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龍文

字數:5608   加入書籤

A+A-


    此時,許參和趙雪兒牽著手走上了舞台。
    趙雪兒一襲優雅的紅裙,裙擺輕盈搖曳,與舞台上國畫風格的背景相得益彰。
    仿佛是水墨山水間的一抹亮色。
    她的妝容精致,氣質溫婉,展現出一種嫻雅而又不失莊重的風範。
    而許參,則是一身黑色西裝,與趙雪兒的紅裙相呼應。
    他的西裝剪裁得體,展現出他挺拔的身姿和獨特的個人魅力。
    看到兩人牽著手緩緩走向舞台,那畫麵還是很養眼的。
    雖然明知這隻是節目安排的需求,但好多人還是露出了姨母笑。
    “瞧這兩人,站在一起好般配啊!”
    “郎才女貌,我現在腦海裏蹦出來的就是這個詞!”
    “男的英俊瀟灑,女的溫婉可人,簡直就是絕配!”
    “我感覺他倆要成啊!”
    “好想嗑這對cp啊!”
    ……
    在許參家中,小采薇指著電視機上的許參說:“舅舅,舅舅!”
    許萱說:“還有舅媽!”
    小家夥還真就喊上了:“舅媽,舅媽!”
    逗的一大家子笑得不行。
    其實,許父許母對趙雪兒那是相當的喜歡。
    早就把她當作準兒媳婦了。
    此時,趙家的一大家子也在看著春晚節目。
    趙雪兒的母親端木清,看到許參那是越看越喜歡。
    而趙雪兒的父親趙啟功則是心裏空落落的。
    這時,趙啟名說:“你還別說,許小子和我們家雪兒還是蠻般配的!”
    趙啟名的兒子趙淩雲說:“我姐和我姐夫啥時候結婚啊?”
    這時,趙老說:“倆孩子的事還沒確定呢,不要亂說!”
    一家人聽了這話,都齊刷刷地看向趙老。
    趙老又補充道:“孩子的事就讓孩子自己做主,我們都不要摻和!”
    端木清鬆了一口氣。
    趙淩雲聽爺爺這樣說,立馬興奮地問道:“真的嗎?爺爺!那我也可以自由選擇嗎?”
    還不等趙老說話,趙啟名就嗬斥道:“想啥呢你,過了年你就給我去和老宋家的女兒相親去!”
    趙淩雲望向爺爺。
    但趙老看都沒看他。
    這算是默認了。
    其實,這些大家族子女的婚姻,往往並非由他們自己所能左右。
    說什麽自由戀愛,別天真了。
    有時候,婚姻也是一種交易。
    好多達官貴人,都會選擇門當戶對的聯姻。
    而婚後,一旦誕下子嗣,接下來的生活便任由他們自由安排。
    有人說,這是大家族的無奈與悲哀。
    但這又何嚐不是一種另類的保護方式呢?
    別扯什麽富家千金愛上窮小子,或者富家公子哥為了一個貧家女放棄權貴。
    都是扯淡。
    社會就是這麽的現實,沒什麽對錯。
    說實話,門當戶對不僅僅體現在家庭條件的相當上。
    更重要的是兩個人在思想上的高度契合。
    在相似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往往大差不差。
    這樣的兩個人走到一起,才能走得更遠。
    當然了,凡事無絕對。
    這條標準隻是在大多數情況下被證明是可行的。
    而正是這種較高的概率存在,省去了跨越不同階層去挑選人才的繁瑣與困擾。
    話說多了,沒收住。
    回到春晚的節目上來。
    舞台上,音樂響起。
    趙雪兒拿起話筒唱道:
    “一彈戲牡丹 一揮萬重山
    一橫長城長 一豎字鏗鏘”
    ……
    牡丹作為華夏的國花,象征著富貴和吉祥。
    萬重山則代表著祖國的壯麗山河。
    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承載著無數人的汗水和智慧。
    而“字鏗鏘”則蘊含著文字深沉的力量,與悠久的傳承之韻。
    歌詞凝練而深邃。
    這些元素交織融合,直接抒發了對華夏文明的無限讚美與深深敬仰。
    大家也不自覺地收起了笑容,認真地聽了起來。
    這時,許參的聲音傳出。
    “一畫蝶成雙 一撇鵲橋上
    一勾遊江南 一點茉莉香”
    ……
    聽到這,好多人都細細地品味起了歌詞。
    這些句子對稱工整,與前文巧妙呼應,相得益彰。
    有人聽到這,不禁感慨:“僅憑這幾句,便足以堪稱一首佳詩!”
    這首歌,幾乎算得上是許參和趙雪兒的對唱了。
    “許參:灑下床前明月光 上下千年一夢長
    趙雪兒:古今如一龍鳳凰 黑眼黑發真善良
    宮商角徵羽 琴棋書畫唱
    許參:孔雀東南飛 織女會牛郎
    趙雪兒:深愛這土地 絲路到敦煌
    許參:先人是炎黃 子孫血一樣”
    ……
    眾多詩詞研究領域的佼佼者,在聆聽這首歌時,也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細細品味。
    他們由衷地讚歎道:“這歌詞……真是絕妙至極!”
    歌詞中流淌著“行走江湖間”的那份豁達與不羈。
    更蘊含著“懂得千古情”的深沉與悠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歌曲繼續著。
    “趙雪兒:讀懂千年金鉤銀畫樣
    習慣故鄉白米麵或湯
    許參:一杯清茶道漢唐
    妙筆丹青畫平安”
    ……
    同樣凝練的歌詞,尤其是白米麵或湯,還有那清茶這些尋常元素。
    巧妙地將人們日常的飲食起居,融入進了古時的風雅與靜謐之中。
    讓人不禁生出“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感慨。
    試問,古人的餐桌與我們今日的飲食,又有何本質的不同呢?
    一碗熱騰騰的米飯,一杯清香四溢的清茶。
    那既是故鄉熟悉的味道。
    又蘊含著曆史的深厚韻味。
    令人回味無窮。
    最後,歌聲在許參和趙雪兒的合唱中結束。
    “宮商角徵羽 琴棋書畫唱
    孔雀東南飛 織女會牛郎
    深愛這土地 絲路到敦煌
    先人是炎黃 子孫血一樣”
    ……
    歌曲以精煉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將中華文化的精髓和韻味展現得淋漓盡致。
    其中,還蘊含著深沉厚重的民族精神和熾熱情懷。
    無論是對祖國山河的無限讚美。
    還是對家鄉故土的深深思念。
    無論是對文化瑰寶的珍視傳承。
    還是對先輩大能的崇高敬仰。
    都彰顯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崇高精神風貌。
    這種精神,不僅使歌曲在傳達文化精髓方麵獨樹一幟。
    更激發了人們對民族的強烈自豪感和深深歸屬感。
    喜歡一首軍中綠花,唱哭邊境兩萬裏請大家收藏:()一首軍中綠花,唱哭邊境兩萬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