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陳新甲泄密
字數:4162 加入書籤
在臨行前,趙安特意找到了周文,對著他交待道,“姐夫,河南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如今的河南因為前幾年各種的天災**,可謂是民不聊生。我們安**此時打下河南,屬實是一個巨大的包袱。
雖然此時治理好河南很困難,但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要是我們安**在接手之後,可以快速的組織河南百姓恢複生產,平定各地的流寇,使得中原大地穩定。
那麽對於我們之後取代大明統治,會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作用。
當然這是對於安**來說,姐夫,不管別人怎麽看的你,但是在我們自家人看來,你都是一個有真本事的人。
河南如今的情況,明眼人都能看出治理好它的困難。
要是正常的情況,我想要將你這麽快的提到正省部級肯定會引來很多的的非議,但是此時我正好借著這個機會將你提到省長的位置。
姐夫你到了河南好好幹,給那些說風涼話的人好好瞧瞧,用你在河南的政績來讓他們閉嘴。”
“是!委員長請放心,我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
“哎,都是自家人,私底下不用一口一個委員長的。既然姐夫你已經明白了此事的重要性,那你就早點下去準備吧!明日一早就趕往河南赴任。”
“是!”
周文與趙安告別後,就離開了。
趙安在周文離開後,開始思考起下一步的行動方案來。
眼下崇禎帝正與皇太極私底下進行談判,正因為雙方此時正進行談判,所以鬆山城的安危暫時不用擔心。
但是對於是此時就揮師山東,還是等河南局勢穩定之後再揮師山東,趙安一時間犯了難。
就在趙安考慮揮師山東的時候,崇禎帝與皇太極的談判也終於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經過幾輪談判,皇太極向崇禎帝提出了自己的條件:
1.當明、清兩國有吉凶大事時,雙方應互派使節祝賀或憑吊。
2.每年明國應贈予清國黃金萬兩,白銀百萬兩,而清國回贈明國人參千斤,貂皮千張。
3.若清國的滿州、蒙古、漢人及朝鮮人等,有逃叛至明國者,明國應當遣返,明國有叛逃至清國者,清國亦遣返明國。
4.明、清兩國以寧遠雙樹堡中間的土嶺為明清兩國新的國界,雙方以塔山為中間地帶,兩國在此互市。
在趙安看來,就此時明、清雙方在遼東的戰略態勢,皇太極所提的要求並不過分。
雖然清國此時向大明提出了一些經濟勒索,但基本與此前明朝每年“賞賜”給蒙古諸部的銀兩數目相當。
現在無非是將“賞賜”的對象換成了滿清。
除了銀兩之外,大清向大明索要的領土實際已被清軍攻占,就算是大明不承認滿清的條件,皇太極也不可能將土地還回來。
畢竟自古以來,領土問題都是戰場上說了算。
除此之外,滿清還私下給出了信號,若大明與大清的議和順利達成,皇太極甚至可以考慮向明稱臣,不再稱帝。
所以根據這些條件,不得不說,皇太極在與大明談判一事上還是有些誠意的。
而明朝使團這邊,雖然他們想通過談判獲得很多東西,但是戰場上得不到的,他們怎麽可能在談判桌上得到。
負責具體談判的大明兵部官員馬紹愉等人,在與大清的人談了半個月之後,由於沒有新的進展,馬紹愉等人隻能帶著皇太極的條件回去跟崇禎帝複命。
臨行前,皇太極親自設宴接待了作為大明使者的馬紹愉等人,並賞賜馬紹愉等人兩百金,皇太極還囑咐他們盡力促成議和。
當然皇太極最後也不忘放下狠話威脅大明,揚言此次為大清與大明最後的談判機會,此次談判要是再失敗了,以後兩國就隻有刀兵相見了。
大明使團的馬紹愉等人離開時,皇太極不僅派出了範文程這樣的重臣送他們出城十五裏,還派出清軍一路護送馬紹愉等人至明清兩國邊境。
馬紹愉在回到大明後,立馬向頂頭上司陳新甲匯報了此次的談判成果。
而陳新甲在看完馬紹愉派人送來的談判內容後,陳新甲沉思了良久。
雖然崇禎帝命令此次與滿清的議和由他全權負責,但是陳新甲很清楚,此事的最終決定權還是掌握在崇禎帝的手裏。
按如今的談判結果來看,皇太極的條件並不算苛刻,但陳新甲也不知道崇禎會不會接受。
於是陳新甲準備理清其中的利害關係後,明日一早便入宮向崇禎帝匯報此次的談判結果,並等待崇禎帝的決斷
第二天陳新甲起了個大早,他是兵部的堂官所以他每日必定到兵部巡視一番,看看有沒有什麽緊急軍務。
沒想到的是兵部還真有緊急公務要辦,趙安出兵河南的消息雖然已經傳開了,但是朝堂上對於趙安的處理一直還在爭論之中。
主要原因還是此時的大明朝廷根本騰不出手來對付趙安,更何況比起建奴與李自成來,趙安對大明的百姓以及官紳都還算比較友好。
對於降官大多是降級使用,對於地主豪紳也不是濫殺無辜,而是會根據他們的惡行,公開的審判他們。
此時陳新甲遇到的緊急公務就是左良玉軍中,幾位逃跑的將領,回到了京師,打算匯報一下安**的情況。
陳新甲對於安**十分的重視,在得知此消息後,陳新甲放下了馬紹愉寫給他的密報,出門見那幾位逃跑的將軍去了。
在陳新甲離開後不一會兒,陳新甲的書吏來到陳新甲的辦公室,照常整理陳新甲的日常公務如塘報(各地上報的軍事情報)。
當書吏看到書案上已拆封的密報時,也沒多想,便將其與其他塘報一並傳抄各部衙門……
因為那幾名將領給陳新甲提供的消息太過驚人,畢竟若是按他們所說,安**的軍力早就勝過了朝廷,這讓陳新甲憂心忡忡。
一時間也就忘了密信的事,打算第二天再跟崇禎帝匯報議和的事,順便匯報安**的事。
陳新甲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朝堂上下炸開了鍋,滿朝文武都知道了崇禎帝與皇太極議和的事情。
一時間,禦史言官們彈劾的奏章如雪花般飛到了崇禎帝的書房。
得知消息的崇禎帝氣得差點背過氣去,在心中大罵陳新甲是個廢物,這點事都辦不好。
崇禎帝雖然心裏很不高興,但事已至此,崇禎帝憤怒之餘還是想著如何解決這件事。
雖然崇禎帝故意將所有彈劾的奏折留中不發,但禦史言官們哪裏會輕易的罷休。
在之後的幾天裏,禦史言官們紛紛的鉚足了勁彈劾陳新甲,而且規模還越來越大,在有心人的推動之下,這件事還傳到了民間,一時間整個京城都鬧得沸沸揚揚。(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