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九回無水源孤城難守 為傷兵二將爭執

字數:4082   加入書籤

A+A-


    書接前文,前文書正說到,秦風和李雲兩人得知城中軍營的水井被北遼派人給下了毒,這才明白過來自己是中了石磊的調虎離山之計,讓那幫番奴給鑽了空子。
    兩人心裏頭不由得一陣的惱怒,但事到如今,氣憤已然無濟於事。兩人冷靜下來之後,趕忙帶著幾名軍醫趕奔軍營前去查看情況。
    等到了軍營以後,兩人並未過多停留,當即傳令讓幾名軍醫迅速對井水展開查看,看看能不能找出解毒的辦法來。
    幾名軍醫領命上前,來到幾口水井旁是仔細查看、等查看了一番之後,幾名軍醫的臉色都變得難看了許多。
    秦風和李雲見狀,心裏頭頓時就涼了半截。連忙上前詢問結果。
    這一問之下,兩人才明白這幾口水井當中被下的乃是一種頗為古怪的草原奇毒,在中原幾乎沒人見過此毒,幾名軍醫也是無藥可解。
    而且更糟糕的是,軍營裏的幾口水井全都被下了這種草原奇毒,可以說是無一幸免。也正因為如此,如今整個靈越城的水源全都成了致命的毒水,邊軍的水源被徹底斷絕。
    幾名軍醫的這一番話真好像一個驚雷一樣在一眾人等的耳邊炸響開來。眾人全都大吃了一驚。顯然大家都沒能想到後果竟然如此嚴重。
    就連秦風和李雲這兩位主將也是被驚得出了一身的冷汗,是臉色鐵青。
    秦風和李雲兩人料到遼軍一定對水源進行了大肆破壞。可他們也沒能想到,那幫番奴下手竟然如此狠毒,直接用劇毒把靈越城的水源整個給斷了。
    兩人久經沙場,自然明白那幫番奴的用意,這是要把數萬大軍活活給困死在城內,好讓整個靈越城不攻自破。想到這裏。兩人的心裏頭是越發的憤怒。
    “該死的番奴,當真是歹毒啊!”秦風心裏頭想著是越想越氣,不由得是火撞頂梁,咬牙切齒。
    石磊的這一手乃是頗為陰毒的絕戶計,一下子把秦風、李雲以及數萬邊軍將士給逼上了絕路。
    此時的秦風是又氣又恨,氣番兵如此狡詐,更恨自己無能,怎麽就沒想著留一支人馬守在大營看住水源防北遼一手呢。若是那樣的話,如今的局麵想來是會好上許多。
    但如今已經到了這步田地,再說什麽都已經晚了,後悔也是於事無補。眼下還得盡快拿出個應對的法子來。
    秦風靜下心來,在營中來來回回走了一兩圈,腦海中思緒不斷翻湧著思考著應對之策。但他想了好一陣都沒能想到一個合適的辦法。
    想著想著,秦風的臉龐上不由得浮現出焦急之色。他看了看一旁的李雲,就見李雲也是滿麵愁容,衝著他攤了攤手,顯然李雲也沒能想出什麽很好的辦法來。
    秦風無奈,隻得問一旁的軍需官:“軍中可還有備用水源?”
    “回將軍的話,軍中尚有一部分水源以做備用。”
    “哦?可以供全軍支撐多長時間?”
    “回稟將軍,這些水源隻可供城中將士支撐三日!”
    “什麽,竟這般稀少嗎?”
    秦風和一眾將士心中剛燃起的希望又被軍需官的一句話給澆滅了。
    秦風本想著用城中的備用水源再支撐上一段時間,好等到老帥的援兵到來保住靈越城,進而驅趕遼軍恢複順州的第一道防線。
    但等到他一聽備用水源隻能供將士支撐三日時,心裏頭不由得也是涼了半截。他心裏頭清楚,憑著這點備用水源想要撐到援軍到來顯然是不可能了。
    秦風想到這裏,心裏頭又是一陣的氣惱,原本想要憑著備用水源支撐的辦法已然是行不通了。如今隻能再另想他法。
    但秦風苦思了一陣之後,依舊沒能想到什麽好法子,心裏頭不由得是越發的煩躁。若不是李雲在一旁暗暗拉了他一把,隻怕秦風就會當場暴怒起來。
    秦風被李雲在暗地裏拉了這麽一把,這才恢複了自己的理智。他沒有辦法,隻得壓下了心中的那股火氣對一旁的軍需官道:“先將備用水源給弟兄們發下去解解燃眉之急,後麵我再想其他辦法。”
    軍需官聞言,答應一聲下去辦事去了。等到軍需官走了之後,秦風又一揮手讓一眾軍卒先行退下休息,讓他們不必心慌,安心休整。
    待得一眾人等全都退下了之後,秦風和李雲兩人也離開了城東南的軍營,返回了將軍府當中,打算商議一番對策。
    等兩人回到了將軍府,坐在議事廳裏頭就是一陣的商議。但兩人商量來商量去,誰都拿不出一個好的守城辦法。無論如何守城,在缺水的情況下都堅持不了太久是必敗無疑。
    兩人一番商量下來後達成了一個頗為無奈的共識,在如今這種缺水的情況之下,這靈越城是再難堅守,若是要強行守城,隻怕到最後,隻能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秦風和李雲對如今這個結果都感到很不甘心,但是兩人又沒有絲毫的解決辦法,隻能在心中痛罵番奴好來緩解一些情緒。
    又過了一陣,秦風看了看一旁的李雲嘴唇微動,沉聲道:“為今之計,隻能棄城撤退了!”
    棄城撤退這短短的四個字,秦風每一個都說得很重,似乎費了很大的一番力氣才將這四個字給說出口,顯得是十分沉重。可以看出他是多麽不甘心就此放棄靈越城,將第一道防線徹底讓給北遼。
    李雲坐在一旁聽了秦風的這番話,又看了看他臉龐之上的沉重之色,心裏頭也很不是滋味。說心裏話,李雲也不願棄城而走,他寧願在此與遼軍死戰直到戰死。
    但李雲的心裏頭也很是清楚,如今這等局麵,邊軍應當保存力量,絕不能因一時的衝動和遼軍死拚,若是將力量全都給消耗光了,那怕是正中了那幫番奴下懷。
    因此,李雲的也並未出言反對,而是同樣無奈地點了點頭:“秦將軍說的是,事到如今,也隻能如此了。”
    兩人達成一致,找到方向以後,便又開始仔細商討撤退的各種事宜。其餘的一些問題都很快做好了安排,但還有一條卻讓兩人犯了難,那就是兩次攻城戰中的兩批重傷兵。
    若是按照李雲的意思,為了能夠迅速撤退,就隻能忍痛丟下這些重傷兵,等到將來再為他們報仇雪恨。
    而秦風一向對士卒十分愛惜,再加上這些重傷號中有不少都是當初秦家軍的老兵,秦風對他們的感情更是十分深厚,不忍心將他們給拋棄。
    兩人因為這事不斷地爭論著。李雲不停地勸說秦風,告訴他若是帶著這些重傷號,大軍撤退將會難上加難,搞不好會被北遼番兵給抄了後路,最終全軍覆沒,屍骨無存。
    秦風心裏頭自然也明白李雲說得有理,但他一時就是沒法邁過心裏頭的那道坎。一再請求李雲將傷兵都給帶上。
    李雲說什麽也不同意,到了最後,兩人竟在將軍府的議事廳中吵了起來。一旁的幾名衛兵見此情景,連忙上前勸說。
    但無論幾名衛兵如何勸說,兩人依舊是無法達成共識,在議事廳裏頭吵的是不可開交。幾名衛兵一看勸不動兩位主將,沒有辦法隻好退在了一旁,在那幹著急。
    秦風和李雲兩人在議事廳中依舊爭論著,李雲多次向秦風陳述帶上重傷員的後果,想讓這位小將軍能明白其中的厲害。
    但秦風向來是個倔脾氣,如今的他已然鑽了牛角尖,無論李雲如何勸說,他就是聽不進去。把個李雲給急得是火冒三丈。
    就在這麽個時候,就見一名軍卒急匆匆從外麵跑了進來,衝著秦李兩人一抱拳:“啟稟二位將軍,有幾名傷兵正在門外求見,請令定奪。”
    畢竟不知傷兵求見所為何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