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八回聞軍報老將請戰 得強援邊軍脫困

字數:4096   加入書籤

A+A-


    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秦風和李雲兩人率領靈越城的齊軍主力正往龍虎關趕去。走在半路上卻被北遼七槍六員大將率領數千騎兵給追上了。
    秦風一看領兵追來的是北遼七槍,心裏頭頓時就是微微一沉,他在北國多年和北遼七槍這六位從小在一塊兒練武,深知他們都是了不得的猛將。如今這六人帶來的又都是精兵,想要從他們手中殺出條血路隻怕是少不了一場鏖戰。
    為了能夠保存這股力量,秦風思索了一陣後,決定自己帶一部分兵馬留下來斷後,讓李雲率領剩下的人馬先行一步趕奔龍虎關。
    可李雲聽了秦風的這一番話,說什麽也不同意,他言明要和秦風同進同退,同生共死。秦風拗不過他,隻好答應了下來。
    就這樣,秦李二人率領齊軍主力和北遼七槍在戰場上展開了交手,雙方人馬各自舞動刀槍是奮力拚殺。一時間,戰場上是一片的刀光劍影,喊殺連天。
    齊軍雖然個個都是悍勇無比的精兵,但他們大多都帶了傷,戰鬥力比不得從前,而且還有不少的步卒,麵對精銳騎兵難免有些吃虧。
    剛開始,兩方人馬還殺得有來有回,不相上下。可打得時間一長,齊軍的體力逐漸有些不支,被遼軍打得是連連後退,隻有招架之功,並無還手之力。
    就在這緊要關頭,老將軍秦通率領數千精銳騎兵殺到了戰場和秦風、李雲兩人的人馬匯合,三人是兵合一處,擰成了一股繩。
    那位說了,秦通老將軍不是做了順州軍的臨時副帥在順州城和老帥雷山一同統領邊軍嗎,怎麽就率軍趕到了此地救下了秦李兩人。
    前文書說過,秦風和李雲知道靈越城是孤城難守,就派了幾名精幹的軍卒悄悄出了城,趕奔順州去向兩位老將軍報信,讓他們發兵支援靈越城以擊退遼軍。
    卻說這幾名精幹的軍卒,借著夜色的掩護,悄悄地出了靈越城,騎上快馬,快馬加鞭直奔順州城而去。
    幾人的心裏頭都清楚,北遼軍來勢洶洶,靈越城如今的情況可以說是十分的危急,早一日將援兵給搬來,靈越城就多一分安全。
    因此,這幾名軍卒是一刻也不敢耽擱,餓了就在馬背上啃一口幹糧,渴了就喝點水,累了趴在馬背上眯一會兒。是時刻不離開戰馬,日夜兼程,拚命趕路。
    在幾名軍卒晝夜不停地趕了三日的路後,幾人終於來到了順州城外。城上的守城軍卒一看是來送緊急軍報的,不敢怠慢,迅速打開了城門,幾人催馬進了城直奔帥府而去。
    幾人很快便來到了帥府當中,向兩位老將軍稟明了事情的經過,並將那封緊急軍報呈上。
    雷山和秦通一聽說張景賣國投敵獻出了蒼龍江大營,頓時都氣得火冒三丈。兩位老將軍萬萬沒想到,大帥王勝最為信任的大將居然會叛變投敵,當真是可恨至極。
    兩人好不容易才把心中的那股火氣給壓了下去。等心情再度平靜下來了之後,兩位老將軍展開那封加急軍報,仔細觀看起來。
    等看完了之後,兩人的心裏頭是越發的沉重。他們心中都很清楚,數十萬北遼軍大肆來犯,光憑靈越城的那點人馬根本抵擋不住。
    如今這般情況下,要想穩住第一道防線,必須得派一名得力大將率領一支精銳人馬前去支援,如若不然,這第一道防線是絕難守住。
    兩位老將軍想到這裏,當即便動開了腦筋。兩人都在腦海當中不斷思索,究竟派什麽人領兵前去,最為合適。
    兩人一盤算下來才發現,軍中有不少大將都跟著王元帥入京去了,現在的邊軍中顯得有些空虛,能打的將官倒是還有不少,但缺乏真正能領兵坐鎮的人才。
    兩人思來想去,沒能找到合適的人選。秦通在一旁不由得心裏頭有些焦急,他很是擔心秦風的安危。
    秦通看著秦風從小長大,早就把他當作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如今得知秦風身在靈越城,這心裏頭難免有些擔憂。
    秦通心中暗想:“幹脆我率領一支精兵前去靈越城助戰,也好保障秦風的安全,讓自己安心,省得一直掛念此事。”
    想到這,秦通當即站出來向雷山老元帥請戰,願意率領一支精兵前去靈越城助戰,對抗遼軍。
    雷山考慮到秦通上了些年紀,本不想讓他領兵前去,但架不住秦通一再堅持,隻好點頭答應了下來。
    雷山又仔細叮囑了一番之後,秦通辭別了雷山,來到校場點了五千精銳人馬。由於情況緊急。秦通挑選的全都是精銳騎兵,希望能早日趕到靈越城。
    就這樣,秦通親自率領五千精銳騎兵出了順州城,一路飛馳直奔靈越城而來,動作可以說是十分迅速。
    可即便如此,這一來二去還是耽誤了不少的時間,在大軍還在半道上的時候,秦風和李雲兩人已然放棄了靈越城,突圍而走。秦通對此是一點也不知情。
    也是無巧不成書,這一天,秦通率軍正往前趕路,有探馬來報說前頭有我軍正在和遼軍交戰,看樣子是從靈越城出來的敗軍,混戰中看見了秦風和李雲兩位主將。
    秦通一聽這話,心中頓時一涼,自己還是來晚了一步,靈越城已然失守。不過,他想到秦風等人還在和遼軍廝殺,也顧不得悲傷,急忙率領人馬前來支援,最終趕上了和秦李兩人兵合一處,這就是以往的經過。
    閑言少敘,書歸正文。卻說秦通率領五千精銳騎兵加入了戰場,秦風和李雲兩人見狀是大喜過望。一眾邊軍士卒見援軍來了,也是士氣大振,戰場的形勢為之一變。
    徐武等北遼七槍見此情景,不由得一陣的惱怒,原本消滅齊軍主力擒拿秦李兩人是勝券在握,可他們萬沒想到,齊軍卻突然來了援兵,這支生力軍一來,想要消滅靈越城的齊軍主力無疑是難上加難。
    不過,事到如今,徐武等人也沒有辦法,隻得催馬挺槍率領手下的精銳騎兵再度向齊軍發起衝鋒,想要抓住兩支齊軍匯合的空隙將靈越城的齊軍一舉殲滅。
    可這六人到底小看了順州軍的默契,還沒等北遼軍衝出多遠,就見兩股齊軍已然匯合如同一柄尖刀一樣殺向遼軍,兩方人馬再度展開了廝殺。
    這回再一交手,北遼軍可就吃虧了。別看北遼軍先前占據了上風,但這些番兵也同樣消耗了不少體力,再加上連日追趕,已然有些疲憊。
    而齊軍這邊士氣大振,又有生力軍加入,兩者加持之下,那等戰力比起先前自然高出許多。如今再度交手,自然占據了上風,戰場形勢已然發生了逆轉,
    齊軍一路猛攻打得北遼番兵是連連後退。兩方的將官也各自對上了。徐武和老將秦通展開了交手。
    一開始,徐武見秦通年邁又是熟悉之人,並未將其放在眼裏。可等一伸手,徐武是大吃一驚。他沒想到這位老將的功夫竟如此厲害,槍法很是精妙,讓人是防不勝防。
    秦通在北國時,也沒少和北遼七槍的這六位打交道,不過那時的秦通為了保存實力,有意地藏了拙,讓徐武等人以為他的武藝很是尋常。
    如今到了戰場上,兩國交鋒,秦通自然也不再藏著了,把一身的本領盡數施展開來,這才打了徐武一個措手不及。
    徐武有心穩穩心神,再和秦通交手,但秦通壓根就不給他喘息的機會。打著打著,秦通趁著徐武不注意,暗取鐵鐧在手,一鐧正好掃在徐武的肩頭上。
    徐武疼得大叫一聲,虛晃一槍是撥馬往下便敗。徐武身邊的一眾番兵一看主將敗了,頓時沒了鬥誌,呼啦一下也往下敗,一道口子就這樣空了出來。
    秦通也不戀戰,把槍一舉向秦風、李雲以及一眾將士發出信號:“撤!”
    一眾邊軍將士一看,忙各自揮舞手中兵刃,呐喊著,跟在秦通的馬後,好像一陣旋風一般衝過了那道口子是突圍而走。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