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出遊拾玖)

字數:4288   加入書籤

A+A-


    邊疆漢稱西域,意為西部的疆域,最原始的稱呼是柱州,這一名稱自漢代出現於我國史籍,一直沿用到清朝統一邊疆,邊疆大部分地區自西漢便屬華夏,今天邊疆大部分從西漢一直到西晉都屬於華夏版圖,唐朝再次納入華夏版圖,元朝時為蒙古族察合台汗國地,清朝時再次納入版圖。最後一次被侵占是在明清換代時期。1757年,清乾隆帝再次收複故土。
    邊疆具有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各族人民創造的邊疆民族文化是華夏民族文 化重要組成部分,邊疆各族人民為華夏民族文化寶庫作出了曆史性的寶貴貢獻。
    邊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同時又是多宗教信仰地區,古絲綢之路的開通等使邊疆文化呈現出多元化和開放融合等特點。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邊疆文化深受內地文化的影響,形成豐富的內涵,同時邊疆文化又對祖國內地文化產生積極影響。
    從邊疆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遺址,到兩漢統一西域開通絲綢之路的開通,造成東西方文化在這裏大匯聚、大交融, 促成西域文化空前繁榮。
    隨著軍事屯田和漢族移民,中原的先進文化和耕作技術傳入西域,形成了以漢文化為主的屯墾文化。 同時,中原文化、印度文化、兩河流 域文化、波斯文化、希臘文化、羅馬文化等在這裏薈萃 、交融出現了多種語言文字的使用,如漢文、吐火羅文、 於闐文、粟特文等。
    民豐尼雅遺址的發掘為未來國號奠定了史料遺存,3號棺出土色彩斑斕的錦被上織著"王侯合昏,千 秋萬 歲宜子孫"的小篆漢字和紋樣;8號棺木出土的一隻色彩豔麗的錦袋上有篆書文字"五星出東 方利中國"。揭 示了漢、晉時期尼雅與中原王朝密切的政治和經濟關係。唐代詩人撰寫的雄渾的大漠 、壯麗的山川、奇特的氣象、悲壯的征戰奇觀等奇妙絕倫的詩篇,膾炙人口,久傳不衰,稱為中國文學史上的"邊 塞詩"。
    隨著佛教由印度沿絲路傳入西域乃至我國內地。佛教文化成為當時西域的最重要的內容。東晉高僧經西域 赴印度取經,著 有《佛國記》。
    回鶻文《彌勒會見記》是我國最早的誕生在西域的戲劇文學 劇本。
    唐代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經,書寫 《大唐西域記》。吐魯番地區考古發掘出土的大量漢文文書、契約等,表明唐代前後漢文在高昌地區文字使用方 麵的主體地位。
    龜茲石窟和高昌石窟中的佛教內容的壁畫,顯示出中外繪畫技藝薈萃交融的特點。琵琶、箜篌、鼓、角等西域傳統樂器也傳入內地,成了唐代以及後世音樂 演奏中的主要樂器。西域舞蹈如胡騰舞、胡旋舞、拓枝舞等傳入中原宮廷乃至民間。
    宋元明清時期。隨著伊斯蘭教傳入西域並逐漸擴大。伊斯蘭文化對西域文化的影響愈來愈大。著名維吾爾族學者玉係甫·哈斯·哈吉甫編著了 反映當時社會及 精神文化生活的詩體百科全書《福樂智慧》,著名維吾爾族學者馬赫穆德·喀什噶裏著有突厥語工具書《突厥語 大詞典。維吾爾族詩人玉素甫阿吉著有愛情敘事長詩 艾裏甫與賽乃姆》。
    蒙元時期有著名維吾爾族文學家馬 祖常;著名維吾爾散曲作家貫雲石;著名維吾爾族農學家魯明善著有《農桑衣食撮要》。明代旅行家陳誠著有《 西域行程記》、《西域番國誌》等。柯爾克孜族民間文學優秀代表作品、著名史詩《瑪納斯》、蒙古族民間文 學優秀代表作品、著名史詩《江格爾》。《阿凡提的故事》是產生於察合台汗國時期 的民間文學的代表作之一 。
    葉爾羌汗國時期,馬赫麻·海答兒·尕豁刺的《拉失德史》和沙·馬合木·楚刺思的《編年史》。阿曼尼莎罕 收集、整理、編創的維吾爾《十二木卡姆》 ,它是東方音樂文化的無價之寶,它像蒙古族的《江格爾》,藏族的 《格薩爾》、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等英雄史詩一樣,具有世界性的影響。
    隨著清朝對新疆的統一,大批內地漢族軍民進入疆北路屯戍落戶在巴裏坤、奇台一帶,漢族文化成為當地文化的主體。秦腔、河北梆子、邊疆曲子等雜技等藝術班社相繼出現,並迅速不斷地普及。紀曉嵐、 則徐、戴瀾、劉鍔等被謫來疆,在疆地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
    近、現代時期。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革命精神在新疆的傳播和弘揚,推動了邊疆文化的發展。抗日戰爭時期以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等革命烈士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邊疆各族人民中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宣傳中國共產黨關於建立抗日民主統一戰線的正確主 張,開展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運動,推 動新疆民族文化發展。
    與此同時,許多進步文化人士如 茅盾、杜重遠、張仲實、趙丹、王為一等在烏魯木齊從事 抗日進步的文化活動,組織各族工人、農民、教師、學生、職員、商人等廣大民眾創作演出抗戰進步歌曲、話劇 、秦腔、京 劇、新疆曲子等劇節目。在新疆各族人民中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全疆各地各族人民群眾和進 步人士,先後組織"反帝會"和各民族"文化促進會",開展各種民族進步的文化活動。
    民族傳統文藝活動如維吾爾族"麥西來甫"、哈 薩克族"阿肯彈唱會"、柯爾克孜族"庫姆孜彈唱會"、蒙古族"那達慕大會"、錫伯族"西遷節 "、漢族的"元宵燈會 "等久傳不衰,極具民族特色,為廣大各族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為新疆 民族文化亮麗的景觀。
    這些是他們在網上做旅遊攻略時查到的介紹,身處其境很多時候會失望也會有驚喜。沿途走過這麽多風景,每一處都迥然不同,華夏的地大物博以前隻是通過文字了解,真正走一趟才能明白文字描述的多麽蒼白,身臨其境才能有所感悟。此次各家人都是不虛此行。菲爾等人常年的生活在國外感觸自然更多,他們以前了解的華夏過於片麵不真實。華夏的文化不止體現在衣食住行更體現在精神文化的富足。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出無數先賢智者典籍文化文物古跡,這片未曾斷絕的古老文明它的曆史逐漸脫離史書朝著傳說的早期文明邁進並不斷被驗證,被肯定。
    著名的景點層出不窮:
    有著石門一線、定海神針、龍潭碧月、懸泉飛瀑、南山望雪、西山觀鬆的天池六景遠近聞名。在天池湖畔眺望博格達雪峰,尋訪西王母的傳說,欣賞一日有四季、四季景不同的高山湖泊美景。
    天山天池是世界自然遺產,國際人類與自然生物圈保護區,華夏最佳旅遊目的地,華夏十大魅力休閑旅遊湖泊之一。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以天池為中心,以完整的4個垂直自然景觀帶和雪山冰川、高山湖泊為主要特征。景區以遠古瑤池西王母神話、宗教信仰和獨特的民族風情為文化內涵,集森林、草原、雪山等人文景觀於一體,風景獨特魅力。
    托木爾峰擁有“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的美譽,天山第一峰,終年白雪皚皚、雲纏霧繞,奇特的自然景觀猶如神工鬼斧。
    喀拉峻景區以連綿起伏的丘陵式景觀為主,一側是五彩野花遍布的開闊草甸,另一側是可以拍攝草原背後的雪山,是景區內不能錯過的景點。景區位於邊疆西北部,特克斯縣的南部天山之中。是“天山”世界自然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天山中生物多樣性較豐富、美學價值較高的區域。
    巴音布魯克草原是天山南麓最肥美的夏牧場,著名的天鵝湖就坐落在草原上,大大小小的天鵝聚集在這裏休憩、嬉戲,是親子活動的聚集地。
    天山神秘大峽穀,又名克孜利亞大峽穀。克孜利亞維吾爾語的意思是“紅色的山崖”,因為大峽穀是由巨大的紅褐色山體群組成的。天山神秘大峽穀紅褐色的山體群直衝雲霄,就像太陽下一簇簇燃燒的火焰。進入穀內,仿若走在紅褐色的山巒中,仿若進入了一個幽靜清涼的世界。穀口很開闊但深入穀中,峰回路轉,時而寬闊時而狹窄,有些地方隻能一個人側身通過。穀底比較平坦,很多時候可以悠閑地散步,兩邊是高聳的石壁,腳下是細沙,很多路段都覆蓋著一層淺水,結著薄薄的一層冰。抬頭仰望,在藍天的映照下,奇峰異石千姿百態,神犬守穀、旋天古堡、顯靈洞、玉女泉、臥駝峰等景觀,造型逼真。
    峽穀中神秘的阿艾石窟距離山穀口不到2公裏,高懸於絕壁之上。需要爬上一個30米高的懸梯,如今絕壁旁邊已經加建了石階棧道。據考證,這些石窟建於盛唐中期。這些石窟很小,不到五米深,大約一人高,洞頂呈拱形。窟內三麵是現存的壁畫,壁畫上竟然罕有地出現了漢字,與古西域地區其他幾百個石窟有很大的不同,充分展示了漢文化的痕跡
    喜歡宿緣之命運請大家收藏:()宿緣之命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