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李自成攻克洛陽

字數:3939   加入書籤

A+A-




    汝州(今河南汝州市)不僅僅是農民軍行動路線上的一個交通要道,更重要的是,汝州為千年古都洛陽的屏障。

    李自成攻克汝州後,帶著數十萬農民軍浩浩蕩蕩沿洛河而下,揮師洛陽。

    在之後的行動中,李自成迅速揮師攻克洛陽周圍各縣,包圍了古城洛陽。

    軍報傳到河南府邸洛陽城,福王朱常洵、前兵部尚書呂維祺、河南知府亢孟檜、河南巡撫李風仙、河南總兵王紹禹等人緊急協商,立即上奏朝廷,請求火速支援河南。

    此時,因兵楊嗣昌正率領大部明軍在湖北圍剿農民軍張獻忠部,暫無兵力支援河南。

    再加之崇禎帝不喜福王,認為洛陽城城池堅固,且儲備的物資豐富,應該可以抵抗住農民軍的攻擊。

    於是崇禎帝僅僅是下令河南參政王胤昌、河南總兵王紹禹加強守備,等待援軍。

    得知暫無援軍後,福王和呂維祺下令,全城動員,全民皆兵,不分男女,都參加保衛洛陽戰事。

    洛陽城東門由副將劉見義鎮守,西門由王胤昌鎮守,南門由副將羅泰鎮守,北門由總兵王紹禹鎮守。

    洛陽城的城牆上架起了紅衣大炮和各種土炮,由官兵和各縣逃入城中的地方武裝守衛。

    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初十,李自成的農民軍已經將洛陽城團團圍住。

    此時,洛陽官軍中駐七裏河兵營的幾百守軍,因撤退不及,被農民軍包圍在兵營中。

    李自成故意圍而不打,任由他們不斷的向洛陽城中求援。

    河南總兵王紹禹深知這是李自成的誘餌,於是一直按兵不動,不去救援。

    但是這部分被圍困的明軍,是副將劉見義、羅泰的嫡係部隊,因此二人天天懇求總兵王紹禹出兵救援。

    總兵王紹禹堅持用各種理由拒絕,急得劉見義和羅泰直罵王紹禹無情無義。

    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十六日晚,副將劉見義、羅泰決定派兵前往救援七裏河守軍。

    結果二人剛剛率軍出城,就被李自成的農民軍層層包圍,李自成用李岩之計,沒有殺二人,而是對人采用拉攏、利誘的方式。

    最後,兩人見大勢已去,在李自成的威逼利誘下,二人宣布投降。

    劉見義、羅泰的投降,不僅極大地震撼了洛陽城內守城的官兵,也使得原本的守城方案作廢。

    總兵王紹禹急調孟津、新安的地方武裝預備隊,接替劉見義、羅泰所部的守城任務,嚴守東門、南門。

    改為東門由知府亢孟檜鎮守,南門由巡撫李風仙鎮守。

    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十八日中午,李自成開始全麵進攻洛陽城。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九日,農民軍與洛陽守軍從早上一直激戰到傍晚。

    李自成在四川的保寧府與趙安作戰時,被趙安的炮兵打出了心理陰影,此後,李自成也格外的看重火器。

    李自成的軍中也多了很多火器,其中既有繳獲的明軍火器,也有農民軍自己製作的。

    在此次的洛陽攻城中,火器的威力再一次體現了出來,洛陽的東門樓、西門樓、南門樓和月樓全被炮火炸毀,城牆被炸得遍體鱗傷。

    同時,經過幾天的戰事,農民軍已明白洛陽城地形和守城情況。

    洛陽為千年古都,曆經無數次的戰火洗禮,所以洛陽城有完備的守城係統。

    洛陽城東有天然的瀍河和護城河做屏障,不利於大部隊進攻。

    而城西的護城河也是又深、又寬不利架橋。

    城南的城牆高,護城河也寬,進攻困難。

    而北城雖然也有城牆和護城河,但是比其餘的幾麵還是好了許多。

    就這樣,經過綜合比較一番之後,農民軍還是覺得北城稍微好攻擊一點。

    正月二十日上午,農民軍改變策略,全力進攻北城,集中所有炮火猛轟城北城牆,並強行在北護城河上架設幾十座木橋,無數義軍抬著雲梯拚命往上衝。

    中午北門告急,總兵王紹禹急調東門、西門、南門民團、練勇支援北門。

    當晚,投降李自成的副將劉見義,在城外向城內進行喊話勸降。

    北門的守軍中裏,有數百名士兵他們原來是劉的部下。

    因為大家都知道,劉見義與羅泰是為了救援被圍困在七裏河兵營的守軍,才違抗總兵王紹禹的命令,私自出城,被農民軍圍困。

    王紹禹為了怕引起軍心動蕩,並沒有對底層的士兵告知劉見義與羅泰已經投降的事實。

    此時,劉見義與羅泰的老部下,聽到二人的喊話,當即打開了北城大門和月城大門,開城投降。

    劉見義隨即帶領農民軍進入城內。

    沒了城牆的防守,農民軍入城之後,憑借著絕對的人數優勢,很快就占領了全城。

    河南知府亢孟檜在玉虛觀老君洞中被抓獲,而大胖子福王朱常洵,也在迎恩寺密室中被抓出。

    但是,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福王朱常洵的兒子朱友鬆,因為腳步敏捷,並沒有與福王一起被抓,而是逃出城外。

    後來,在滿清入關,崇禎帝上吊之後,按宗法,朱友鬆是血脈上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因此他受到大部分南明官員的認同,在南京建立了南明“弘光政權”。

    崇禎十四年(1641)正月二十二日上午,李自成帶領農民軍在洛陽的周公廟前,召開了熱烈的慶祝攻克洛陽大會。

    李自成將福王朱常洵、前明兵部尚書呂維祺、河南知府亢孟檜、參政王胤昌及孟津的孫挺生、新安的王朝山、嵩縣的王翼明等人罪行,當著眾人公布。

    福王朱常洵,是明神宗(萬曆帝)的第三子,為他的寵妃鄭貴妃所生。

    他差點就奪走了當時明光宗(泰昌帝)的太子之位。

    明末的“三大案”(廷擊案、紅丸案、移宮案),追根溯源,都與福王朱常洵以及他的母親鄭貴妃有著密切的關係。

    萬曆帝對福王十分的寵愛,雖然沒能鬥贏文官集團,立他為太子,但是萬曆帝在物資上極大的補償了福王。

    例如,福王婚禮費用高達三十萬金,花費遠超太子。

    萬曆帝還在洛陽為福王建造了一座宏偉的宮殿,福王府的造價比正常皇家宮殿的造價還要高。(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