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九回拓跋昊率兵離城 遼副帥見山心驚

字數:4340   加入書籤

A+A-


    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北遼軍的副元帥拓跋昊接到了大帥石磊的急令,讓他速速率領麾下的精銳主力趕奔龍虎關前去支援。
    拓跋昊接到了大帥的軍令後,頓時感到軍情十分緊急,若是去的晚了,隻怕非出大事不可?
    於是,拓跋昊不敢怠慢,迅速召集麾下的一眾將領,開始分兵派將,整頓人馬,準備出兵前去支援大帥石磊。
    隨著一道又一道的軍令傳下,一眾遼軍將領紛紛領到了自己的任務。費了好一番功夫,拓跋昊才分兵派將完畢,把一切事宜全都給安排好了。
    隨後,拓跋昊便讓手下的一眾大將全都下去整頓兵馬,三天後清晨好出發趕奔龍虎關前去支援大帥。
    一眾將領紛紛拱手領命,各自下去整頓自己麾下的一眾人馬。
    待得一眾將領離去後,拓跋昊也獨自一人返回了將軍府,前去做出發前的一些準備。
    俗話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三天時間眨眼就過去了,很快便來到了第四天的清晨。
    靈越城中一陣陣的戰鼓聲響起,是震天動地。在戰鼓聲中,一批又一批的北遼軍卒在城中迅速集結了起來。
    就見那一隊又一隊的番兵在城中列開了陣勢,一座又一座的方陣在城中擺開。每座方陣都是騎兵在前,步兵在後,弓箭手在兩翼壓住了陣腳,顯得十分的嚴密整齊,充滿了殺氣。令人有些不寒而栗,膽戰心驚。
    遼軍的人數雖然多,但行動的速度卻一點也不慢。不多時,一眾北遼番兵便整頓好了隊伍是集結完畢。
    遼軍不光軍卒嚴整,而且一眾將領也是威風凜凜。隻見那一眾北遼將領,個個都是盔明甲亮,手持兵器,臉龐上,眉眼間都隱隱有著殺氣浮現。
    一看就知道,這是一群從屍山血海當中殺出來的鐵血悍將,個個都不容小覷。
    書中交代,這一回,北遼的副元帥拓跋昊親自挑選出了十五萬精銳人馬組成了援軍,前去支援龍虎關戰場。
    這支兵馬中的將士個個都是身經百戰,驍勇無比的精銳,身手都十分不錯,足可以一當十。那等戰鬥力非同小可。
    拓跋昊是信心十足,他認為有這樣的一支精銳人馬在,任憑那幫南蠻在怎麽詭計多端也翻不出多大的浪花。
    至於那剩下的五萬人馬和兩萬灰衫軍,拓跋昊則交給了自己的心腹大都督蘇天虎。這蘇天虎胯下馬掌中一對夾鋼板斧也是異常勇猛,乃是遼軍中有名的上將。
    拓跋昊對蘇天虎是十分信任,故此才讓他率領剩下的七萬人馬鎮守靈越城一帶,好穩住後方,以防不測。
    卻說那北遼軍大陣的最前頭,有一匹烏龍駒,馬背之上端坐一員大將。此人頭戴烏金盔,體掛烏金甲,斜披著皂羅袍,腰跨彎刀,掌中提著一對镔鐵狼牙棒,不是別人正是北遼軍的副元帥拓跋昊。
    待得十五萬北遼軍全部集結完畢,一眾大將紛紛來到副帥拓跋昊的麵前向他稟報軍情。
    “大帥,左翼兵馬已然集結完畢,請令定奪。”
    “大帥,右翼人馬已然整裝待發,隻等您一聲令下,便可殺奔龍虎關!”
    “大帥,糧草已然全部備齊裝車,我四兄弟率領人馬嚴密看守,保證萬無一失,可安全抵達龍虎關,請令定奪!”
    ......
    北遼軍的副元帥拓跋昊騎在自己的那匹烏龍駒上,聽著一眾將領那一道道的稟報,不住地點頭,對大軍如今的狀態做到了心中有數。
    拓跋昊一聽大軍都已然集結完畢,一切已經準備就緒,心裏頭也是不由得一陣高興。
    隨後,這位北遼軍的副帥衝著一眾將領點了點頭:“如此甚好,諸位且整理隊伍,大軍即刻出發!”
    “末將領命!”
    一眾將領紛紛拱手領命,隨後便調轉馬頭回到了各自的隊伍當中,開始整頓人馬。
    不多時,一眾遼軍全都整頓完畢,就見那些個番兵個個緊握刀槍,雙眼鼓鼓著,滿臉的殺氣是士氣高昂。
    拓跋昊在馬上看得真切,他見隊伍已然整理完畢,微微點了點頭。
    隨即,就見這位北遼軍的副帥,把掌中的一對镔鐵狼牙棒在空中一舉,代替軍令:“出發!”
    說罷,拓跋昊調轉馬頭,催動胯下的那匹烏龍駒,一馬當先,衝出了靈越城。
    一眾北遼軍的將士見狀,也紛紛緊握自己的兵器,騎兵在前,步兵在後,緊跟在拓跋昊的戰馬後麵浩浩蕩蕩殺出了靈越城。
    出城之後,一眾北遼番兵並未過多停留,而是緊跟著拓跋昊直奔龍虎關殺去。就這樣,十餘萬北遼軍浩浩蕩蕩直奔龍虎關而去。
    拓跋昊的心裏頭著急,他知道龍虎關的戰事十分緊急,生怕去晚了會多生出什麽其他的變故,恨不得肋生雙翅,率領大軍一步飛到龍虎關去。
    也正是因為心裏頭抱著這種想法,拓跋昊一出靈越城便下令讓全軍急行軍前進,爭取早日趕到龍虎關好穩住局麵。
    一聲令下如山倒,副帥這一發話,一眾遼軍將士紛紛照辦,因此全都是快馬加鞭,可勁兒往龍虎關趕去。
    但拓跋昊一時著急,有些失了理智。他光想著快點到達龍虎關好去解圍,但卻一時忘記了北遼軍的人數眾多,還帶著大批的糧草,負擔實在太多,根本沒辦法向平日那樣輕裝前行,一路急行軍。
    也正因為有這許多負擔,縱然一眾北遼軍的將士已經拚盡全力加快行軍速度,但整支大軍還是走得有些慢。
    走了一陣,拓跋昊逐漸冷靜下來,也發現這個問題。他看著緩慢行進的大軍隊伍,心裏頭是十分著急。
    “要是照著這個速度走下去,隻怕等我們到了龍虎關,那黃瓜菜都涼了,鐵定是趕不上趟了。可這些糧草也至關重要,一粒也不能少,而大軍帶著這些根本就走不快,這可該如何是好?”
    拓跋昊在自己的心裏頭不住地念叨著,不由得是越發的煩躁。
    後來,拓跋昊思索了一陣後,當即決定,自己率先鋒軍五萬精銳騎兵先行,而其餘的幾部分人馬也依次行軍,將整支隊伍給分成了幾路,這樣便可加快行軍的速度,使得援軍早些到達龍虎關。
    拓跋昊打定了主意以後,當即傳下將令,一眾將領聞言紛紛領命,幾路人馬迅速分開,獨立成軍,依次而行。
    同時,拓跋昊還下令,各路人馬間相差不可超過一天半的路程,這樣也可保證,各路人馬之間有個照應,避免一些意外。
    待得分兵完成之後,拓跋昊率領著前鋒和中軍的五萬精銳騎兵先行一步,向龍虎關趕去。在他之後,左右兩翼,合後人馬,押糧軍等幾路人馬也依次而行,陸續趕奔龍虎關。
    卻說那北遼軍的副帥拓跋昊率領五萬精銳騎兵,一路急行軍直奔龍虎關而去。就這樣,數萬精騎一路急行,離著龍虎關是越來越近。
    這一天,拓跋昊率領人馬來到一座大山前,但見這座大山十分險峻,遠遠看去就好像躺著的猛虎一般是凶氣十足。書中交代,此山名喚臥虎山。
    拓跋昊率領大軍來到臥虎山前,打量了一番這座大山,不由得倒吸口涼氣:“這座山好生凶險,,速速傳令,告知後續弟兄過此山時,務必十分小心,不可大意。”
    “得令!”
    有那十餘名流星探馬,答應一聲,紛紛催馬向後,前去向各軍傳令。
    待得流星探馬離去後,拓跋昊穩了穩自己的心神,把掌中的一對狼牙棒在空中一舉,代替軍令:“全軍戒備,迅速過山!”
    “是!”
    一眾北遼軍將士齊聲大喝,紛紛緊握手中的刀槍,提高了警惕,做好了準備。
    隨後,拓跋昊把狼牙棒一揮,提馬向前,就要率軍過山。
    欲知拓跋昊能否順利過山,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