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畏威而不畏德

字數:5998   加入書籤

A+A-


    武靈筠左等右等,遲遲不見牛仙童返回,急忙又派人前往襲芳院查看。
    幾個小太監來到襲芳院的時候,牛仙童與兩個隨從的屍體已經被處理幹淨,黑燈瞎火的,前來尋人的太監也沒有發現蛛絲馬跡。
    襲芳院鬧出這麽大的事情,住在這裏的幾個宮女早就嚇跑了,院子裏空無一人,透著一股子詭異。
    幾個小太監隻好返回仁壽殿稟報武靈筠:“啟稟皇後,襲芳院內空無一人,牛仙童不知所蹤。”
    “這個閹賊,肯定是逃了!”
    武靈筠氣的跺腳大罵,忍不住想要派人去搜尋牛仙童。
    鄧文憲拍著大腿道:“此刻已是醜時,隻怕天亮後杜希望的前鋒騎兵就要兵臨城下了,不能再耽誤了!”
    “隻恨沒有抓到李瑛的兩個兒子。”
    武靈筠鬱悶不已,但也不敢再繼續逗留下去,吩咐鄧文憲、裴元禮,以及自己的兄長武信馬上率部出城。
    車馬粼粼,武皇後攜帶了幼女太華公主以及十幾個心腹宮女,在鄧文憲、裴元禮的護送下,一行千餘人從洛陽北門出城,借著皎潔的月色倉惶逃命。
    轉眼天色大亮。
    洛陽宮內人心惶惶,但宮女和太監們又不敢離開,因為出了皇宮他們更沒有活路。
    黎明時分,僅有四十多個官員來到貞觀殿參加早朝,進宮後方才得知武皇後已經連夜逃離了洛陽。
    除了武後帶著黨羽連夜逃命之外,太子李琦、右相李林甫也不知所蹤,禮部尚書王琚在家中懸梁自盡,左相裴敦複閉門不出。
    武氏政權的五大宰相,楊洄、李林甫、裴敦複、裴巨卿、王琚缺席了四個,僅有裴巨卿到場,這個朝廷算是土崩瓦解了!
    “咱們開城投降吧?”
    吏部尚書韓朝宗提議道,“罪魁禍首已經離開了洛陽,咱們都是被脅從的,罪不當死!”
    其他在場的高官還有戶部尚書尹籍、禦史大夫裴巨卿、宗正卿蕭炅、河南尹鄭元理、太常卿韋光乘等人,一個個都像被霜打蔫了的茄子一樣。
    所有人都知道,除了投降之外,已經無路可走。
    “開門投降,迎接大軍進城。”
    經過亂糟糟的商議之後,在場的官員一致決定出城迎接杜希望率領的大軍,獻上降書。
    驛道上煙塵滾滾,八萬大軍浩浩蕩蕩,漫山遍野的朝著洛陽席卷而來。
    當杜希望率領大軍走到洛陽城西三十裏的時候,便遇上了擔任使者的韋光乘。
    “下官韋光乘受了滿朝文武所托,特來迎接杜總管大軍進城。”
    韋光乘連連作揖,闡明來意,“昨夜武後、李林甫,還有李琦都已經相繼逃離洛陽,目前城內群龍無首,還望杜總管盡早入城,出榜安民。”
    “武氏母子跑了?李林甫也跑了?”
    杜希望頗感意外,立即派遣嫡係騎兵提前進入洛陽,調查武靈筠母子、李林甫等人的去向,有了眉目之後再星夜追襲。
    “末將遵命!”
    一員偏將帶領三千騎兵甩開大部隊,朝著洛陽城疾馳而去。
    韋光乘又道:“韓朝宗、裴巨卿等人正在洛陽城西的鳳儀亭等候大總管。”
    杜希望催促大軍加快速度,一個時辰後遇見了在路邊等候的韓朝宗等官員。
    “見過杜將軍!”
    知道杜希望是李瑛的嶽父,自身又擔任河東道行軍大總管,乃是長安朝廷的實權人物,韓朝宗、蕭炅、裴巨卿等人紛紛作揖施禮,阿諛之情,溢於言表。
    杜希望還禮道:“在下也無權決定諸位大人的前程,你們都回家等著吧,再有三五日,聖人即將統率大軍抵達洛陽。”
    韓朝宗等人也沒什麽可說的,紛紛頷首稱是。
    “杜總管所言極是,那麽下官等就回家閉門思過,靜候天子聖駕。”
    隨後,杜希望揮兵入城,迅速掌控了洛陽。
    一邊出榜安民,一邊派遣使者向西尋找李瑛,向他稟報拿下洛陽的喜訊。
    使者快馬加鞭,一路風馳電掣,很快在澠池縣境內遇上了李瑛統率的十萬大軍。
    “哦……杜希望兵不血刃進了洛陽?”
    李瑛接到消息後笑逐顏開,縱然寒風凜冽,但內心卻興奮如火。
    “傳朕命令,全軍就地駐紮!”
    李瑛命令全軍停止前進,由仆固懷恩統率原地待命,等自己到了洛陽分析完各地的形勢後,再另行調遣,免得將士們多走冤枉路。
    “臣遵旨!”
    仆固懷恩抱拳領命,帶著來瑱、辛雲京、李晟等將領就地紮營,等待下一步的軍事部署。
    隨後,李瑛帶著李泌、李白等人,與雷萬春率領一萬騎兵,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洛陽。
    次日晌午,李瑛率部抵達洛陽城東,並派遣使者提前入城報信。
    得知天子到來,杜希望急忙率領麾下文武幕僚出城迎接,在家中閉門思過的韓朝宗、蕭炅、裴巨卿等人也俱都忐忑不安的跟隨出城,漫山遍野到處都是飄揚的旗幟。
    數千人在寒風中等了半個時辰,便看到西方煙塵滾滾,馬蹄聲震耳欲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聖人來了!”
    在場官員無不翹首以待,或者興奮或者惶恐。
    “籲!”
    片刻之後,李瑛勒馬帶韁,在眾官員麵前翻身下馬。
    “臣杜希望前來迎接聖駕!”
    杜希望拱手施禮,率領麾下的數十名文武幕僚作揖參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位愛卿快快平身,辛苦你們了!”
    李瑛笑容滿麵的扶起杜希望,並招呼他身後的文武幕僚起身。
    等杜希望及麾下文武參拜完畢,原先為洛陽朝廷效力的官員這才在韓朝宗、蕭炅、裴巨卿等大臣的帶領下齊刷刷的跪地叩首,山呼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瑛背負雙手,望著這幫身穿各色官袍的大臣,臉上既沒有笑容也沒有怒意,讓人猜不透他內心的想法。
    “你們總算承認朕是大唐皇帝了,雖然有些晚了,但好歹沒有執迷不悟!”
    “臣等受到武氏與李林甫蠱惑,不能明辨是非,罪該萬死,請聖人恕罪!”
    眾人不敢抬頭,一個個好似雞啄米般不停的叩首。
    他們不敢奢求李瑛重新起用,隻要能保住自己以及家人的性命,就算燒了高香。
    跪在李瑛麵前的官員有八十多人,比前幾天迎接杜希望的時候多了一倍,那些閉門不出,躺在家裏擺爛的官員也都走出家門向李瑛認罪,以免大禍臨頭。
    這些官員之中,雖然有人主動投靠武氏母子,但也有人迫於形勢,逼不得已才支持武氏母子,如果全部予以懲罰,這個數量實在龐大。
    “都起來吧!”
    李瑛抬手招呼眾人起身,“朕知道你們大多數是迫於形勢,才尊李琦為帝,但也有人卻是心甘情願的為虎作倀。
    朕會派人調查清楚,凡是被裹挾從眾者,既往不咎。
    但如果為武氏母子出謀劃策,充當迫害李禕、蕭嵩這幫忠良的馬前卒,朕定當嚴懲不貸!”
    蕭炅馬上站出來道:“臣檢舉奸臣裴敦複,此人乃是武氏死黨。他為武氏出謀劃策,打擊忠臣,與陛下作對,十惡不赦!”
    李瑛掃了一眼群臣,蹙眉問道:“裴敦複何在?”
    “在家裏閉門不出。”
    蕭炅彎著腰答道,“此人一直是武氏黨的骨幹,在武氏政變之後被任命為左相,與李林甫同為武氏之爪牙,請聖人將他下獄問罪!”
    在李隆基時期,擔任京兆尹的蕭炅就與裴敦複結下了梁子,那時候裴敦複的職位是光祿卿,地位不及蕭炅顯赫,因此心裏雖然痛恨蕭炅,但表麵卻隻能低眉順眼的服軟。
    後來,因為提議冊封楊玉環為貴妃,惹得李隆基龍顏大悅,裴敦複由此飛黃騰達,由光祿卿改任禦史大夫,並加中書門下平章事,一躍成為了當朝宰相。
    小人得誌的裴敦複開始原形畢露,多次在公開場合貶低蕭炅,使得兩人之間的矛盾愈發尖銳。
    裴敦複的宰相才當了不到半年,武氏一黨就發動政變把李隆基從龍椅上拉了下來。
    隻不過裴敦複一直都是“惠妃黨”的骨幹,他非但沒有如蕭炅之願倒台,反而被武氏任命為門下省侍中,成了與李林甫齊名的“左相”。
    而蕭炅作為原先忠於李隆基的大臣,不但丟了頗具實權的京兆尹,也沒撈到什麽實權職位,僅僅被冊封為宗正卿。
    於是,裴敦複更加處處為難蕭炅,使得他在洛陽朝廷舉步維艱。
    蕭炅雖然心有不甘,但麵對這位武太後麵前的大紅人,也隻能打掉牙往肚子裏咽,低三下四的認慫。
    現在武氏倒台,洛陽朝廷換了主子,蕭炅便急不可耐的跳出來檢舉裴敦複這個政敵。
    聽了裴敦複的話,李瑛當機立斷,招呼一聲:“呂奉仙何在?”
    “臣在!”
    監門衛大將軍呂奉仙應聲出列。
    “立刻帶人包圍裴敦複的府邸,將他下獄,交由大理寺發落!”
    “遵旨!”
    呂奉仙答應一聲,引了五百勁卒前去捉拿裴敦複。
    李瑛的目光掃了一遭跪在眼前的官員,似笑非笑的道:“蕭卿做的不錯,你們也可以踴躍舉報那些為武氏效力的死黨!”
    自古以來,大多數奸臣畏威而不畏德,光施行仁政做個老好人不一定有用,軟硬兼施才能更好地震懾人心。
    所以,李瑛可以赦免那些被裹挾屈服的官員,也能毫不猶豫的處決那些為武氏賣命的走狗!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