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陳典稱帝

字數:3597   加入書籤

A+A-


    在連續擊敗哈呀金丙、二皇子等強大勢力之後,陳典終於成功地將大唐重新統一起來。他的威望如日中天,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棘手的問題擺在了他的麵前:國不可一日無君!誰來擔任這個皇帝呢?這成了當下最為關鍵的問題。
    陳典心裏非常清楚,要想完成自己在這裏的任務,他必須成為這個國家的君主。但他也明白,要想讓眾人信服,他需要一個合理的機會,一個讓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契機。
    經過深思熟慮,陳典想起了以前所了解到的一些曆史故事。他意識到,要想順利稱帝,就需要一個恰當的時機和理由。於是,他開始精心策劃,尋找那個能夠促成自己稱帝的契機。
    在這之前,陳典決定先推出幾個候選人,來試探一下眾人的反應。他推出的第一個候選人,是皇帝的堂兄的兒子李舒。
    當陳典緩緩地將李舒推出來時,原本平靜如水的朝廷像是被投入了一顆巨石一般,瞬間掀起了軒然大波。大臣們麵麵相覷,臉上都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緊接著便是一片嘩然,各種反對的聲音如潮水般此起彼伏。
    “這怎麽行?他有何德何能可以擔當如此重任?”
    “陳典大人,您此舉實在是太魯莽了!”
    “這不是胡鬧嗎?”
    ……
    就連一向對陳典頗為支持的三公主李芸瑤,此刻也不禁眉頭緊蹙,滿臉怒容地徑直走到陳典麵前,毫不客氣地質問道:“駙馬,您這是何意?為何要推出此人?他根本就沒有治國之才,又如何能擔此大任!”
    麵對三公主的質問,陳典卻顯得異常鎮定,他不慌不忙地拱手作揖,緩聲道:“公主息怒,我此舉並非輕率之舉。我隻是覺得皇室血脈正統,先以他來試探一下眾人的心意罷了。”
    朝堂之上,大臣們竊竊私語,嘈雜的聲音交織在一起,仿佛要衝破屋頂。陳典站在朝堂中央,麵沉似水,他掃視了一圈周圍的大臣,然後緩緩地開口說道:“諸位大人,我還有一個候選人要推薦給大家。”
    他的話音剛落,朝堂上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陳典深吸一口氣,接著說道:“這位候選人,乃是皇室旁支李賢。他素有賢名,德才兼備,若能登上帝位,必能帶領我朝走向繁榮昌盛。”
    這次,反對的聲音明顯小了許多,但仍有部分大臣麵露難色,似乎對李賢稱帝一事心存疑慮。陳典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他知道,眾人並非完全排斥皇室之外的人稱帝,隻是需要一個合適的台階罷了。
    陳典決定,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要精心策劃一場關乎國家存亡的危機。他要讓所有人都意識到,隻有他才能拯救這個國家於水火之中。到那時,他再以救世主的姿態站出來,稱帝之事或許就能順理成章地達成了。陳典深知這場“危機”的重要性,他決定暗中布局,讓一切都按照他的計劃進行。首先,他花費大量錢財買通了邊境的將領,讓其向朝廷謊報突厥大軍即將進犯,邊關告急。
    這個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朝堂上引起軒然大波。大臣們驚慌失措,議論紛紛,有人主張議和,有人主張出兵,一時間朝堂上亂作一團。
    李賢作為太子,雖然素有賢名,但麵對如此突如其來的危機,他也感到束手無策,一時之間難以拿出一個妥善的應對之策。
    就在眾人焦慮不安之際,陳典卻鎮定自若地站了出來。他分析了當前的局勢,指出突厥此次來犯,雖然氣勢洶洶,但實則外強中幹,其內部存在諸多矛盾。隻要朝廷能夠抓住時機,果斷出擊,定能大破突厥。
    陳典的一番話讓朝堂上的氣氛稍微緩和了一些,眾人開始認真思考他的建議。然而,要出兵迎敵,就必須有一位得力的將領。陳典見狀,主動請纓,表示願意親自率領大軍出征,抵禦突厥。
    三公主李芸瑤對陳典的安危十分擔憂,但她也明白,此時唯有陳典能夠擔當此重任。在經過一番內心掙紮後,她最終還是選擇支持陳典的決定。
    陳典率領大軍出征後,並沒有急於與突厥正麵交鋒。相反,他在邊境故意示弱,讓突厥人誤以為他的軍隊不堪一擊。這一策略果然奏效,突厥人愈發輕敵,逐漸放鬆了警惕。
    就在突厥人掉以輕心之時,陳典突然發動奇襲。他率領精銳部隊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撲突厥大營。突厥人猝不及防,被殺得大敗而逃。
    這場勝利的捷報傳回朝廷,眾人無不為之驚歎。陳典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果敢的決策,成功地化解了這場“危機”,贏得了朝廷上下的讚譽和尊重。
    回到京城後,陳典聲望達到頂峰。此時,大臣們紛紛意識到,唯有陳典才能帶領國家走向安定繁榮。在眾人的擁護下,陳典順勢稱帝,開啟了屬於他的時代。
    黃道吉日,皇宮內外張燈結彩,一派喜慶氣象。陳典身著明黃色龍袍,頭戴冕旒,在文武百官的簇擁下,緩緩走上金鑾殿的台階。他步伐沉穩,眼神堅定,盡顯帝王風範。隨著一聲“登基大典開始”,悠揚的鍾鼓樂聲響起,陳典正式登基成為皇帝,接受著眾人的朝拜。
    與此同時,原本的三公主鳳冠霞帔,儀態萬千地被迎入宮中,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後。她端莊秀麗,眉眼間透著溫柔與聰慧,舉手投足盡顯皇家風範。
    而李倩媛、慧欣、馮舒雅及高雨珊等女子,也各自盛裝打扮,以不同的風姿進入後宮,成為皇帝的妃嬪。李倩媛嫵媚動人,眼神流轉間滿是風情;慧欣清新脫俗,宛如空穀幽蘭;馮舒雅端莊大氣,舉止優雅;高雨珊活潑俏皮,天真爛漫。
    從此,這偌大的皇宮,便成了她們的舞台。皇後坐鎮中宮,統攝六宮;眾妃嬪們則在各自的宮殿中,開始了新的生活。有的渴望得到皇帝的寵愛,有的安守本分度日。後宮之中,一場場或明或暗的爭鬥與故事,就此悄然拉開帷幕。一日,陳典於禦花園中散步,忽然聽聞一處角落傳來隱隱哭聲。他好奇走近,發現竟是高雨珊。隻見她淚眼汪汪,梨花帶雨,模樣惹人憐惜。陳典輕聲詢問,高雨珊哭訴皇後身邊的宮女故意刁難她,讓她在眾人麵前失了顏麵。陳典心中不悅,決定為高雨珊出頭。他來到坤寧宮,皇後見皇帝到來,連忙起身相迎。陳典提及此事,皇後卻稱是高雨珊行事莽撞,才引得宮女指責。兩人言語間漸生齟齬,氣氛變得緊張起來。就在這時,李倩媛前來拜見,她巧妙地化解了這場尷尬,提出舉辦一場宮宴,讓眾妃嬪增進感情。陳典覺得此計甚好,便應允下來。宮宴之上,眾人各懷心思,表麵上歡聲笑語,實則暗流湧動。一場新的較量,在這熱鬧的宮宴中,悄然展開。 宮宴進行到一半,突然一陣悠揚的笛聲傳來,眾人循聲望去,竟是慧欣手持竹笛,吹奏出美妙旋律。她閉著雙眸,沉浸在音樂中,身姿婉約,宛如仙子。眾人皆被這笛聲吸引,一時間宮宴安靜下來,唯有那笛聲在空氣中飄蕩。
    然而,馮舒雅心中不悅,覺得慧欣此舉是想在眾人麵前出風頭。她眼珠一轉,起身提議眾人一起玩投壺遊戲。大家紛紛響應,可在遊戲過程中,馮舒雅故意使壞,暗中幹擾高雨珊,導致高雨珊投壺失誤,引得眾人一陣哄笑。高雨珊又羞又惱,眼淚在眼眶裏打轉。
    陳典見狀,心中不滿,正欲開口,皇後卻搶先說道:“大家不過是圖個樂子,莫要傷了和氣。”說罷,她親自上前安慰高雨珊。此時,氣氛有些微妙,看似平靜的宮宴下,各方心思湧動,一場更激烈的後宮風雲,正隨著這小小的波折,逐漸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