還是算了,否則定會生出亂子。”
    眾人聽聞,紛紛點頭,若有所思。
    新法的實行雖是最後商議的,然而其推進的速度卻是最為迅速的。
    朝廷還專門如以往一般,派遣眾多人員前往各地,專門為當地的百姓詳細講解新法,介紹新法的種種細則,以及朝廷對女子的補償措施等等。
    一時間,哪怕是那些尚未實行新法的其餘各州,消息也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播開來。
    在繁華的都市,熱鬧的酒肆中,人們交頭接耳,興奮地談論著新法的種種;在寧靜的鄉村,阡陌縱橫的田埂上,農夫們放下手中的農具,聚在一起,臉上滿是對新法的好奇與期待。
    在邊陲的小鎮,行色匆匆的商旅們在驛站停歇時,也不忘相互交流著關於新法的傳聞。總之,無論是高山深穀,還是江河湖畔,新法的消息無孔不入,傳遍了每一個角落。
    短短兩個月後,這新法便如同疾風一般傳遍了大漢天下,所引發的震動猶如驚濤駭浪。
    那些因為一心想要兒子而不停生子,結果全是女兒的家庭,聽聞此訊,無不喜極而泣。
    他們又何嚐願意把親生女兒送人或者發賣呢?隻是這個時代的風氣便是如此,沒有兒子便會被人輕視,被人指責絕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一古訓,如同沉重的枷鎖,壓得多少人喘不過氣來。
    如今,得到了朝廷的資助,暫且不論能否繼續生育,起碼女兒能夠得到更好的養育,未來也有了更多的希望。
    在那些偏遠的鄉村,破敗的茅屋中,一對對夫妻相擁而泣,粗糙的手掌輕輕撫摸著女兒稚嫩的臉龐,眼中滿是劫後餘生的慶幸和對未來的憧憬。
    街頭巷尾,人們議論紛紛,話語中充滿了對新法的感激與期待。整個大漢天下,仿佛在這新法的春風吹拂下,漸漸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當然了,有人高興就必然會有人不高興。那些豪門大族、世家之族聽聞此訊,個個暴跳如雷,怒不可遏。他們以往憑借著權勢和財富,妻妾成群,盡享奢靡之樂。如今卻被告知隻能娶一主妻兩平妻,這讓他們如何能接受?
    “那我們還玩什麽?”一位世家大族的族長憤怒地拍著桌子,臉色漲得通紅,“最主要妾都不能有了,那我們怎麽搞?還怎麽互相送禮物?沒了這些,我們還怎麽享受?”他瞪大了眼睛,喘著粗氣,仿佛一頭憤怒的獅子。
    哪怕是早已躺平的袁術和劉表,在聽聞了這事情之後,也暫時陷入了沉默之中。
    袁術躺在華麗的軟榻上,手中握著的蜜水杯停在半空,臉上的肥肉微微顫抖,許久都沒有說話。
    劉表則在書房中來回踱步,眉頭緊鎖,心中思緒萬千。
    他們曾經的奢靡生活如今受到了限製,未來的日子該如何繼續,他們一時也沒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