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
字數:5943 加入書籤
半個時辰之後。
包括刑部尚書陳希烈、吏部侍郎安順全、光祿卿薛岩鬆、衛尉卿張春喜、大理少卿羅希奭、洛陽令吉溫、戶部侍郎王鉷等十餘個心腹陸續到來,在偃月堂召開秘密會議。
“諸位,聖人在鄭縣被俘虜數日,杜希望大軍迫近洛陽,李瑛也率軍來伐,李欽叛變,洛陽完了……”
李林甫開門見山挑明自己的意思,“老夫想要南下徐州投奔安祿山,諸位想要跟隨我去搏一搏,那就馬上收拾行囊,天黑之前出城。
若是想要留下來,等候長安朝廷的發落,老夫也不強人所難。”
聽了李林甫的話,在場眾人迅速陷入了沉思之中,各自在內心權衡利弊,考慮到底哪條路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下官願隨右相投奔安祿山!”
陳希烈首先表態。
他是李林甫的左膀右臂,從李隆基時期就擔任刑部尚書,位高權重,世人皆知他是李林甫的黨羽,等長安軍進了洛陽,決計輕饒不了他,所以陳希烈隻能跟隨李林甫逃命。
被李林甫舉薦為衛尉卿的張春喜掌握著洛陽的城門防禦,作為宰相黨的嫡係,他也別無選擇。
“下官願意追隨右相去徐州!”
羅希奭、吉溫、王鉷等李林甫的黨羽跟隨李林甫做了不少壞事,可謂惡貫滿盈,得罪了許多大臣,他們深知李瑛進入洛陽後,自己絕對沒有好下場,與其等死不如跟隨李林甫逃命。
“我等唯右相之命是從!”
李林甫聞言,撫須笑道:“自今以後,這世上再也沒有右相,你們就稱呼我為林甫兄即可。”
眾人紛紛訕笑:“豈敢、豈敢!”
李林甫的目光掃向一直沉默不語的薛岩鬆、安順全等六人,“那你們幾位同僚莫非是要留下來?”
薛岩鬆、安順全等人俱都露出歉疚的笑容:“右相,我們家裏上有老下有小,離開洛陽多有不便……”
李林甫撚著胡須道:“明白、明白,人各有誌,不可相強!”
“若是李瑛為難下官,待安置好了家眷,下官必去江南投奔。”安順全唯恐惹怒李林甫,討好的畫了一張大餅。
李林甫露出和善的笑容:“隨時歡迎!”
頓了一頓,扭頭吩咐陳希烈、張春喜等五人:“賊兵將至,洛陽不宜久留,你等馬上回家收拾行囊,攜帶家眷前往洛陽東門,我們集合後馬上南下。”
“不管武後了麽?”陳希烈有些遺憾的問道。
李林甫苦笑:“怎麽管?我們可以向安祿山稱臣,武後去了如何安置?
大廈將傾,各奔前程吧!
武後有她的勢力,自會做出她的選擇,陳兄就不要多操心了!”
“下官遵命。”
陳希烈被訓斥了一頓,隻能尬笑著遵命。
“我等馬上回家收拾細軟。”
張春喜、吉溫等人紛紛拱手告辭,陸續離開了偃月堂。
薛岩鬆、安順全等人見狀,俱都紛紛起身:“既然如此,我等就不耽誤右相了,祝你一路順利,早日在東方站穩腳跟,也好讓我等將來有條出路。”
“好好……隨時歡迎你們的到來,老夫定然翹首以待!”
李林甫笑著起身,“即將分別了,不知何時再見諸君,臨行之時,李林甫有禮物相贈,你們稍等片刻,待我取來。”
李林甫說話之際笑吟吟的走進了後堂,隻剩下薛岩鬆、安順全等六人坐在偃月堂輕聲議論。
“右相對我等真是太好了,臨別之際,竟然還要送我等禮物,真是慚愧啊!”
“唉……要不是家裏還有七十歲老母健在,小妾去年又為我添了幼子,下官真想追隨右相去徐州。”
“我隻是一個禦史中丞,並沒有犯下大錯,李瑛最多將我罷官,我犯不上去徐州冒險,天知道安祿山這個胡人什麽品行?”
“是啊、是啊,我與你一樣,不過是並不顯赫的軍器監,沒必要跟隨右相去徐州冒險,隻能辜負他的美意了!”
就在這時,偃月堂內響起“吱呀呀”的弓弦聲,頓時讓在座的六個人毛骨悚然。
“什麽聲音?”
“似乎是弓箭的聲音?”
“不好,右相要殺我們!”
安順全做過刑部侍郎,最先反應過來,當即拔腿就跑。
“轟隆!”
一聲巨響,一道厚重的石門從天而降,將出路堵死。
“咻咻咻!”
刹那間,羽箭聲大作,從偃月堂四周牆壁上射出飛蝗一般的弩箭,將屋內的六人紛紛射倒。
“李林甫,你好狠毒!”
“李林甫,你不得好死!”
李林甫在後堂操控著機關,臉上殺氣騰騰。
“曹孟德說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既然你們不肯隨我南下,老夫豈能留你們在這世上?”
半個時辰之後,李林甫的五個兒子已經集結好了全部家眷,僅攜帶了值錢的細軟,其他物資一律舍棄,甚至就連婢子都丟在了家中,隻帶壯丁隨行,全員配備馬匹。
天黑之後,李林甫全家上下三百多人來到洛陽東門,與等候在這裏的陳希烈、羅希奭、張春喜等人集合,連帶家眷總計一千餘人,連夜出城,順著驛道奔徐州方向而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刻的洛陽已經秩序大亂,棄官逃命的官員如同過江之鯽,也有許多商人唯恐遭到牽連,也都紛紛逃離了洛陽。
洛陽四門大開,已經沒了士兵把守,任憑出入。
武靈筠派人去請李林甫、裴敦複等人,過了半天的時間一個都沒有等到,這讓她驚恐不已,隻好命內侍省知事牛仙童親自去請。
“無論如何,你都要把右相他們給本宮請到仁壽殿!”
武靈筠失魂落魄,一臉驚恐的下令。
“除了李林甫的府邸之外,裴敦複、王琚等人的家裏,你都要親自跑一趟,把這幾位大臣背也要給本宮背來!”
“奴婢謹遵皇後懿旨。”
牛仙童奉命而去。
半個時辰之後,牛仙童驚慌失措的返回稟報:“不好了,皇後娘娘,大事不好,李林甫已經攜家眷出逃。”
“李林甫逃走了?”
武靈筠又一次如遭雷擊,半晌緩不過神來:“逃往哪裏去了?”
牛仙童氣喘籲籲的道:“據右相府的下人所說,李林甫很可能去徐州投奔安祿山了。”
“投奔安祿山……”
武靈筠臉色慘白的呆坐在椅子上,良久回不過神來。
牛仙童愁眉苦臉的繼續說道:“除了李林甫逃走之外,裴敦複拒絕來洛陽宮議事,王琚在家懸梁自盡。”
“哈哈……這就叫兵敗如山倒嗎?”
武靈筠喃喃自語,這一刻真想用三尺白綾結束自己的生命。
“皇後,大勢已去,咱們也逃吧?”
就在這時,武靈筠的妹夫裴元禮與鄧文憲一起來到洛陽宮,勸她出逃。
“李林甫能去投奔安祿山,本宮能去哪裏?這天下雖大,卻已經沒了我的容身之地……”
武靈筠一臉淒楚,呢喃自語。
裴元禮道:“鹹宜在幽州還沒回來,說明王忠嗣對他不錯,皇後何不去幽州向王忠嗣尋求庇護?”
“你說的有理,王忠嗣在宮裏的時候我對他視若己出,他也一直很尊敬本宮,他一定不會坐視本宮去死。”
裴元禮一語驚醒夢中人,武靈筠立刻決定放棄洛陽前去幽州投奔王忠嗣。
“快點準備車駕,收拾細軟,連夜逃離洛陽。”
武靈筠馬上吩咐內侍牛仙童去安排逃跑事宜,同時派人去把住在飛香殿的李琦喊來,一起逃往幽州。
原來李琦跟隨李隆基走到函穀關之後,半夜就找機會偷偷開溜,折回了洛陽,並躲在鹹宜公主的府邸不敢回宮。
直到李隆基被俘的消息傳到洛陽,李琦這才得意的露頭,告訴武氏幸虧自己神機妙算方才躲過這一劫,不然爺倆就被李二郎一鍋端了!
武靈筠既生氣又慶幸,也隻能讓李琦搬回宮來居住,這樣李隆基沒了好歹還能有個繼承人。
不多時,去往飛香殿的太監匆匆來報:“啟奏太後,太子已經逃離洛陽宮,並遺書一封。”
“這個逆子,竟然舍棄本宮自己逃了?”
武靈筠又驚又怒,匆忙拆開書信查看。
書信的大致內容就是李琦埋怨武靈筠迎接李隆基來洛陽複辟,奪了自己的皇位,要不是李隆基瞎指揮,說不定洛陽朝廷還能支撐兩年。
你們既然當我不存在,那我也顧不上你這個老娘了,我帶著媳婦和兒子要去荊南地區投奔嶽父蘇慶節,從此再也不見……
“二十一郎啊,為娘操碎了心,你竟然如此恨我!”
武靈筠看著兒子的書信,傷心不已,嚎啕大哭。
鄧文憲勸道:“皇後請節哀,二十一郎逃往荊南也許會是一條出路,就由他去吧!”
“唉……兒大不由娘,他這是娶了媳婦忘了娘,本宮又能如何?”
武靈筠掏出手帕擦幹眼淚,吩咐貼身宮女去把自己的幼女太華公主李歆帶過來,讓她跟隨自己踏上前往幽州逃亡的道路。
提起太華公主,裴元禮忽然想起李瑛的兩個兒子,拍掌道:“咱們差點忘了手裏還有李瑛的兩個兒子,請皇後派人把他們兩個帶上,關鍵時刻可以當做人質保命。”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