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二回晉王宮中接聖旨 北遼江岸陳大兵
字數:3933 加入書籤
書接前文,前文書正說到,齊安帝範元要將皇位傳給晉王範毅。起先晉王範毅說什麽也不同意,他認為自己如今的能力尚淺,根本不足以坐上那把龍椅,執掌大齊的天下。
但是安帝根本不聽他的推辭。執意要在今日將大齊的皇位和江山社稷交給自己的這位皇長子。
安帝的心裏頭清楚,自己這些年下來,幹了不少的荒唐事,十餘年前更是把大齊的半壁江山都給丟了。自己這副模樣實在是愧對大齊的列祖列宗,要是再在這把龍椅上坐著,自己的心裏頭也不得安穩。
安帝知道自己的這位皇長子,一向是心有大誌,而且能力出眾,有他執掌天下定然能夠收複昔日河山,使得江南江北重歸一統。
安帝心裏頭這樣想著,當即便向範毅講述了這一切,也算是對自己昔日的那些行為做出了懺悔,並懇求範毅登上皇位好帶領大齊的鐵騎重踏江北,收複舊日河山。
還真別說,安帝對範毅果然十分了解,這一番話正好說在了範毅的心坎上,他當即跪倒磕頭,表示自己願意登上皇位,帶領大齊鐵騎重新踏上江北大地,收複舊日河山,讓江南江北重歸一統。
安帝靠坐在龍床之上,一聽範毅答應繼承皇位,臉龐之上頓時露出了一抹頗為欣慰的笑容,心裏的一塊大石頭也總算是放下了。
這段時間以來,安帝在閑暇之時,一直都在考慮將自己的皇位交給範毅,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機會。如今範毅答應繼承皇位,也算是了卻了安帝自己的一樁心願,他心裏頭自然是感到一陣的高興。
安帝這一高興,頓時感到整個人的身體都輕鬆了許多,似乎原本虛弱的身體也再度有了一絲的活力。
安帝當即吩咐一旁的貼身太監李全,讓他速速去將紙筆取來。李全聞言,連忙衝著安帝一拱手,答應一聲,轉身出去去取紙筆。
時間不大,就見李全快步返回了幽然宮,手裏頭拿著一個長條托盤,盤中放著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李全手裏捧著這個長條的托盤,快步來到裏間正中央的那張龍床的旁邊。隨後,他將托盤裏的文房四寶,一樣樣從盤中取出,輕輕地放在了龍床邊的那一張小桌之上。
安帝見李全已將紙筆取來,點了點頭,很是滿意,隨後,他便示意範毅服自己一把,好坐到小桌的麵前。
範毅見此情景,連忙上前一步,小心扶著自己的父皇,在小桌的麵前坐穩了身形。
安帝坐在小桌的麵前,微微喘了幾口氣,穩了穩自己的心神,手腕子活動了幾下,好半天的功夫,總算是恢複了一些體力。
隨後,就見安帝拿起一旁的毛筆,蘸滿了墨,伏下身子,在鋪好的紙上,刷刷刷點點開始一陣書寫。
寫了能有好一陣功夫,安帝才停下了手中的筆,長出了一口氣。隨後,就見他將毛筆放在一旁,雙手輕輕拿起桌上的那張紙,抖了抖。
待得那紙上的墨跡幹得差不多了,安帝這才把手中的紙遞給了站在一旁的晉王範毅:“毅兒,看看吧!”
範毅見此情景,不敢怠慢,連忙伸出雙手恭恭敬敬將父皇手裏的那張紙接了過去,仔細觀看。
範毅一看,這才發現原來父皇寫的正是一道傳位的詔書,上麵已然寫明,要將皇位傳給晉王範毅,而安帝則退位不再過問朝中之事。
範毅看罷了多時,臉龐之上也不由得浮現出了一抹苦笑,心中暗道:“父皇還真是心急,竟在這一瞬間便擬好了這傳位的詔書。”
安帝坐在龍床之上,看著範毅臉龐之上的那一副神情,已然猜到了自己這位皇長子的心中所想,不由得微微一笑道:“傳位一直是寡人心中的一件大事,早點定下來,寡人的心裏頭也好早日安穩。”
安帝頓了頓,再度開口道:“當然,這一應的儀式還是要準備的,不可壞了規矩。朕隻是先將這道聖旨擬寫好了給你看看,待得那半月之後,良辰吉日才正式舉行傳位儀式,到時你再接旨!”
安帝的心裏頭也清楚,如今叛亂剛剛平定,還有一大堆的事情需要處理,立刻傳位顯然是不可能了。
他在心裏頭仔細盤算了一番,最終是將傳位的日子給定在了半個月之後。這樣一來,既有時間處理平叛後的一些事宜,也能為傳位做好更為充分的準備,可謂是一舉兩得。
晉王範毅聽了安帝的這一番話,也認為父皇如此安排很是合理,當即上前一步,衝著安帝一拱手:“兒臣聽憑父皇吩咐。”
安帝聞言點了點頭,隨即又思索了片刻道:“如今叛亂已定,給老賊父女等人定罪也得盡快落實。此案的審理就交給你負責吧,盡快辦好。”
範毅聞聽此言,心中不由得一陣高興,鬥了這麽些年,總算是能親手將老賊給鏟除了。
範毅連忙又上前一步,衝著安帝拱了拱手,沉聲道:“兒臣領旨,請父皇放心,兒臣定竭盡全力,盡快將此案審理,懲處奸賊,以正國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安帝聞言,心中也很是高興,當即揮了揮手讓眾人都出去,隻留下了晉王範毅一人。隨後,這父子二人在這幽然宮的裏間,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交談。不提。
按下安帝父子二人在幽然宮中交談不提,回頭再說那順州邊關。
自從大帥王勝帶領著數十名大將前去京城安陵參加那秋日宴之後,老帥雷山便二次開始坐鎮邊軍,準備邊關的一切防務事宜。
雷老將軍深知,如今邊軍中的一大批武將都去京城參加那秋日宴,邊軍的力量難免會有些削弱。因此,老將軍把整個邊關防務重新做了兵力的布署。
他按照先前的方案,將剩下的那些精兵強將,全都安排在了邊關的各大要口,以保證這些重要位置的防線穩固。
尤其是在蒼龍江的南岸更是派了重兵把守,老將軍對守衛蒼龍江南岸的主將張景是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務必小心行事,好生守衛蒼龍江大營。張景也是滿口應承,表示一定會嚴加守衛。
為了加強蒼龍江大營的防衛力量,雷老將軍思來想去,把大將秦風留在了蒼龍江的南岸,協助張景一同守衛蒼龍江大營。畢竟秦風在北遼待過許多年,對北遼番兵很是了解。
安排好了邊關的一切防務以後,雷老將軍回到了順州坐鎮,當即下令,順州邊軍全體將士日夜操練,時刻提防北遼軍的進攻。
一聲令下如山倒,數十萬邊軍將士是日夜操練,不敢有絲毫懈怠是時刻戰備。
就在這一天,蒼龍江大營的一眾邊軍士卒正在操練陣法,一眾軍卒手持刀槍,殺聲陣陣,練得正起勁。
“咚咚咚!”就在這麽個時候,眾人就聽見對岸突然傳來一陣的炮響,緊接著,鼓聲大作是喊殺連天。
眾人當時就是一驚,連忙出營,登高一望,就見那蒼龍江的北岸,出現了黑壓壓的一大片軍卒,足足有好幾十萬人。
就見這些軍卒個個都穿著一身胡服,腰懸彎刀,狐狸尾,雉雞翎一應俱全。騎兵騎在馬上,手中緊握長槍,排在最前麵,步卒緊隨其後,弓箭手在兩翼壓陣,一座龐大的軍陣已然成形。
在這座龐大的軍陣當中赫然打著北遼的旗號,旗幡招展,號帶飄揚,牛角號聲響徹天地,北遼是大兵壓境。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烈虎軍請大家收藏:()烈虎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