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為什麽我就幹不出來那麽多活兒呢?

字數:4245   加入書籤

A+A-


    “不會吧,彭老師也是見過大世麵的人,怎麽可能緊張?”
    宋思銘不相信。
    彭越的叔叔可是彭立人,幾天之後,江北省的一把手,有這樣的家庭背景,彭越應該不知道緊張為何物才對。
    “不一樣。”
    彭越擺擺手,說道:“這麽多年,我都是呆在舒適圈裏,今天,算是踏出舒適圈的第一步。”
    見梁秋香,是為調出高校,調入團省委做準備。
    相當於一個從躺平,到站起來的過程。
    人蹲久了,猛地站起來,都會眼前一黑,更何況是躺久了?哪怕彭越有家庭支撐,心理上仍需過渡。
    “這種心態,我勉強能夠理解。”
    “我之前從市政府辦,調回王寨鄉,也是有些緊張。”
    宋思銘對彭越說道。
    他說的是實話,任何人按既定路線走,都是從容淡定,一旦跳出常規,麵臨未知,心態再好,也難免波動。
    患得患失有之,誠惶誠恐有之,忐忑失措有之。
    熬過去,方能撥雲見日。
    “希望我能像你一樣,及時適應新身份。”
    彭越感慨著說道。
    說實話,他能做出當下的選擇,一定程度上,也和宋思銘有關。
    在見識了宋思銘的工作狀態後,有一天早上醒來,彭越突然覺得,自己是在浪費生命,他想讓自己忙起來,想設立一個目標,讓自己奮鬥。
    但是,在高校,他又沒有奮鬥,沒有忙起來的空間。
    畢竟,他的學曆,決定了他在極度看重學術水平的高校,已經走到頭了,做再多也是原地踏步。
    於是乎,他才生出了走出高校的念頭。
    而前幾天,在家裏,與宋思銘邊喝邊聊,進一步堅定了他的這個念頭。
    從頤和大酒店到市政府不遠,開車十多分鍾就到了。
    市政府的門衛認識宋思銘的車,也認識宋思銘的車牌,不用宋思銘下車登記,就抬杆放行。
    停車好,宋思銘輕車熟路地帶著彭越,來到市長辦公室所在的大樓前,梁秋香已經安排專職秘書姚博遠在樓下等候。
    看到宋思銘和彭越,姚博遠緊走兩步迎上。
    “這位是江北大學團委,彭越書記。”
    宋思銘給姚博遠介紹。
    “彭書記,您好。”
    姚博遠恭敬地和彭越握手。
    宋思銘也把姚博遠介紹給彭越,“彭書記,這是梁市長的專職秘書,青山市政府辦秘書一科的科長,姚博遠。”
    “姚科長,你好。”
    彭越也和姚博遠打招呼。
    姚博遠則是對自己的身份,又進行了一番補充,“我是宋書記欽定的接班人,宋書記當初可沒少考驗我。”
    這相當於告訴彭越,咱們都是自己人,
    “能夠通過考驗,證明姚科長能力非常出眾。”
    彭越嗬嗬笑道。
    “出眾談不上,但盡心盡力服務好領導,還是能做到的。”
    姚博遠自謙了一句,然後對彭越說道:“彭書記,梁市長在辦公室等您,咱們現在上樓吧!”
    “好。”
    彭越還以為,到了市政府,得等一會兒,才能見梁秋香,卻沒想到是梁秋香等他。
    這不免讓他受寵若驚。
    在姚博遠的引領下,彭越,宋思銘,進到梁秋香的辦公室。
    “彭書記,咱們兩年前,應該見過一次,那時候,你還是江北大學團委副書記。”
    不用介紹,梁秋香直接就認識彭越。
    “梁市長,您的記性實在是太好了,我如果沒記錯的話,是前年的五四青年節,團省委聯合江北大學,搞了一個江北省新時代好青年評選活動,您親臨江北大學的評選現場進行指導。”
    彭越的記性同樣不差,連具體的日子都記得。
    一看這種情況,宋思銘主動說道:“梁市長,彭書記,你們聊,我去和政府辦的老同事們敘敘舊。”
    “去吧!”
    梁秋香點點頭。
    雖然宋思銘待在這也沒事,但有些話,還是隻有兩個人的時候,更方便說。
    宋思銘和姚博遠一起退出市長辦公室。
    “宋書記,到我辦公室坐坐吧!”
    姚博遠發出邀請。
    “好。”
    一會兒梁秋香和彭越聊完,宋思銘還得送彭越回酒店,估計也沒時間,再單獨和梁秋香匯報工作了。
    宋思銘決定把針對江北大學新校區的材料,先交給姚博遠,回頭姚博遠,再把材料交給梁秋香。
    姚博遠的辦公室,就是宋思銘原來的辦公室。
    屋裏的擺設,格局,一點沒變。
    閑聊之前,先幹正事。
    宋思銘拿出u盤,“這是我整理的關於吸引江北大學新校區落戶青山的材料,還沒來得及打印,你審一審,等周一打印出來,交給梁市長。”
    “好。”
    姚博遠馬上把材料拷貝到自己的電腦裏。
    隨後,趁著宋思銘在,他先把材料打開,粗略了瀏覽了一遍。
    瀏覽完,姚博遠內心很是震驚,震驚於宋思銘的工作,做得太細致了。
    比如計劃讓江北大學新校區落戶青北區百強機械的老廠區,宋思銘甚至先和百強機械的老板進行了溝通,確定百強機械願意貢獻出這塊地,才談這件事。
    再比如另一項優惠條件,要劃撥約一百畝的土地,為江北大學建福利房,宋思銘甚至把備選地塊,都放進了材料裏,還詳述各個地塊的優缺點。
    單是這一項的工作量,讓自然規劃局主管土地供應的人來做,沒有兩天也做不完。
    很難想象宋思銘一個“外行”,是怎麽完成的。
    “宋書記,你不會天天二十四小時連軸轉吧?”
    看到最後,姚博遠已經不關心材料的具體內容了,而是關心起宋思銘的作息。
    “我又不是神仙,天天二十四小時連軸轉,早就倒下了,我每天,基本上還是能保證六個小時的睡眠的。”
    宋思銘算了算自己每天的休息時間和起床時間,回答姚博遠。
    “六個小時……我每天差不多也是六個小時。”
    “為什麽我就幹不出來那麽多活兒呢?”
    姚博遠懷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