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陳典被刺身亡,朝中動蕩不已

字數:6516   加入書籤

A+A-


    陳典小心翼翼地揭開那神秘人的麵紗,當他看清那張臉時,心中不禁湧起一陣驚愕——這個人竟然是秀寧,也就是二皇子的女人!
    “秀寧?竟然是你!”陳典失聲叫道,聲音中充滿了難以置信。他瞪大了眼睛,直直地盯著秀寧,仿佛要把她看穿一般。陳典趕緊解開了秀寧繩索,繼續說道,“你怎麽會在這裏?”
    秀寧的目光冷漠而決絕,她毫不退縮地與陳典對視著,冷冷地說道:“我怎麽會來到這裏?還不是拜你所賜!你殺了二皇子,我在二皇子被你們抓住之前就偷偷離開了,本希望能有機會救他一命。然而,你卻如此迅速地將他處死,根本沒有給我任何機會!”
    陳典的情緒如同被點燃的火藥桶一般,瞬間炸裂開來,他怒目圓睜,聲音因激動而略微顫抖地反駁道:“那二皇子簡直就是個惡魔,他犯下的罪孽罄竹難書!他不僅殺父弑兄,更是將天下百姓的生死置之度外,眼中隻有權力和財富。如此惡貫滿盈之人,難道還不該死嗎?”
    秀寧嘴角泛起一抹冷笑,那笑容中透露出無盡的嘲諷與不屑,“在你眼中,他或許罪大惡極,死有餘辜,但在我心中,他卻是我此生唯一的摯愛。你殺了他,就等於殺了我的心,我又怎能輕易饒恕你!”話音未落,隻見秀寧突然伸手從腰間猛地抽出一把寒光閃閃的匕首,如閃電般朝著陳典疾馳而去。
    陳典完全沒有料到秀寧會突然發難,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襲擊,他的身體本能地做出反應,急忙側身一閃,險之又險地避開了這致命的一擊。然而,秀寧的攻勢並未因此而停歇,她的動作如疾風驟雨般迅猛,每一招都猶如毒蛇吐信,凶狠而淩厲,顯然是帶著滿腔的仇恨與怒火。
    刹那間,兩人之間的氣氛變得異常緊張,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搏鬥就此展開。陳典雖然處於被動防禦的狀態,但他的身手也頗為不凡,在竭力抵擋秀寧的攻擊同時,還不忘高聲喊道:“你這是執迷不悟啊!二皇子若不死,天下不知還要有多少無辜之人遭受他的毒手,你難道就忍心看著百姓們在水深火熱中苦苦掙紮嗎?””秀寧卻充耳不聞,攻勢愈發猛烈。不過,她根本不是陳典的對手,幾招之後,就被陳典打倒在地。秀寧見狀,知道今日報仇無望,她虛晃一招,然後轉身就跑。陳典哪會讓她輕易逃走,直接上前堵住其去路,製服之後讓手下將秀寧再次綁起來投入旁邊一間房,派士兵把守,防止他逃走。
    忙完這一切後,陳典感到身體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氣一般,疲憊不堪地躺在床上,雙眼緊閉,一動也不想動。就在這時,身旁的高雨珊輕聲說道:“皇上,您一定很累吧?”
    陳典緩緩睜開眼睛,看著眼前溫柔可人的高雨珊,嘴角勉強擠出一絲微笑,點了點頭,然後緊緊握住她的手,說道:“是啊,真的好累啊!我現在隻想好好休息幾天,什麽都不想做。”
    高雨珊心疼地看著陳典,她知道他作為一國之君,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政務,壓力之大可想而知。於是,她輕輕地抱住陳典,柔聲說道:“之前你不是說和我那個可以增強你的異能嗎?還能讓你恢複體能、不再疲憊呢。”
    陳典聽了高雨珊的話,先是一愣,隨即露出一個略帶尷尬的笑容,說道:“這個……倒是可以試一試。”說罷,他慢慢地趴在了高雨珊的身上,兩人的身體緊緊貼合在一起。
    隨著彼此的呼吸逐漸變得急促,房間裏的氣氛也越發曖昧起來。陳典和高雨珊盡情地享受著這難得的親密時光,彼此探索著對方的身體,感受著對方的溫度和氣息。
    然而,就在他們沉浸在這美妙的時刻時,突然,門外傳來一陣嘈雜聲,仿佛有很多人在爭吵。這突如其來的聲響,讓陳典心中猛地一驚,他立刻從高雨珊身上爬起來,迅速整理好自己的衣衫,然後抽出佩劍,一臉警惕地朝著門口走去。突然間,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打破了原本的寧靜。陳典定睛一看,隻見看守秀寧的士兵神色慌張地跑了過來,氣喘籲籲地報告道:“皇上,大事不好了!那秀寧不知使用了何種詭異的方法,竟然成功掙脫了繩索,然後像一陣風一樣逃走了!”
    陳典聞言,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心中暗叫一聲不好。他對秀寧的情況再清楚不過了,這個女人對他可是恨之入骨啊!如今她逃脫了束縛,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勢必會惹出更多的事端來。
    想到這裏,陳典毫不猶豫地當機立斷,立刻下達命令,讓手下的人迅速行動起來,四處去搜尋秀寧的下落。與此同時,站在一旁的高雨珊也是一臉憂慮,她憂心忡忡地對陳典說道:“皇上,這秀寧報仇心切,萬一她與二皇子的舊部勾結在一起,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啊!恐怕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麻煩呢。”
    陳典麵色凝重地點了點頭,表示認同高雨珊的擔憂。他緊緊地握住手中的劍柄,仿佛這樣能給他帶來一些安全感。然後,他斬釘截鐵地說道:“不管她躲到哪裏,我都絕對不會讓她有機會興風作浪!”話音未落,他便一揮手中的長劍,帶領著一隊訓練有素的人馬,如離弦之箭一般,徑直朝著秀寧逃走的方向疾馳而去。
    陳典帶著人馬一路追去,沿途仔細搜尋著秀寧留下的蛛絲馬跡。就在眾人來到一片樹林時,突然從四周的草叢中射出無數利箭。陳典反應迅速,揮劍擋開迎麵而來的箭雨,同時大聲呼喊讓手下小心。原來,秀寧早已聯合二皇子的舊部設下了埋伏。
    突然間,樹林中傳來一陣輕微的響動,仿佛有什麽人正在小心翼翼地靠近。陳典心頭一緊,立刻警覺起來,他的目光如鷹隼一般掃視著四周,手中的劍柄也被他握得更緊了。
    片刻之後,一個身影從樹林中緩緩走了出來。那是一個女子,她的步伐輕盈而優雅,但她的眼神卻充滿了怨恨和殺意,讓人不寒而栗。陳典定睛一看,竟然是秀寧!
    秀寧的身後緊跟著一群身強力壯的人,他們手持各種武器,個個麵露凶光,顯然是有備而來。陳典見狀,嘴角泛起一抹冷笑,他說道:“秀寧,你以為設下這埋伏就能殺了我嗎?太天真了!”
    然而,秀寧並沒有回應陳典的話,她隻是冷冷地看著他,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決絕和冷酷。接著,她下達了命令:“上,給我殺了他!”
    隨著秀寧的一聲令下,那群人如餓虎撲食一般向陳典衝了過來。陳典毫不畏懼,他身形一閃,迅速避開了對方的攻擊,同時手中的劍如閃電般揮出,瞬間將一名敵人擊倒在地。
    一時間,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混戰。陳典的武藝高強,他在人群中左衝右突,劍勢淩厲,每一劍都能準確地擊中敵人的要害,一時間竟無人能近身。
    但對方人數眾多,而且他們配合默契,陳典和他的手下們漸漸有些吃力。盡管他們奮力抵抗,但對方的攻勢卻越來越猛,眼看著局勢愈發危急。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陳典心中一喜,他知道這一定是援軍到了。果然,不一會兒,一隊騎兵如旋風般疾馳而來,他們迅速加入了戰鬥,局勢瞬間發生了逆轉。
    秀寧看到眼前的情景,心中猛地一沉,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她心裏很清楚,如果繼續和對方糾纏下去,後果恐怕會不堪設想。於是,她毫不猶豫地當機立斷,立刻帶著自己的人匆匆忙忙地轉身離去,準備朝著樹林的深處狂奔,希望能夠逃脫這場危機。
    然而,此時此刻的陳典又怎麽可能輕易放過秀寧呢?他迅速地向身旁的高雨珊使了一個眼色,示意她立刻施展異能。高雨珊心領神會,隻見她輕聲念出一段神秘的咒語,刹那間,一股強大的力量在空氣中湧動起來。
    就在秀寧等人拚命逃跑的時候,他們突然發現前方竟然出現了一堵高聳的牆壁,硬生生地擋住了他們的去路。這堵牆仿佛是從天而降一般,讓秀寧等人猝不及防,完全無法繞過它繼續逃跑。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秀寧等人頓時慌了神,但他們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奮起反抗,與陳典帶領的人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盡管秀寧的手下們都拚死保護著她,想要讓她趁機逃走,可是陳典的實力實在是太過強大,他們根本無法抵擋。
    眼看著自己的手下一個接一個地倒下,秀寧心急如焚。就在她以為自己今天必死無疑的時候,陳典卻如鬼魅一般出現在了她的麵前。
    “秀寧,我給過你機會的,”陳典麵無表情地看著秀寧,冷冷地說道,“可是你卻總是想要置我於死地,所以這一次,你可怪不得我了!”
    話音未落,陳典猛地抽出腰間的寶劍,寒光一閃,直直地朝著秀寧刺去。秀寧根本來不及躲避,隻覺得胸口一陣劇痛,那把鋒利的寶劍已經深深地刺穿了她的身體。
    秀寧中劍後,身體緩緩地向後倒去,鮮血從她的傷口處噴湧而出,染紅了她身下的土地。她的嘴唇微微顫動著,似乎想要說些什麽,最終卻隻發出了一句微弱的呼喊:“二皇子……我終於可以去見你了……你等著我……”
    隨著這最後一句話說完,秀寧的眼睛緩緩閉上,她的生命也在這一刻畫上了句號。
    在成功解決秀寧這一勢力之後,陳典並未停下腳步,而是馬不停蹄地對塔拉小鎮上的外族密探展開了清剿行動。他雷厲風行,迅速而果斷地將這些潛藏在小鎮中的密探一一揪出,並將他們徹底消滅。隨著最後一名密探的落網,塔拉小鎮終於恢複了往日的寧靜。
    緊接著,陳典召見了高一明和李嘉文,聽取他們關於西北邊境各城軍務整治情況的匯報。當得知所有城市的軍務都已得到妥善整頓,且整體形勢向好時,陳典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他對高一明和李嘉文的工作表示高度讚賞,並決定親自前往之前未曾涉足的遂城視察一番。
    然而,就在陳典一行人前往遂城的途中,卻遭遇了敵對勢力的埋伏。盡管陳典和他的護衛們奮勇抵抗,但最終還是寡不敵眾,不幸被俘。更令人痛心的是,陳典在被俘後不久便慘遭殺害。
    這個噩耗如同一道晴天霹靂,迅速傳遍了長安城。皇後在得知陳典的死訊後,悲痛欲絕,幾近昏厥。但她畢竟是一國之母,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於是,她強忍著內心的痛苦,召見了後宮的各嬪妃,告知她們要以陳典為戒,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切不可再勾心鬥角,爭風吃醋。
    各嬪妃們聞聽此言,也都不禁黯然神傷。她們深知皇後的痛苦,紛紛領命而去,各自回到自己的宮殿,默默為陳典祈禱,同時也為皇後的堅強和理智所感動。
    數日之後,朝堂之上,眾人正在議論紛紛之際,皇後卻突然從袖中掏出一份陳舊的詔書,當著眾人的麵,鄭重其事地宣布道:“諸位愛卿,今日本宮要宣布一件重要之事。就在皇上離京之前,曾親筆寫下這份詔書,其中言道,若遇不測,一應政務暫由本宮代為處理!”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驚,麵麵相覷,難以置信。盡管眾人皆知這段時間在京城主持大局的乃是皇帝的替身,但誰也未曾料到,皇帝竟然會在臨行前留下如此重要的詔書,而且還將處理政事的大權交予皇後。
    眾人心中暗自思忖,皇帝此番離京,究竟所為何事?又為何會在如此緊要關頭,將這等重任托付於皇後?更讓人擔憂的是,皇帝此去是否真的遭遇了不測?而皇後在這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又是否能夠勝任這艱巨的任務呢?
    皇後自然明白眾人心中的疑慮,她環視四周,見眾人皆沉默不語,便繼續說道:“其實,在皇上離開京城之前,本宮與元妃李倩媛皆已身懷六甲。皇上離京至今,已有四月有餘,按時間推算,大約再過四個月左右,皇子便會降生。待到那時,誰是長子,誰便是皇儲。而本宮與元妃,自當全力輔佐,助他成為一代明君!”
    朝堂之上頓時像炸開了鍋一樣,原本安靜肅穆的朝堂瞬間變得喧鬧嘈雜起來,大臣們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整個朝堂充滿了各種議論聲。
    有的大臣認為皇後此舉是為了鞏固自己在宮中的地位,畢竟在這深宮內院,權力的爭奪異常激烈,皇後這樣做可以確保自己的地位不會受到威脅。然而,也有一些大臣持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覺得皇後這樣做是出於對國家大局的考慮,畢竟在這個關鍵時刻,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來穩定局勢,皇後挺身而出,暫代政務,也是情有可原。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的時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站了出來。他步履穩健地走到朝堂中央,抱拳向皇後施禮,然後不卑不亢地說道:“皇後娘娘,老臣認為此事幹係重大,不可輕率決定。皇子尚未降生,未來的情況誰也無法預料,所以還望娘娘能夠深思熟慮,從長計議。”
    皇後微微一笑,她的笑容中透露出一種從容和自信。她緩緩地說道:“老愛卿所言甚是,本宮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不過,如今國家局勢動蕩不安,猶如風雨飄搖中的孤舟,實在是不能一日無主啊。本宮暫代政務,也是為了穩定朝綱,以免國家陷入混亂。”就在這時,元妃李倩媛突然從人群中走出,她盈盈下拜道:“皇後娘娘,妹妹以為您所言極是。如今局勢危急,還望娘娘能早日穩定朝綱。妹妹定會全力配合娘娘,共渡難關。”皇後微微點頭,對李倩媛的表態頗為滿意。
    然而,朝堂中仍有部分大臣心存不滿,他們覺得皇後此舉有攬權之嫌。其中一位年輕氣盛的大臣站出來,高聲說道:“皇後娘娘,即便您有詔書在手,但女子理政多有不便,恐會引來諸多非議。還望娘娘三思!”
    皇後臉色一沉,目光如炬地看向那大臣,說道:“本宮暫代政務,是為了國家與百姓,絕非為了一己私利。若你等有更好的辦法,不妨說來聽聽。”那大臣被皇後的氣勢所懾,頓時啞口無言,隻好默默退下。
    皇後掃視眾人,朗聲道:“從今日起,本宮便開始處理政務。望諸位愛卿能盡心輔佐,共保我朝太平。”說罷,便在眾人的注視下,轉身離開了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