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 怎麽選都是錯
字數:4670 加入書籤
“瑞總大可放心,我可不是焦良策,不會憑錢斷案,張巍然有罪就是有罪,無罪就是無罪,我一定會秉公辦理。”
於和正向歐陽瑞承諾。
隻是這樣的承諾,有點兒過於官方了。
歐陽瑞給董天運遞了一個眼色,董天運當即代替歐陽瑞說道:“於院長,雖然現在沒有功過相抵一說了,但張巍然畢竟是做出過突出貢獻的,是國企改革的先鋒,無論如何,都要照顧一下。”
“董總說得對,法律不外乎人情,法院判案,肯定會考慮社會影響。”
於和正回應道。
這個回應,明顯還是所有保留。
但考慮到於和正的身份,想讓於和正跟簽合同一樣,說得明明白白,也不現實,歐陽瑞和董天運,對視一眼,選擇點到即止。
半個小時後。
於和正離開了董天運的四合院。
看著於和正離去的方向,歐陽瑞有些擔心地問董天運,“董總,這位於院長,真的靠譜嗎?”
“絕對靠譜。”
董天運自信滿滿。
“用不用適當地表示一下?”
歐陽瑞問道。
“不用。”
“把焦良策弄下去,已經是最好的表示了。”
“於院長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肯定會投桃報李。”
董天運篤行地說道。
“如此最好。”
歐陽瑞微微點頭。
說實話,他是不想把事情推到最後一個環節來解決的,因為這是最後一道護城河了,萬一出點岔子,後果不堪設想。
但現實又逼著他不得不這麽做。
原本,他在青山市公安局,還有眼線,但現在,連眼線都被抓了,也隻能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於和正身上。
另一邊的於和正,在開車回家的路上,便回過味來。
歐陽瑞和董天運拉著他聊了那麽久,說白了隻是一件事,那就是給張巍然求情。
可按照歐陽瑞的自述,張巍然與歐陽家並不是實質性的關係,就是他父親,在工作中關照過張巍然。
這就有點說不通了。
歐陽辰參加工作將近四十年,關照過的人,不計其數,每個人出事了,都能享受到這種待遇?
顯然不是。
而這也意味著,歐陽瑞沒說實話。
結合他多年以來辦理過的案件,大概率還是張巍然能牽連到歐陽家,不然,歐陽家不可能這麽上心。
輕判張巍然,才能讓張巍然閉嘴。
一旦判重了,張巍然說不定就會搞一出戴罪立功。
“怎麽辦?”
這種事,能不摻和還是不摻和,焦良策就是因為摻和得太深,進了紀委的小黑屋,於和正科不想重蹈焦良策的覆轍。
可問題是,想避開這個案子非常困難。
現在青山市公安局正在調查取證,調查取證完畢,移交給青山市檢察院,青山市檢察院提起公訴。
以張巍然的級別,一審就得青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
直到回到家,於和正腦子裏還是亂糟糟的。
“怎麽了?一進門就耷拉著臉?”
妻子王麗芬看著於和正的狀態,好奇地問道。
終於得償所願,成為市中院的院長,王麗芬還以為丈夫回來後會滿臉興奮,誰承想卻跟一個悶葫蘆一樣,連招呼都不跟她打。
“這個市中院的院長,不是那麽好當啊!”
於和正歎了口氣,說道。
“怎麽不好當?你跟我講講,我幫你出謀劃策。”
王麗芬說道。
別看王麗芬自己的級別不高,但她父親想當年可是正廳級幹部,差一點兒就進部了,對於官場的事,可以說是非常了解。
於和正的幾個關鍵選擇,背後都有王麗芬的影子。
“行,我跟你說說。”
這種事,也隻能跟老婆說,於和正當即就把和董天運,歐陽瑞的談話內容,向王麗芬複述了一遍。
王麗芬聽完也是皺起眉頭。
“歐陽瑞的話,根本不能信。”
“張巍然的事,鐵定和他們家有關係,不然,他完全可以對焦良策的敲詐勒索,置之不理,非得把焦良策弄下去,是一種心虛的表現。”
片刻之後,王麗芬做出了和丈夫於和正一樣的判斷。
“確實。”
於和正不住點頭。
“而且焦良策究竟有沒有進行敲詐勒索,都在兩說。我甚至懷疑,是焦良策不願配合歐陽瑞輕判張巍然,才被歐陽瑞聯合董天運搞掉。要知道,焦小軍的生意,和董天運的生意是有衝突的,董天運有足夠的理由幫歐陽瑞。”
王麗芬繼續分析。
“你這麽一說,我不是更危險了?”
於和正眉頭瞬間擰成一個。
張巍然的案子那麽多人盯著,輕判張巍然,勢必會成為眾矢之的,可不輕判張巍然,又得麵臨歐陽瑞的打擊。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歐陽辰隻是退二線,還沒退休,就算退休,想動他,也是能動的。
所以,他現在怎麽選,都是錯。
“確實很危險。”
王麗芬喃喃說道。
升官是好事兒,但升入險境就不是好事兒了。
“是不是有傳言歐陽辰要出事?”
思忖片刻,王麗芬問丈夫於和正。
“這個傳言從歐陽辰退二線的時候就有,可這都一年了,也沒見怎麽樣。”
於和正說道。
“傳言應該不是空穴來風,歐陽辰退二線的時間點,確實不太正常,現在還沒被查,很可能是上麵還在博弈,因此,你也不要急著站隊。”
王麗芬想了想,說道。
“你的意思是讓我拖延時間?”
快三十年的夫妻,默契還是有的,於和正馬上明白了妻子的意思。
“對,拖延時間。”
“說不定拖著拖著,歐陽辰那邊就有結果了。”
王麗芬說道。
“有道理。”
於和正微微點頭。
如果歐陽辰落馬,歐陽瑞也跑不了,事情就好解決了。
至於拖延時間,那可是太好拖了。
目前,市公安局那邊的調查還沒結束,等市公安局調查結束,移交給檢察院,檢察院還要再準備一番,才能提起公訴。
而即便提起公訴,什麽時候開庭,也是法院說了算。
一句太忙排不開,就能拖個一年半載。
更何況,法院案件積壓審理不過來,本來就是常態,除非插隊,不然,哪個案子不是拖到不能拖了再審?
喜歡官路浮沉請大家收藏:()官路浮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