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大反攻
字數:4876 加入書籤
李泌一臉凝重,快步走到輿圖前,把兵部掌握的安史叛軍部署情況娓娓道來。
“我先從北麵介紹。”
“目前,安祿山麾下大將李歸仁正與張守琦率十萬人馬向幽州進軍,目前正與王忠嗣率領的六萬人在雍奴縣激戰。
除了李歸仁率領的十萬人馬之外,平原、魏州、真定等地大概還有三四萬的叛軍駐守。
隻要把黃河沿岸的州縣奪回來,就能切斷河北叛軍與叛軍主力之間的呼應,讓他們陷入各自為戰的局麵。”
李瑛插嘴道:“李欽聽命,朕命你率三萬人自鄭州北上,收複被叛軍占領的各州縣,配合王忠嗣、杜希望作戰。
隻要拿下各州縣,李歸仁失去了糧草支援,軍心必然崩潰!”
沒想到李瑛竟然讓自己執掌一軍,這讓李欽高興不已,急忙出列領命:“臣定當鞠躬盡瘁,不負聖人所托!”
等李瑛調遣完了,李泌繼續介紹局勢。
“根據斥候刺探,在山東各州縣叛軍的兵力極其薄弱,總數量也就一萬出頭,若是我軍主力直逼徐州,當可傳檄而定。”
“徐州目前有多少兵力?”李瑛問道。
“據斥候刺探,徐州大概駐有五萬叛軍。”
李泌手指在徐州點了點,“叛軍目前的主力由史思明統帥,大概有八萬人,目前正在合肥。田神功半月前吃了敗仗,損兵五千餘人,目前已經後撤到了舒州。”
仆固懷恩道:“待我兵臨徐州之時,史思明定然回兵增援安祿山。”
李瑛果斷做出決定:“明日仆固將軍便率十萬人馬殺奔徐州,命李晟、辛雲京二將隨軍出征!”
皇帝一下子撥給自己十萬人馬,仆固懷恩受寵若驚,急忙拱手道:“臣定當精心謀劃,一舉收複徐州!”
一番調遣,李瑛已經派出了十八萬人馬,還剩下八萬人待命。
李泌繼續介紹叛軍的局勢,手指落到了長江以南。
“在江南道境內,共有三支兵馬,分別是安守忠的五萬人,安慶緒的四萬人,以及崔乾佑的六萬人。
賊兵三路進軍,目前已經打到杭州、衢州等地,我軍在江南道兵力薄弱,僅有張九皋率領的一萬餘人,另外就是遠在嶺南的軍隊,遠水難解近渴。”
李瑛雙眸轉動:“不能任由叛軍在江南道攻城掠地,必須派遣一員大將進入江南,協助張九皋阻擋叛軍的推進。”
“讓俺去!”
雷萬春主動請戰。
李瑛笑道:“你擔任先鋒還行,至於掛帥還是免了吧!”
“先鋒就先鋒,隻要能打仗,臣不在乎職位!”雷萬春甕聲甕氣的答應道。
李瑛目光落在夫蒙靈察的身上:“夫蒙愛卿,南下支援江南的主將非你莫屬了,即日起由你擔任主將,雷萬春、來瑱擔任副將。
提兵五萬自洛陽奔南陽,至荊州集結船隻,順江而下,聯合張九皋遏製叛軍的擴張。”
夫蒙靈察拱手領命:“臣遵詔!”
如此一來,洛陽城還剩下三萬軍隊待命,李瑛又發布一道聖諭,調原華州都督李抱玉改任洛陽守備使,克日前來洛陽執掌這支兵馬。
等李瑛調遣完畢,眾將一起告辭,紛紛返回軍中分割兵馬,按照李瑛的部署陸續踏上征程。
一時間,洛陽城外人喊馬嘶,煙塵滾滾,旌旗遮天,盔甲映日。
最先踏上征程的是夫蒙靈察率領的五萬將士,他命雷萬春統帥一萬將士擔任先鋒,自統四萬大軍隨後,順著南下的驛道殺奔南陽郡。
緊接著,李欽率三萬人北上渡過黃河,前去攻打衛州,隨後攻取相州、魏州、邢州、趙州等地,爭取趁著安史叛軍南下之機,席卷河北。
杜希望則率五萬將士向東進軍,準備沿著黃河收複被叛軍占領的滑州、濮州、濟州、齊州、淄州等地,並在重要渡口部署兵力,以黃河為分界線,切斷河北叛軍與河南叛軍的聯係。
最後出征的則是仆固懷恩率領的十萬大軍,以辛雲京為先鋒,一路綿延七八裏,浩浩蕩蕩的殺奔徐州。
李瑛在河南尹韓休、兵部尚書李泌、翰林侍詔李白、國子司業杜甫等人的陪同下登上洛陽城南的“定鼎門”,揮手送別各路將士。
就在這時,一支千餘人的騎兵隊伍自北麵而來,正是追擊武氏歸來的宣威將軍吳恪守。
吳恪守很快來到城樓上單膝跪地稟報:“臣未能擒住武氏,前來請罪!”
李瑛望著隊伍裏二十多輛鱗次櫛比的馬車,撚須笑道:“那馬車中又是何人?”
吳恪守道:“是武氏的母親、妹妹以及兄長武信,還有鄧文憲、裴元禮的家眷,以及太華公主。”
頓了一頓,強調道:“臣擒住了偽庭的兩個郡王武信與鄧文憲,俱都被捆了手腳監押在馬車之中。”
“庸碌鼠輩,投入大牢即可!”
李瑛滿臉不屑,下令把鄧文憲、武信這兩個武氏的嫡係投入大牢,與裴敦複、裴巨卿一起關押。
至於這三人的家眷也一並投入大牢,與其他在押的叛賊家眷關在一起,等自己返回長安與大臣們朝議之後再做定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太華公主是李瑛的妹子,本性純良,再加上年幼不曾犯錯,所以李瑛下令把她送入宮中,恢複公主的身份,並沒有因為她是武靈筠的女兒而降罪。
“謝謝二哥!”
一臉稚嫩的太華公主熱淚盈眶,磕頭拜謝兄長的不殺之恩。
“起來吧,太華,你是朕的妹子,朕不會為難你。”
李瑛彎腰把妹子從地上扶起,命吉小慶把她送回洛陽宮休息。
吳恪守跪在地上,把從武信嘴裏審問出來的情形敘述了一遍。
“臣追上這支隊伍的時候,武氏已經在裴元禮的保護下輕騎逃命。臣率部追到魏州境內,遭遇安史叛軍攔截,隻能引兵退回。”
這個年代的道路縱橫交錯,甚至能夠順著曠野逃命,想要抓一個脫離了大部隊的逃犯絕非易事,李瑛並沒有責怪吳恪守。
“起來說話。”
李瑛又問道,“可曾探得武靈筠為何逃往河北?”
“回聖人的話,武氏的目的是去幽州尋找王忠嗣。”吳恪守答道。
“原來如此。”
李瑛恍然頓悟,這才想起王忠嗣在宮裏的時候與武氏關係十分親近,走投無路的武靈筠慌不擇路竟然去向王忠嗣尋求政治庇護。
李瑛就想問問,王忠嗣他有這個膽子嗎?
他連李隆基這個養父都沒有保,他會為了你這個沒有名分的姨娘對抗大唐朝廷,置他的妻兒於不顧?
早知道武靈筠去幽州投奔王忠嗣,自己就直接讓追擊的將士們回來了。
這個傻女人竟然去投王忠嗣,也不知道那個蠢貨提議的,等她到了幽州那自己定然是“秦始皇吃花椒——贏麻了”。
吳恪守雖然沒有抓到武靈筠,但至少把鄧文憲、武信這兩個武靈筠的親信,以及武靈筠的老娘、妹子、侄子都抓了回來……
還帶回了武靈筠去尋找王忠嗣避難的情報,也算是大功一樁,李瑛命他去找河南尹韓休給將士們領賞,每人賞賜十貫賞錢。
拿下洛陽之後,國庫裏的五百萬貫銅幣,六十萬石糧食被李瑛全部收入囊中,現在經費十分充足,對於有功之人自然不吝賞賜。
“臣代諸位將士叩謝聖恩!”
吳恪守喜出望外,叩首謝恩,喜滋滋的下了城樓。
李泌開口道:“實在沒想到,武氏母子竟然也各奔東西。”
“既然李琦沒有北上,那就是南下投奔他嶽父蘇慶節去了。”
李白搶先做出推測,雖然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李瑛莞爾一笑,不屑的道:“蘇慶節枉為將門之後,他的軍事水平怕是與鄧文憲半斤八兩。
等滅了安祿山,隨便派遣一員大將就能蕩平他!
疥癬之疾,不足為患!”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