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兄弟對罵

字數:4422   加入書籤

A+A-


    皇帝出征,滿朝文武自然要送行。
    天色未亮,顏杲卿、張九齡等人便率領滿朝文武在通化門等候聖駕,為天子送行。
    等了半個時辰之後,車馬聲響起,一隊禁軍簇擁著皇帝的禦駕由大明宮緩緩駛來。
    及至聖駕來到跟前,滿朝文武齊齊作揖:“臣等恭送聖人出征,願陛下早奏凱歌,平定洛陽!”
    李瑛鑽出馬車與群臣打個招呼:“行了,都不要送了,你們都去大明宮參加早朝即可。”
    “望聖人保重龍體!”
    群臣又怎會輕易答應,列隊跟在聖駕後麵,出了長安城又送了五六裏路,方才揮手作別。
    離開長安後,隊伍逐漸加快速度。
    北風凜冽,天寒地凍,腳步走的快一些,身上反而更加暖和。
    李瑛坐在寬敞的馬車之中,身上披著裘皮大衣,身邊跟著桃紅和柳綠兩個貼身宮女侍奉,依舊感到寒氣逼人,不得不感慨今年冬天比往年要冷了許多!
    兩日之後,李瑛抵達了鄭縣城東二十裏。
    提前得到消息的仆固懷恩急忙帶著雷萬春、李抱玉、渾釋之等將領前來迎接,來到皇帝的馬車前,紛紛抱拳參拜。
    “臣仆固懷恩李抱玉、雷萬春)參見陛下,臣等迎接聖駕來遲,還請陛下恕罪!”
    “諸位愛卿免禮,你們辛苦了!”
    李瑛下車親手扶起眾將,一番勉勵。
    半個時辰後,李瑛跟隨仆固懷恩等人來到大營升帳,聆聽匯報。
    “那夜狂風大作,天氣寒冷,叛軍全部進了鄭縣城內紮營,我軍趁機圍困了鄭縣城池。
    敵軍發現後連夜突圍,由於黑燈瞎火,被我軍牢牢堵在城內,難越雷池一步。
    天亮之後,叛軍改變戰術,派遣弓箭手登上城牆居高臨下射擊,對我軍造成了一定的殺傷,臣便勒兵後退,利用防禦工事圍困叛軍。
    自敵軍入城到今日為止,臣等已圍困叛軍四天有餘。
    叛軍先後突圍三次,俱都慘敗而歸,累計折損一萬有餘,我軍僅僅損兵不到兩千。”
    仆固懷恩站在帥帳中央,把整個戰事的過程詳細敘述了一遍。
    雷萬春嚷嚷道:“叛軍屢戰屢敗,銳氣已失,臣建議一鼓作氣衝進城內,將他們一舉殲滅,何必與之僵持?白白浪費時日!”
    “敵軍雖然折損萬餘,但尚有六萬左右,殺敵一千,我軍亦損八百。
    更何況叛軍並非蠻夷,也是我們大唐兒郎,隻不過被洛陽叛庭裹挾,被李隆基所欺騙,方才與朝廷為敵。
    雙方拚個兩敗俱傷,並非明智之舉,將他們困在城內,逼迫他們繳械投降,兵不血刃方為上策。”
    李瑛並沒有支持雷萬春的提議,不厭其煩的做了分析。
    李憲道:“稍後我去城牆下麵勸降,我倒要看看三郎喪心病狂到何等地步?”
    軍中庖廚早就準備好了酒宴,當下眾將一起為天子及隨行的大臣接風洗塵。
    吃飽喝足後稍歇片刻,看看不過午時,李憲再三要求到城牆下勸降,李瑛爽快的答應下來。
    “仆固將軍,點起兩萬兵馬隨朕一起出營。”
    長安軍大營內響起悠揚的號角,雄渾的戰鼓,仆固懷恩親自率領兩萬人馬追隨李瑛出戰。
    旌旗開處,李瑛策馬居中,蕭嵩、李禕、仆固懷恩等人跟隨左右,猶如眾星捧月。
    李瑛在馬上端詳對麵,隻見城牆上有千餘名守軍懶洋洋的遊弋,城門大開,看起來洛陽軍根本不怕長安軍衝進去,所以幹脆敞開城門。
    李憲策馬出陣,高聲大喊:“城牆上的守軍聽好了,我乃大唐寧王李成器,快讓李隆基出來見孤!”
    城牆上的守軍不敢怠慢,急忙匆匆下了城牆,快馬加鞭的趕往華州都督府向李隆基稟報。
    “啟奏陛下,叛軍前來叫陣,有個自稱寧王李憲的人,指名道姓的讓陛下到城牆上與他相見。”
    “大郎來了?”
    李隆基聞言麵色微微一變,心中知道李憲絕不是為了救自己而來,當即一口拒絕。
    “不見,讓他從哪裏來的就回哪裏去!”
    守軍又道:“叛軍打著各色龍旗,陣中還有黃羅傘蓋、鹵薄金輅等皇帝儀仗,似乎是逆賊李瑛親至。”
    “哦……二郎這個逆賊來了?那朕得出去罵他個狗血淋頭!”
    聽說李瑛親自來到了鄭縣,李隆基旋即改變了主意,“諸位愛卿,隨朕到城牆上走一遭。”
    隨著李隆基一聲令下,鄭縣城內響起嗚咽的號角,將近六萬洛陽軍紛紛走上街頭集結,做好了戰鬥準備。
    李隆基帶著林招隱、王倕、徐嶠、裴耀卿等人迅速登上城牆,李晟與來瑱各引一軍,把守東城門與南城門,避免叛軍衝城內來個擒賊擒王。
    北風凜冽,吹得李隆基身上的龍袍獵獵作響,他在城牆上朝李憲拱了拱手,扯著嗓子吆喝道:“天氣寒冷,兄長不在長安城內享清福,跑到鄭縣來做什麽?”
    “李隆基,你害得大唐四分五裂,烽火遍地,生靈塗炭,百姓蒙難,你還讓我在長安享福?虧你好意思說的出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憲用馬鞭指著李隆基大聲叱罵,“你這般行事,九泉之下有何顏麵去見父皇?”
    李隆基大怒,反唇相譏:“李成器,你這是什麽話?明明是李瑛這個逆賊搶了我的皇位,僭越篡位,大逆不道!
    你非但不幫朕討回公道,反而助紂為虐,站到李瑛陣營來討伐朕?你好意思提起父皇?”
    “父皇治國能力雖然不及你,但卻性情溫和,愛民如子,不像你為了權力置天下黎民於不顧!”
    李憲並不認同李隆基對自己的指責,再次嗤之以鼻。
    “你說二郎搶了你的皇位?你可真是貴人多忘事!
    明明是武氏母子搶了你的皇位,他們母子在長安城內殘害忠良,清除異己,肆意妄為,出賣國家,置祖宗的社稷於不顧。
    二郎起兵平叛,收複失地,撥亂反正,萬民歸心,朝野臣服。
    是你李隆基在靈州主動禪位,將大唐皇帝之位禪讓給了李瑛,有關內與隴右的三十多個刺史親眼所見,裴丞相、王忠嗣也在現場,不容你抵賴!
    沒想到你出爾反爾,竟然與搶了你皇位的武氏狼狽為奸,反咬二郎一口,指責他僭越篡位,你真是厚顏無恥,反複無常!
    我身為你的兄長,當初太子也是我讓給了你,今天必須站出來譴責你這個貪權好色的昏君!
    你內心若是還有一絲良知,我希望你出城伏罪,讓洛陽叛庭乖乖投降,我想二郎念在父子一場的的份上,定然會對你網開一麵!”
    李憲說的話句句直戳李隆基心窩,讓他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直恨得牙齒癢癢,恨不得衝下去捅這個老大哥一刀,以泄心頭之恨!
    “把弓箭拿過來!”
    李隆基發現身邊一名偏將手裏提著弓箭,當即借著牆垛的掩護打了個手勢,把弓箭索要了過來。
    “李憲老賊,朕對你這麽好,竟然恩將仇報,幫助二郎這個逆賊來辱罵朕,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煩了!”
    李隆基雙手藏在牆垛後麵彎弓搭箭,拉的弓弦如同滿月,眯起雙眼,不動聲色的瞄準了城下的李憲。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